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计和处理
【作者】 唐婷婷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徐家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自任教以来,我一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我深知“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可是教师对问题进行怎样的设计和处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的摸索、总结适合音乐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和处理的好方法,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具备提问的意识和提问的技巧,以及对问题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 问题 设计 处理
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指出:“课堂提问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它是推进和发展教学过程经常运用的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对问题进行怎样的设计和处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这几年的教学中,让我从中感悟到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提问语,把问题的设计同教学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教师要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的答案及对回答情况的处理等问题的设计,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意、有序、有机,不能随意的、无目的的提问使学生在理解问题上产生歧义。如:在试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初听录音范唱后回答问题: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有的学生从速度上分析,有的学生从情绪上分析,还有的学生从内容上分析,更有甚者直接告诉我他快睡着了……同学们各说各的,热闹非凡,也说了不少正确答案,但作为这个问题来说,问题设计的太宽泛,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说不上什么启发性,也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把刚才的问题换一种提问方式如: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就会有针对性的聆听,这样的问题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设计目的才能达到一定的启发效果,才能引导学生不断进取。
二、问题的设计应当适度
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把握住问题难易深浅的程度。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在试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的导入中,我首先让学生唱完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后回答了歌名,接着便问“你们有一个好妈妈吗?”同学们当然会说“有”试想如果他们说“没有”我又该如何回答。作为这个问题,因为没有掌握好提问的度,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反之太复杂则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重则对学习失去兴趣,只有问题设计的巧妙合理,使多数学生经短时间的认真思考就能回答出,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第四点明确表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因此,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其中设计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让各个层面的同学都有积极参与课堂发言的机会,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
教师除了要具备提问的技巧,还必须会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如:在上《摇篮曲》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摇篮曲都具有哪些特点吗?学生回答的很简单,个别的学生说摇篮曲就是催眠曲 ,没错,但是不够完整,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这首歌曲中的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很快正确答案就出来了。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恰当的引导不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五、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回答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贝蒙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在评定时教师不要简单地用“好”或“不好”等含糊笼统的词进行评价,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迅速、正确、有效的评价,使他们能准确把握教师提供的信息,提高对自我的正确认识。《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科学的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六、教师要及时做好问题的归纳、小结
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及时归纳和小结,指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并把分散的个别知识点加以归纳,使学生的知识能够系统化、科学化。其间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对与音乐教师来说,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具备提问的意识和提问的技巧,以及对问题处理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他们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音乐 问题 设计 处理
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指出:“课堂提问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它是推进和发展教学过程经常运用的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对问题进行怎样的设计和处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在这几年的教学中,让我从中感悟到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提问语,把问题的设计同教学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教师要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的答案及对回答情况的处理等问题的设计,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意、有序、有机,不能随意的、无目的的提问使学生在理解问题上产生歧义。如:在试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初听录音范唱后回答问题: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有的学生从速度上分析,有的学生从情绪上分析,还有的学生从内容上分析,更有甚者直接告诉我他快睡着了……同学们各说各的,热闹非凡,也说了不少正确答案,但作为这个问题来说,问题设计的太宽泛,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说不上什么启发性,也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把刚才的问题换一种提问方式如: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就会有针对性的聆听,这样的问题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设计目的才能达到一定的启发效果,才能引导学生不断进取。
二、问题的设计应当适度
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把握住问题难易深浅的程度。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在试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的导入中,我首先让学生唱完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后回答了歌名,接着便问“你们有一个好妈妈吗?”同学们当然会说“有”试想如果他们说“没有”我又该如何回答。作为这个问题,因为没有掌握好提问的度,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反之太复杂则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重则对学习失去兴趣,只有问题设计的巧妙合理,使多数学生经短时间的认真思考就能回答出,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第四点明确表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因此,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其中设计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让各个层面的同学都有积极参与课堂发言的机会,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
教师除了要具备提问的技巧,还必须会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如:在上《摇篮曲》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摇篮曲都具有哪些特点吗?学生回答的很简单,个别的学生说摇篮曲就是催眠曲 ,没错,但是不够完整,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这首歌曲中的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很快正确答案就出来了。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恰当的引导不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五、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回答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贝蒙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在评定时教师不要简单地用“好”或“不好”等含糊笼统的词进行评价,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迅速、正确、有效的评价,使他们能准确把握教师提供的信息,提高对自我的正确认识。《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科学的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六、教师要及时做好问题的归纳、小结
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及时归纳和小结,指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并把分散的个别知识点加以归纳,使学生的知识能够系统化、科学化。其间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对与音乐教师来说,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具备提问的意识和提问的技巧,以及对问题处理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他们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