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好老师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 魏玉红 李亚楠
【机构】 诸由学校中学部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这一切的一切,在学生的心目中只集结为一个概念——好老师。
关键词:学校 教育 好老师 炼成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这一切的一切,在学生的心目中只集结为一个概念——好老师。而如何当一位好老师呢?我认为,能练好“内功”、热爱学生、用对话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人,才应该获得“好老师”的美称。
一、“好老师”必须练好“内功”
首先,教师必须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即: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内容体系娴熟精通,对其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所研究,对本学科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具有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通晓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一般理论,能够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法则和方法去开展教育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知识有浓厚的兴趣爱好等。只有你确实有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其次,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另外,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教师要具备的能力很多,既要具有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具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二、“好老师”要用心去热爱学生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工作能否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学生的心扉并得以顺利开展,爱是首要条件。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
第一,必须转变观念。比如说,对后进生的教育,教师就要善于寻找他们在思想上的“闪光点”,注意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成功点”,去用炽热的爱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从而激励他们奋发上进,走上成才之路。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二,要重视教育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任何批评离开了“爱”的润滑作用,往往讲不通。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共振”。但作为教师不能片面理解“严格”,必须掌握“严”的分寸,因为“严出于爱,就严得有理;爱寓于严,才爱而不纵”。
第三,爱学生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前提,爱生之情,是无法凭空产生的,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弱点,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接触他们的心灵世界,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耐心教育。
第四,爱学生要学会赏识学生。我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赞美生命。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深信这一点。我还认为,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自信心的激励!
三、“好老师”要用对话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尝试,我发现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就是一条培养师生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频繁地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能为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还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第一,对话,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的对话要一改往常的“训示”、“告戒”、“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方式,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朋友”、是“合作伙伴”的观念,看到学生们的潜能,尊重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这样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的自主活动。
第二,对话,使教师与学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开展“对话”需要双方共同的参与,两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民主与平等上的。作为教师,切忌因为交流的对象是学生,就轻视他们的话题;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活动氛围,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敢与老师说话,乐于和老师讲心里话。
第三,“对话”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我能行”。教师应一改“学生是一张白纸,想染红的就是红的,想染蓝的就是蓝的”的观念,并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发表他的看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坚持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去尝试,带动其他学生去赏识。要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自发的探索活动,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并用积极的、发展的、独到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树立自信心。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才能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才能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才能让学生以校为家、以师为友,才在轻松愉快中发展个性、放飞心灵!
关键词:学校 教育 好老师 炼成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这一切的一切,在学生的心目中只集结为一个概念——好老师。而如何当一位好老师呢?我认为,能练好“内功”、热爱学生、用对话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人,才应该获得“好老师”的美称。
一、“好老师”必须练好“内功”
首先,教师必须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即: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内容体系娴熟精通,对其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所研究,对本学科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具有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通晓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一般理论,能够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法则和方法去开展教育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知识有浓厚的兴趣爱好等。只有你确实有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其次,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另外,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教师要具备的能力很多,既要具有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具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
二、“好老师”要用心去热爱学生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工作能否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学生的心扉并得以顺利开展,爱是首要条件。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
第一,必须转变观念。比如说,对后进生的教育,教师就要善于寻找他们在思想上的“闪光点”,注意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成功点”,去用炽热的爱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从而激励他们奋发上进,走上成才之路。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二,要重视教育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任何批评离开了“爱”的润滑作用,往往讲不通。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共振”。但作为教师不能片面理解“严格”,必须掌握“严”的分寸,因为“严出于爱,就严得有理;爱寓于严,才爱而不纵”。
第三,爱学生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前提,爱生之情,是无法凭空产生的,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弱点,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接触他们的心灵世界,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地耐心教育。
第四,爱学生要学会赏识学生。我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赞美生命。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深信这一点。我还认为,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自信心的激励!
三、“好老师”要用对话架起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尝试,我发现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就是一条培养师生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频繁地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能为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还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第一,对话,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的对话要一改往常的“训示”、“告戒”、“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方式,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朋友”、是“合作伙伴”的观念,看到学生们的潜能,尊重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这样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的自主活动。
第二,对话,使教师与学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开展“对话”需要双方共同的参与,两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民主与平等上的。作为教师,切忌因为交流的对象是学生,就轻视他们的话题;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活动氛围,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敢与老师说话,乐于和老师讲心里话。
第三,“对话”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我能行”。教师应一改“学生是一张白纸,想染红的就是红的,想染蓝的就是蓝的”的观念,并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发表他的看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坚持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去尝试,带动其他学生去赏识。要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自发的探索活动,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并用积极的、发展的、独到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树立自信心。师生的平等“对话”,心灵间的“对话”,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一条途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才能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才能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才能让学生以校为家、以师为友,才在轻松愉快中发展个性、放飞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