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教学实施
【作者】 隋乃卿
【机构】 昌邑市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关于生物学科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即课前、课中、课后的情境设计、教学内容中融合生活化事例、教学活动生活化与课后作业生活化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实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实施
一.课前教学准备策略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
1.从科学史事中引入生活
生物科学史是关于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本文认为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生物科学方法的演进;生物重要概念、定律、理论等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关于生物的重大理论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原始数据、图表、原话、原著等原始文献的引用和模型建构过程;科学家的生平、趣事、学派争论、假说等内容。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差不多每一章都有科学史料。教师通过讲授一个个真实的科学故事,不仅增加学生的知识背景,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而且学生在听闻一个个曲折的科学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和科学精神,在以后人生的的道路中,遇到未解之谜,也能通过自己的力量,科学的力量去攻破,而不是被命运所臣服。
2.从社会热点中感悟生活
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迅猛,实事热点日新月异,生物科学的最新热点和研究进展与生活息息相关。若将这些实事引入课堂必能激起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且能唤起学生的时代使命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因此,教师可以联系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实事热点设置问题情境。
3.从日常情境中体验生活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有了接近生活的这些知识作为背景,总结这些内容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可以立即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枯燥的糖类分类与脂质介绍也变成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且在这过程中学生增长了见识。懂得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4.从实事案例中探讨生活
实事案例一一学生饮食不合理的现象。有时候早晨时间紧迫,学生来不及吃早餐就上课去了;还有些直接啃个面包或者馒头就解决问题;喜欢吃零食的学生午餐经常跑小卖部解决;有的同学不喜欢喝汤,经常吃泡面……这些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实事案例二—学生睡眠习惯不合理现象。有学生偷偷带手机在宿舍玩,聊天,不午睡;有时候玩手机晚睡,造成睡眠质量低下,体状况不佳,直接影响第二天上课质量。这些习惯恶性循环让学生在求学道路中身心健康随时受到威胁。教师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实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懂得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这些生活背景做铺垫,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一记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二.课中教学实施策略—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
1.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根本、最实用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生动形象的演说能力,言谈举止流露出对问题的欣喜或者厌恶的感情,将引领学生一起进行心灵的共振,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被教师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感染着。此时,生活化的语言教育与生物学科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化的教育无形中上升为生活主体人格的培养,这己经超越了生活表层的教育上升到为人处事的人格培养。这种思想教育的境界放眼学生未来,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境界、一种教育家应有的境界。
2.行为导向教学法之“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之一,其生动形象的表演方式历来受学生所喜爱,它不仅能够形象描述相关生物学的分类、形态、结构等内容,化死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一生物必修一这章书中,讲解到DNA和RNA结构的时候,涉及碱基、磷酸和五碳糖之间的排列顺序,就可以让一些学生现场扮演这些结构,模拟其连接过程;在讲解蛋白质中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氨基酸在形成肤键的过程中进行脱水缩合。运用这些角色扮演,使学生加深了对DNA,RNA结构的认识及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视觉刺激,感觉刺激,“死”的知识“活”起来。
3.开发校内外资源,促进生物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是发展最迅猛的一门学科之一,课堂教学只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电脑查阅室、学校花圃广场和校园各个角落的植物,当地动物园、植物园,各个公园等,把它们开发成各种主题的生物教育基地,将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各种活生生的生物知识,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视野,无形中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借助视听手段,多媒体教学,分享合作学习成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材己改编成许多丰富多彩的版块,其中包括一些调查类的,还有一些生物科技前沿,或者探究性的小资料,这些作为课下自主阅读的材料,可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多媒体资源、视听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开展交流汇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台演讲能力,符合加德纳的多元化发展要求。
5.利用生活中资源,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全程参与整个探究性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收获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学生之间能够自主交流,讨论,自主尝试不同的探究方法,从中深入了解探究目的,在发现新问题后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无形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课后教学实施策略—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设计生活化,除了在平时课堂作业中选择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如在学习完糖类、脂质蛋白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课外调查自己家庭食用油和超市食用油品种及深海鱼油。补充:花生油在低温条件最容易变稠,不透明,为什么?家庭用的色拉油还有调和油是什么油?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查阅关于胆固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关资料。各小组最后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作业,并且用PPT向全班同学分享本小组的调查过程和收获。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此类问题中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学生亲身参与讨论,设计、探究与合作等,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方式,加强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迁移能力。
教师通过这些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这些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这些课外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生活中与此内容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如:学生个人经历和体验的问题、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通过报纸网络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引领大家学会关注课堂,关注生活和热爱生活,逐步学会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并且改善生活。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实施
