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盲从”行为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 连 廷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着的“盲从”现象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初中生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的“盲从”行为,探讨有效地改进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   “盲从”行为   对策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都努力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主动性”的教学。但是,中小学教育还是没能真正彻底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教师课堂话语霸权,学生听的多,发言的少;问题和作业的答案都是一个标准;家长也很少有让孩子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种家庭、学校教育方式使学生形成了在学习中没有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没有主见,犹犹豫豫,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现象称之为“盲从”。笔者认为初中生的“盲从”现象不利于学生正确地辨析英语音标,培养英语语感;不利于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限制了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笔者认为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发掘其个性化的思维,展现自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盲从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学生自我思维的发展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是通过口语来进行的,学生的“盲从”行为使学生在学习音标时受阻。语音是基础,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才能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的能力。但是初一学生的音标学习却受到了他们记忆中的错误信息的干扰。在教学字母时,Ll /el/、Mm/em/、Zz/zi:/,全班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读/el?蘅/、/emu/、/zei/,他们的错误来自于以前别人的不正确读法,笔者用音标纠正他们的发音后,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改的很慢。
  2.不利于学生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自我意识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也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学生知识结构薄弱,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就产生了与他人行为相类似的模仿行为以寻求安全感。这种“盲从”的行为最经常出现在做阅读练习和填空,学生对不确定时,他们选择的做法是完全听信其他学生给出的答案,而不去分析和判断。
   3.不利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个体在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获得高效率的学习。学生的“盲从”行为阻碍了教学反馈的输送,使教师无法有效获得课堂的真实信息,从而实施因材施教。学生作业上的抄袭现象,课堂中的随意附合,都使教师无法准确捕捉学生的真实信息,无法实现有效互动。
  二.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1.让学生突出个性,展现自我
  每个学生特点不同,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个体,教师要创造条件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学生突出个性,表现自我,从而克服学习中的“盲从”行为。
  例如,在教学Project English七年级Unit3 Topic3 SectionA时,笔者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3人一组创设自己和同学在一起就餐的情景,结合学过的知识,设计自己的就餐对话。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面包、鸡蛋、牛奶等摆在桌子上,一个学生邀请另外两个同学和自己共进晚餐,创设了这样的对话:
  S1:--What would you like,Michael?
         S2:--I would like some bread .
         S1: --What about you,Helen?
         S3: --I’d like some hambergers and apple juice,please.
        在情景设计中,每组的设计都不同,其中有食物不同,邀请方式不同,用Would you like ...?等,或者设计的场景不同。学生们在表演中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热情洋溢地共进晚餐。
         2.教会学生反思,不“盲从”
  初中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不动脑和冲动是这个阶段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遇到知识模糊,思维受阻时,往往会采取附合的行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反思自己,遇到模棱两可时保持清醒,不“盲从”;遇到难点时多思考,不“盲从”;培养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突破“盲从”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Project English 九年级Unit1 Topic3的“现在完成时”中,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用法区别运用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弄不清应该用哪个来完成句子。如:
  I___the computer for two weeks .
  A.have bought   B.bought   C.have had 
  笔者的学生在苦苦思考时,听到其他先选出来的学生的声音时,马上附合了。
  笔者没有立刻指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分析本题的思路。“for two weeks”为“段时间”, A.have bought  和 B.bought属于短暂性动词。短暂性动词的完成时态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for two weeks连用,本题的选项是C。学生学会分析,判断,才能真正做到不“盲从”。
  3.积极正面引导学生自我纠错
  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开展思维,表现自我。当学生表达不当,或完全错误时,教师不能把语言的精准性放在首位,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正确引导与纠正。
       例如,在教学Project English 九年级Unit2 Topic3 SectionB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来导入课文时,每个学生举出一个措施。
  如:1.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2.Not throw litter here and there. 
  3.Don’t use plastic bags when you go shopping .
  当学生表述的时候,教师就会发现第二句话说错了,这时教师很自然地说“You mean :Don’t throw litter here and there?”学生马上就会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并重新正确表述。
  三.结束语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自我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克服“盲从”,从而实施最有效的教学。笔者在2014-2015一学年中,帮助自己班级的学生克服“盲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时学会了认真思考,遇到不理解时不急着附合。考试成绩也在大幅度提高。2015年中考成绩中,优秀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及格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1.教育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 湖南教育出版社
  [2]王耕、叶忠根、林崇德.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宗粤.《社会从众现象的成因及特征》[J]社会心理科学
  [4]王小飞.让每个学生能在英语课堂中充满自信的展现[J]自我海外英语(中旬刊) . 2010. (10)
  [5]梁瑞霞.当前初中生学习习惯培育策略研究 ——以对汇侨中学初中生调查为例   [J] 四川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