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特征原则及其教学策略
【作者】 孙红娟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探究式学习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探究式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探究式学习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探究式学习;特征原则;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其特征与前面的基本相同,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求更高,对于高中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要求他们能阐明问题、找到方法、设置对照组、选择与控制变量等等,高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最终应该构造出一种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而且解释要更精确;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牵涉到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在高中生物的课程中,实用性更强,又牵涉到很多理论的探究。
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遵循的原则: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其相互促进;应在多样化的内容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应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运用探究式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它使达尔文虽屈从父亲去学习医学和神学,却依然热衷于野外标本采集和学习自然科学:同样是兴趣的驱使,荷兰的一名房屋管理员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从而洞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兴趣的力量催生了两个伟大学说的产生—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首先要精心选好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从不同的方面,比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等方面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遗传物质的基础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沙尘暴和西部大开发等等。这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其次是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直观,创设实验情境。根据学科特点,探究性学习中背景材料可以通过标本、挂图、录像等提供,备足备齐各类实验器材、药品,甚至上网查询资料,这种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强化过程训练,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科学方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探究式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如显微镜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制作等,还要求学生能使各项基本技能系统化、整体化,并达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全班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式学习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提出的一种答案,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为了增强说服力,还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3.注孟探究的实效性,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
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要能持之以恒,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乐学,即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有快乐感。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乐学与成功交融,学习的成功率越高,快乐感越强;同样,快乐感越强,则学习的成功率越高。据此,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学生的有效探究,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以建立“成功一一快乐—成功”的良性循环机制。具体做法是:首先要重视课前准备,有效的问题解决是以坚实丰富的知识储存为基础的,旧知识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前提。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原理”,教师要布置复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液胞膜、细胞液的概念”等旧知识,还要预习实验指导,课堂上教师要认真检查预习和复习情况。其次要精心组织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繁简和难易直接影响探究式学习的效果。如果学习材料过难,前后没有连贯意义,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无适当的收获,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要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最后还要适当地进行指导。探究式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更广阔,但并不意味着要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仍然是学习的组织者,因此适当的指导是必要的。探究过程中的指导宜少而精,过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制约学生的手脚。探究后的总结指导要注重结论的应用和扩展引伸。
4.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探究式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点是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非逻辑的,它是迈向创造性思维的门槛。因此教师应着力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最终升华为创造能力。对于这方面,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大胆质疑。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好奇心表现为探究过程中的“好问”。其次要提倡大胆猜侧、假设。最后要适时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探究式学习;特征原则;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其特征与前面的基本相同,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求更高,对于高中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要求他们能阐明问题、找到方法、设置对照组、选择与控制变量等等,高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最终应该构造出一种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而且解释要更精确;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牵涉到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在高中生物的课程中,实用性更强,又牵涉到很多理论的探究。
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遵循的原则: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其相互促进;应在多样化的内容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应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运用探究式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它使达尔文虽屈从父亲去学习医学和神学,却依然热衷于野外标本采集和学习自然科学:同样是兴趣的驱使,荷兰的一名房屋管理员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从而洞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兴趣的力量催生了两个伟大学说的产生—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首先要精心选好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从不同的方面,比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等方面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遗传物质的基础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沙尘暴和西部大开发等等。这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其次是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直观,创设实验情境。根据学科特点,探究性学习中背景材料可以通过标本、挂图、录像等提供,备足备齐各类实验器材、药品,甚至上网查询资料,这种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强化过程训练,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科学方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探究式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如显微镜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制作等,还要求学生能使各项基本技能系统化、整体化,并达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全班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式学习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提出的一种答案,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为了增强说服力,还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3.注孟探究的实效性,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
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要能持之以恒,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学生乐学,即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有快乐感。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乐学与成功交融,学习的成功率越高,快乐感越强;同样,快乐感越强,则学习的成功率越高。据此,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保证学生的有效探究,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以建立“成功一一快乐—成功”的良性循环机制。具体做法是:首先要重视课前准备,有效的问题解决是以坚实丰富的知识储存为基础的,旧知识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前提。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原理”,教师要布置复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液胞膜、细胞液的概念”等旧知识,还要预习实验指导,课堂上教师要认真检查预习和复习情况。其次要精心组织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繁简和难易直接影响探究式学习的效果。如果学习材料过难,前后没有连贯意义,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无适当的收获,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要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最后还要适当地进行指导。探究式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更广阔,但并不意味着要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仍然是学习的组织者,因此适当的指导是必要的。探究过程中的指导宜少而精,过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制约学生的手脚。探究后的总结指导要注重结论的应用和扩展引伸。
4.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探究式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点是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非逻辑的,它是迈向创造性思维的门槛。因此教师应着力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最终升华为创造能力。对于这方面,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大胆质疑。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好奇心表现为探究过程中的“好问”。其次要提倡大胆猜侧、假设。最后要适时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