一.课前教学准备策略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
1.从科学史事中引入生活
生物科学史是关于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本文认为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生物科学方法的演进;生物重要概念、定律、理论等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关于生物的重大理论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原始数据、图表、原话、原著等原始文献的引用和模型建构过程;科学家的生平、趣事、学派争论、假说等内容。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差不多每一章都有科学史料。教师通过讲授一个个真实的科学故事,不仅增加学生的知识背景,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而且学生在听闻一个个曲折的科学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和科学精神,在以后人生的的道路中,遇到未解之谜,也能通过自己的力量,科学的力量去攻破,而不是被命运所臣服。
2.从社会热点中感悟生活
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迅猛,实事热点日新月异,生物科学的最新热点和研究进展与生活息息相关。若将这些实事引入课堂必能激起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且能唤起学生的时代使命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因此,教师可以联系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实事热点设置问题情境。
3.从日常情境中体验生活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有了接近生活的这些知识作为背景,总结这些内容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可以立即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枯燥的糖类分类与脂质介绍也变成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且在这过程中学生增长了见识。懂得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4.从实事案例中探讨生活
实事案例一一学生饮食不合理的现象。有时候早晨时间紧迫,学生来不及吃早餐就上课去了;还有些直接啃个面包或者馒头就解决问题;喜欢吃零食的学生午餐经常跑小卖部解决;有的同学不喜欢喝汤,经常吃泡面……这些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实事案例二—学生睡眠习惯不合理现象。有学生偷偷带手机在宿舍玩,聊天,不午睡;有时候玩手机晚睡,造成睡眠质量低下,体状况不佳,直接影响第二天上课质量。这些习惯恶性循环让学生在求学道路中身心健康随时受到威胁。教师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实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懂得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这些生活背景做铺垫,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一记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二.课中教学实施策略—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
1.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根本、最实用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生动形象的演说能力,言谈举止流露出对问题的欣喜或者厌恶的感情,将引领学生一起进行心灵的共振,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被教师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感染着。此时,生活化的语言教育与生物学科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化的教育无形中上升为生活主体人格的培养,这己经超越了生活表层的教育上升到为人处事的人格培养。这种思想教育的境界放眼学生未来,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境界、一种教育家应有的境界。
2.行为导向教学法之“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之一,其生动形象的表演方式历来受学生所喜爱,它不仅能够形象描述相关生物学的分类、形态、结构等内容,化死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一生物必修一这章书中,讲解到DNA和RNA结构的时候,涉及碱基、磷酸和五碳糖之间的排列顺序,就可以让一些学生现场扮演这些结构,模拟其连接过程;在讲解蛋白质中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氨基酸在形成肤键的过程中进行脱水缩合。运用这些角色扮演,使学生加深了对DNA,RNA结构的认识及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视觉刺激,感觉刺激,“死”的知识“活”起来。
3.开发校内外资源,促进生物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技术是发展最迅猛的一门学科之一,课堂教学只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电脑查阅室、学校花圃广场和校园各个角落的植物,当地动物园、植物园,各个公园等,把它们开发成各种主题的生物教育基地,将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各种活生生的生物知识,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视野,无形中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借助视听手段,多媒体教学,分享合作学习成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材己改编成许多丰富多彩的版块,其中包括一些调查类的,还有一些生物科技前沿,或者探究性的小资料,这些作为课下自主阅读的材料,可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多媒体资源、视听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开展交流汇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台演讲能力,符合加德纳的多元化发展要求。
5.利用生活中资源,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全程参与整个探究性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收获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学生之间能够自主交流,讨论,自主尝试不同的探究方法,从中深入了解探究目的,在发现新问题后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无形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课后教学实施策略—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设计生活化,除了在平时课堂作业中选择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如在学习完糖类、脂质蛋白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课外调查自己家庭食用油和超市食用油品种及深海鱼油。补充:花生油在低温条件最容易变稠,不透明,为什么?家庭用的色拉油还有调和油是什么油?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查阅关于胆固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关资料。各小组最后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作业,并且用PPT向全班同学分享本小组的调查过程和收获。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此类问题中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学生亲身参与讨论,设计、探究与合作等,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方式,加强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迁移能力。
教师通过这些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这些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这些课外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生活中与此内容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如:学生个人经历和体验的问题、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通过报纸网络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引领大家学会关注课堂,关注生活和热爱生活,逐步学会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并且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