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作者】 蔡万顿
【机构】 灵溪镇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论述了有效合作学习的内涵、价值,探讨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和优化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合作学习;探讨
合作学习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理论。现在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近几年我国许多学者和教师也对合作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动机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因为对合作学习的本质和体育教学的特点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留于形式,经常与分组练习、分层混淆,很难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体育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弄清体育合作学习的本质内涵,探讨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本质内涵
国外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规模、结构化、异质的小组中共同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我国学者潘绍伟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通过大量学者的探讨和研究,现在体育界普遍认为:体育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条件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依据合作学习的定义,实施有效的体育合作学习必须把握好下列要素:
(一)选好合作学习的课题。
体育教学的课题一般来讲大致有:合作解决运动技术学习上的问题;合作探究运动原理的课题;合作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课题;合作探讨行为规范或角色行为的课题;合作进行动作创新或动作组合的课题。合作学习的课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合作干什么,防止出现“放羊”现象。
(二)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
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二个要素,参与合作学习的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一个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防止出现“单干户”现象,促使每个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了形成共同的合作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或指导学习小组制定学习目标时能够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防止目标过高而使学生望而生畏;目标过低而使学生感到缺乏挑战。
(三)适宜的合作学习形式。
这是合作学习的第四个要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必定有其自身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习形式。其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混合编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和小组间的同质性。合作学习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划分就有不同的形式。如从参与人数的多少划分就可分为:双人(结对)合作、小组(团队)合作;从参与的行为划分就可分为:探讨式合作、互助式合作、协作式合作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很多,下面就介绍两种基本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1)双人(结对)合作法。
双人(结对)合作法就是两位同学一起进行学习或练习的方法。实施时学生结成两人一组,每个学生交替作为观察者和练习者,一起共同学习或练习。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或提出练习的要求,然后检查学生的理解。再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在组内结对;在每对学生中一人练习,另一人提供激励和反馈;当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完成练习后,转化成激励者或帮助者,另一学生变成练习者;两人都能完成动作后,他们就加入到小组另一对中,每个学生继续练习。如果所有成员同意练习是正确的,小组开始学习或练习下一动作。如有不同意见,继续练习,直到都满意为止。它适用于学习基本的动作技术,如学习走、跑、跳和滚翻等基本动作。
(2)小组(团队)合作法。
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学习的小组(团队)中,给予学生承担领导者以及其他角色的机会,并使用协作技能达到小组(团队)的目标。特别应该注意要对学生的角色进行安排,如安排为记录者、激励者、教练和设备管理者,这样便于小组(团队)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讲解、示范选择的技术或战术,然后将学生分成3-6人一个小组(团队);教师描述表现结果和需要达到的身体、社会和认知技能目标,而通常这些结果和技能都被列在给“记录者”的任务清单里;在执行任务前教师给每组的成员安排不同的角色,练习时学生履行各自角色的职责。为了能提供给所有学生体验每个角色的机会,在下一次任务时可以转换角色;学生的表现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使用任务清单加以评价。在课结束时,安排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讨论在技术和战术实践中的体验以及激励他们制定下次课的目标。它适用于运动技能以及战术的学习,而且许多教学内也都能够很简单地加以运用。
三、结语
体育课程新的合作学习与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念是今后体育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诚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才刚刚起步,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研究和探讨,并且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给体育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调控合作学习的练习时间,如何在尊重学生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的交流能力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们不仅能一起学习也同样能对同伴的学习负责,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教授知识给同伴,这将是今后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直接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应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2012
[2] 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合作学习;探讨
合作学习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理论。现在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近几年我国许多学者和教师也对合作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动机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因为对合作学习的本质和体育教学的特点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留于形式,经常与分组练习、分层混淆,很难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体育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弄清体育合作学习的本质内涵,探讨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本质内涵
国外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规模、结构化、异质的小组中共同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我国学者潘绍伟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通过大量学者的探讨和研究,现在体育界普遍认为:体育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条件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依据合作学习的定义,实施有效的体育合作学习必须把握好下列要素:
(一)选好合作学习的课题。
体育教学的课题一般来讲大致有:合作解决运动技术学习上的问题;合作探究运动原理的课题;合作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课题;合作探讨行为规范或角色行为的课题;合作进行动作创新或动作组合的课题。合作学习的课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合作干什么,防止出现“放羊”现象。
(二)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
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二个要素,参与合作学习的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一个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防止出现“单干户”现象,促使每个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了形成共同的合作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或指导学习小组制定学习目标时能够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防止目标过高而使学生望而生畏;目标过低而使学生感到缺乏挑战。
(三)适宜的合作学习形式。
这是合作学习的第四个要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必定有其自身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习形式。其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混合编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和小组间的同质性。合作学习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划分就有不同的形式。如从参与人数的多少划分就可分为:双人(结对)合作、小组(团队)合作;从参与的行为划分就可分为:探讨式合作、互助式合作、协作式合作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很多,下面就介绍两种基本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1)双人(结对)合作法。
双人(结对)合作法就是两位同学一起进行学习或练习的方法。实施时学生结成两人一组,每个学生交替作为观察者和练习者,一起共同学习或练习。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或提出练习的要求,然后检查学生的理解。再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在组内结对;在每对学生中一人练习,另一人提供激励和反馈;当其中一个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完成练习后,转化成激励者或帮助者,另一学生变成练习者;两人都能完成动作后,他们就加入到小组另一对中,每个学生继续练习。如果所有成员同意练习是正确的,小组开始学习或练习下一动作。如有不同意见,继续练习,直到都满意为止。它适用于学习基本的动作技术,如学习走、跑、跳和滚翻等基本动作。
(2)小组(团队)合作法。
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学习的小组(团队)中,给予学生承担领导者以及其他角色的机会,并使用协作技能达到小组(团队)的目标。特别应该注意要对学生的角色进行安排,如安排为记录者、激励者、教练和设备管理者,这样便于小组(团队)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讲解、示范选择的技术或战术,然后将学生分成3-6人一个小组(团队);教师描述表现结果和需要达到的身体、社会和认知技能目标,而通常这些结果和技能都被列在给“记录者”的任务清单里;在执行任务前教师给每组的成员安排不同的角色,练习时学生履行各自角色的职责。为了能提供给所有学生体验每个角色的机会,在下一次任务时可以转换角色;学生的表现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使用任务清单加以评价。在课结束时,安排一定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讨论在技术和战术实践中的体验以及激励他们制定下次课的目标。它适用于运动技能以及战术的学习,而且许多教学内也都能够很简单地加以运用。
三、结语
体育课程新的合作学习与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念是今后体育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诚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才刚刚起步,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研究和探讨,并且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给体育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调控合作学习的练习时间,如何在尊重学生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的交流能力以及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们不仅能一起学习也同样能对同伴的学习负责,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教授知识给同伴,这将是今后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直接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应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2012
[2] 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