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小组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吕洪杰

【机构】 白山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我以4—6人为一组,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合作,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各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也就是给他们下达“任务”、分配“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小组内有一个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以我的英语阅读课堂为例,英语的阅读篇章比较长,阅读课又是比较枯燥的。在阅读课堂上,我利用小组合作来完成对一篇阅读文章的学习。小组分工:有翻译文章的,有总结固定用法的,有概括段落大意的,还有负责朗读的。当然这都是依据小组中不同成员的不同能力而定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二、科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合作
  首先,在学习新课时,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目标性、问题性。“目标性”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而适度,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问题性”是指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激情。?例如,在一般现在时含有实意动词的句子变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的时候,通过同学浏览教材,再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就会有同学发现:提前助动词do或does,在还原实意动词:Do you like bananas? 接下来,同组的同学就会依照规律将第三人称单数的句子变成一般疑问句:Does he like bananas? 这样由同学们自己发现规律,要远比老师直接将句型抛给学生会更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在新的知识、技能形成时,小组讨论要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的组建锻炼机会,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在“质疑”和“辩论”的过程中,及时暴露学生知识、技能的缺陷,再借助集体的智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思考、交流。例如:在一次阅读课上,有一个句子使得班级的六个小组意见产生了分歧。这个句子是这样的。The family are at table.有的小组认为这个句子应该翻译为:这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而有的小组则认为是打印出了错误,这个句子应该是:The family are at the table.后来,为了敲定这个问题,每个小组利用课间,有的去查阅字典,有的则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来借用老师的电脑来查阅。最后,终于弄清楚了: at table 是“在吃饭”的意思;而at the table 是“在餐桌旁”的意思。充分展示自己和集体的力量,发挥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几个问题 
  1.不能滥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或遇到问题有多种结论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较为适宜。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问题,许多学生对难题的理解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少部分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此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佳。当遇到问题有结论时,让合作小组来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小组合作氛围
  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提供充裕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能得以发挥。教师要积极融入合作学习,参与学习小组的讨论,观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哪些学生没有参与合作、哪些小组的合作效果很好、哪些小组的观点很有见解,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帮助困难学生,使好的见解让大家分享。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就应给予具体指导。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设计、引导和参与密不可分。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学生渗透合作的理念,传授合作的技巧,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长远的合作。
  3.合作成果班内交流,教师及时点评和指导 
  小组合作的结果应在班内互相交流,便于小组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点评、补充、肯定和指导,这样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明确、清晰。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