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课程教学
【作者】 穷 达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汉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汉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少数名族汉语学习,全面提高和发展运用汉语的能力。
我国民族教育的方针是提高少数名族的汉语水平,扫除语言障碍,进一步提高他们运用汉语的综合能力,保证与实际相结合,恰如其分的说出本名族的风俗习惯和礼节与汉族一起共同进步发展文化和经济,所以少数名族必须努力学好汉语。
关键词: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 学习方法 提高
我国的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21世纪社会的竞争主要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人的素质、各类人才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新时期对人才的主要要求之一,是在语言方面掌握双语甚至多语,愈是发达地区,这一要求愈是严格。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不和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交流,不主动地将自己置于整个世界,整个国家的大社会中,而是固守在自己的传统社会里,很容易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落伍于整个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新疆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同时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推动整个新疆社会的发展,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把它作为搞好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突破。
我国民族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必须学习汉语。所以汉语教学是整个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种常规教育,全民教育,并与素质教育紧密联在一起。汉语教学不单是一种语言教学。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了中华文化,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语言又和思维紧密联系,汉语是和汉民族的思维习惯相一致的,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熟悉了解汉民族思维习惯的过程,这对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民族语言使用上的局限性,由于本民族语书籍的缺乏,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信息的了解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汉语,学习外语就能大大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从学校教育来看,汉语教学也不单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关系到其他学习,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整个民族教育的成效。有提高到这一点上来认识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才能真正理解这门学科的战略意义,才能充分认识在当前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新疆社会经济中这门学科所起到的作用。在整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体系中,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是重心和基础。从长远的规划来说整个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应在中小学阶段完成,大学阶段只有专业汉语教学,尽管目前除了少数地区少教学校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外,多数地区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基础作用是不改变的,所以开展对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加强对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指导,是当前改革汉语教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在第一语言母语之后或与之同时进行的语言教学。按教学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所以分成中小学汉语教学和大学汉语教学两个阶段。从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对象等各个方面来看,中小学的汉语教学都比大学汉语教学要重要得多,它是学生汉语学习的启蒙,打基础,基本掌握汉语知识和初步习得汉语技能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汉语学习的好环,将决定他以后对汉语的掌握和运用,影响后一阶段的学习。因此、中小学汉语教学是整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基础。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汉语语音、常用词汇,基本语法等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使学生高中毕业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中等水平,五级标准的第三级,能用汉语顺利地进行交流。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多数学校要完成这一任务,达到上述要求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还需要在大学阶段搞预科汉语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弥补中小学汉语教学中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汉语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教材,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革,进一步科学化,特别是广大教师素质的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极大的增强和学习方法的改进,不久的将来这一理想终究会实现,少数民族学生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完成汉语教学的任务,取消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直接通过汉语学习专业。所以说未来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只有两个阶段,中小学汉语阶段和社会实践提高阶段。从学校汉语教学来说,中小学汉语教学是整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中心甚至全部,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从教学时间来看,按现行的教学体制,凡是在中小学阶段汉语学得好,基础打得扎实,在大学预科汉语学习中就非常轻松,进步很快,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中小学阶段基础没有打好,在大学学习就非常吃力,也不会收到好效果。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汉语的掌握,汉语技能的获得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交际实践来实现的,不是短期突击学习能够奏效的,语言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习惯,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一种习惯养成之后想再改就很困难。学语言也是一样,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错误在大学中要纠正也非常困难,因此,从小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丰富阅历、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分为课堂阅读、课下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堂阅读是在课堂中读课文、读生字、近反义词等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来完成的,其中包括默读、自由读、齐读、朗读、诵读、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是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开拓视野的最佳途径。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从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开始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根据识字和理解能力的逐步加强,可以开始阅读更有深度的文章。
语言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是在学,而不是在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学生学,体现在教学方法,解答疑难。中小学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语言学习的经验,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习惯。任何语言都是一套生成系统,运用有限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生成无数的句子。从最初开始,汉语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运用汉语的习惯,学一点用一点,日积日累,交际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语音,词汇,语法等汉语知识的学习掌握也有一些技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摸索归纳,把这些学习技巧教给学生,无疑比教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总而言之,汉语课的特点主要在于基础性和综合性,它不仅是各种技能的综合,语言知识的综合,而且是教师知识水平的综合。 因此要在更大程度上给少数民族学生创设出一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健.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
[2] 刘阳.如何提高汉语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3] 张有英.浅谈中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2010(7).
