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精神
【作者】 张正元
【机构】 白龙塘镇九年制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能使学生长久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为其终生学习打好基础。而要想创新,就要鼓励学生敢于在无疑处有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精神。
一、 设置情境,制造“矛盾”,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
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例如:在用小球、水杯、硬纸片做惯性现象实验时,首先让学生对结果进行猜测。凭直觉,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球会随硬纸片一起飞出去。当我做完演示实验后,学生立时议论纷纷,眼中闪动着急于探索真知的光芒。整堂课,学生都保持着高昂的探索热情。
二、引导学生有根据的猜想,进而能自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不能武断否定学生的猜测。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总要引导学生对某一研究课题进行猜想假设,学生往往会从多个方面进行猜想,为了与教材内容一致,与既定教学计划吻合,在筛选各种猜想时,教师往往会诱导学生否定某些假设,告诉学生此因素与探究课题无关。这样做,不仅打消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而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无从谈起。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材中只提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但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引起的错觉,认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对此,我并未否定其猜想,只提示其可用面前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
对于学生所提的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
三、使学生养成对于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当学生完成某一探究工作后,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教师在强调评估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给出具体的方法。
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时,由于器材及测量误差,从测量数据上往往只能看出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不能得出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又如,在测量小电灯电阻时,随着电压的增大,电灯的电阻也增大,学生忽略温度因素,因此就认为电阻与电压有关。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评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误差,看一看结论是否与常识或已经学过的知识相矛盾。这些方法往往有利于发现问题。
评估的意识也要在除探究外的其他教学活动中体现。例如,从物理量的单位是否正确,数值是否符合常理的角度来检验运算所得的结果;如果计算出来石块的密度为几十千克每立方米,小电灯的功率为几百瓦特,学生应该迅速意识到出现了错误。
四、教学活动应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质疑的精神。
课堂教学中教师总要问学生:听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有,教师往往要一一解答,生怕学生没有弄明白,教师总要所有学生步调一致。一则资料上记载,中国的课堂是让学生理解所有问题,而美国的课堂则是把学生教的“有问题”。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结尾时,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心得体会,其中有一名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既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为什么学校禁止我们骑自行车带人?(2)为什么捏闸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当时还未学习惯性)?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并没有及时回答,而是在全班肯定了他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他课后查阅资料。经过查找,他们不仅认识到自行车前、后轮与地面摩擦的相关知识,而且还了解到抓地性能和惯性,为后面学习打下了伏笔。
俗话说“不破不立”,课堂教学不应“填鸭”,面面俱到,而应“留白”,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因此,课堂结尾不应是句号,而应是问号。
五、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尊重事实,要让学生养成用实验验证猜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前人的经验总结,敢于说“不”。
例如: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的实验现象时,由于实验准备不充分,在瓶口并没有出现雾,由于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了教材,为了“配合”教师,齐声呐喊看到了雾,教师对此并未理会。听完这节课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由于环境,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可能与教材内容不能吻合。对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特别在读数,记录数据时坚决杜绝“可能”、“大概”等言辞。
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学史,使其认识到每一个科学成果来之不易,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一、 设置情境,制造“矛盾”,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
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例如:在用小球、水杯、硬纸片做惯性现象实验时,首先让学生对结果进行猜测。凭直觉,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球会随硬纸片一起飞出去。当我做完演示实验后,学生立时议论纷纷,眼中闪动着急于探索真知的光芒。整堂课,学生都保持着高昂的探索热情。
二、引导学生有根据的猜想,进而能自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不能武断否定学生的猜测。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总要引导学生对某一研究课题进行猜想假设,学生往往会从多个方面进行猜想,为了与教材内容一致,与既定教学计划吻合,在筛选各种猜想时,教师往往会诱导学生否定某些假设,告诉学生此因素与探究课题无关。这样做,不仅打消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而且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无从谈起。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材中只提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但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引起的错觉,认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对此,我并未否定其猜想,只提示其可用面前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
对于学生所提的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
三、使学生养成对于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当学生完成某一探究工作后,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教师在强调评估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给出具体的方法。
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时,由于器材及测量误差,从测量数据上往往只能看出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不能得出正比和反比的关系。又如,在测量小电灯电阻时,随着电压的增大,电灯的电阻也增大,学生忽略温度因素,因此就认为电阻与电压有关。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评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误差,看一看结论是否与常识或已经学过的知识相矛盾。这些方法往往有利于发现问题。
评估的意识也要在除探究外的其他教学活动中体现。例如,从物理量的单位是否正确,数值是否符合常理的角度来检验运算所得的结果;如果计算出来石块的密度为几十千克每立方米,小电灯的功率为几百瓦特,学生应该迅速意识到出现了错误。
四、教学活动应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质疑的精神。
课堂教学中教师总要问学生:听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有,教师往往要一一解答,生怕学生没有弄明白,教师总要所有学生步调一致。一则资料上记载,中国的课堂是让学生理解所有问题,而美国的课堂则是把学生教的“有问题”。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结尾时,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心得体会,其中有一名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既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为什么学校禁止我们骑自行车带人?(2)为什么捏闸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当时还未学习惯性)?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并没有及时回答,而是在全班肯定了他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他课后查阅资料。经过查找,他们不仅认识到自行车前、后轮与地面摩擦的相关知识,而且还了解到抓地性能和惯性,为后面学习打下了伏笔。
俗话说“不破不立”,课堂教学不应“填鸭”,面面俱到,而应“留白”,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因此,课堂结尾不应是句号,而应是问号。
五、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尊重事实,要让学生养成用实验验证猜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前人的经验总结,敢于说“不”。
例如: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教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的实验现象时,由于实验准备不充分,在瓶口并没有出现雾,由于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了教材,为了“配合”教师,齐声呐喊看到了雾,教师对此并未理会。听完这节课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由于环境,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可能与教材内容不能吻合。对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特别在读数,记录数据时坚决杜绝“可能”、“大概”等言辞。
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学史,使其认识到每一个科学成果来之不易,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