[4] 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指南.(7)
我国民族教育的方针是提高少数名族的汉语水平,扫除语言障碍,进一步提高他们运用汉语的综合能力,保证与实际相结合,恰如其分的说出本名族的风俗习惯和礼节与汉族一起共同进步发展文化和经济,所以少数名族必须努力学好汉语。
关键词:少数民族 汉语教学 学习方法 提高
我国的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21世纪社会的竞争主要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人的素质、各类人才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新时期对人才的主要要求之一,是在语言方面掌握双语甚至多语,愈是发达地区,这一要求愈是严格。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不和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交流,不主动地将自己置于整个世界,整个国家的大社会中,而是固守在自己的传统社会里,很容易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落伍于整个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新疆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同时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推动整个新疆社会的发展,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把它作为搞好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突破。
我国民族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必须学习汉语。所以汉语教学是整个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种常规教育,全民教育,并与素质教育紧密联在一起。汉语教学不单是一种语言教学。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了中华文化,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语言又和思维紧密联系,汉语是和汉民族的思维习惯相一致的,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熟悉了解汉民族思维习惯的过程,这对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民族语言使用上的局限性,由于本民族语书籍的缺乏,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信息的了解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汉语,学习外语就能大大的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从学校教育来看,汉语教学也不单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关系到其他学习,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整个民族教育的成效。有提高到这一点上来认识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才能真正理解这门学科的战略意义,才能充分认识在当前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新疆社会经济中这门学科所起到的作用。在整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体系中,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是重心和基础。从长远的规划来说整个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应在中小学阶段完成,大学阶段只有专业汉语教学,尽管目前除了少数地区少教学校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外,多数地区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基础作用是不改变的,所以开展对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研究,加强对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指导,是当前改革汉语教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在第一语言母语之后或与之同时进行的语言教学。按教学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所以分成中小学汉语教学和大学汉语教学两个阶段。从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对象等各个方面来看,中小学的汉语教学都比大学汉语教学要重要得多,它是学生汉语学习的启蒙,打基础,基本掌握汉语知识和初步习得汉语技能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汉语学习的好环,将决定他以后对汉语的掌握和运用,影响后一阶段的学习。因此、中小学汉语教学是整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基础。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汉语语音、常用词汇,基本语法等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使学生高中毕业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中等水平,五级标准的第三级,能用汉语顺利地进行交流。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多数学校要完成这一任务,达到上述要求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还需要在大学阶段搞预科汉语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弥补中小学汉语教学中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汉语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教材,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革,进一步科学化,特别是广大教师素质的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极大的增强和学习方法的改进,不久的将来这一理想终究会实现,少数民族学生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完成汉语教学的任务,取消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直接通过汉语学习专业。所以说未来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只有两个阶段,中小学汉语阶段和社会实践提高阶段。从学校汉语教学来说,中小学汉语教学是整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中心甚至全部,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从教学时间来看,按现行的教学体制,凡是在中小学阶段汉语学得好,基础打得扎实,在大学预科汉语学习中就非常轻松,进步很快,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中小学阶段基础没有打好,在大学学习就非常吃力,也不会收到好效果。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汉语的掌握,汉语技能的获得是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交际实践来实现的,不是短期突击学习能够奏效的,语言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习惯,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一种习惯养成之后想再改就很困难。学语言也是一样,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错误在大学中要纠正也非常困难,因此,从小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丰富阅历、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分为课堂阅读、课下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堂阅读是在课堂中读课文、读生字、近反义词等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来完成的,其中包括默读、自由读、齐读、朗读、诵读、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是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开拓视野的最佳途径。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从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开始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根据识字和理解能力的逐步加强,可以开始阅读更有深度的文章。
语言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是在学,而不是在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学生学,体现在教学方法,解答疑难。中小学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语言学习的经验,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习惯。任何语言都是一套生成系统,运用有限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生成无数的句子。从最初开始,汉语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运用汉语的习惯,学一点用一点,日积日累,交际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语音,词汇,语法等汉语知识的学习掌握也有一些技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摸索归纳,把这些学习技巧教给学生,无疑比教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总而言之,汉语课的特点主要在于基础性和综合性,它不仅是各种技能的综合,语言知识的综合,而且是教师知识水平的综合。 因此要在更大程度上给少数民族学生创设出一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健.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
[2] 刘阳.如何提高汉语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3] 张有英.浅谈中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2010(7).
[4] 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指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