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 王 琴
【机构】 神木第十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从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不断鼓励,激发动力,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促进幼儿养成好习惯;家园一体,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等几个方面,简要阐明了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循循善诱 不断鼓励 游戏活动 良好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习惯,从心理学的解释看:实际上一种动作定型,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动作习惯动作已经进入潜意识,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
一个人好习惯越多,对这个人成长越有利,反之,一个人坏习惯越多,就越阻碍这个人成功的机会。叶圣陶说: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让人终生受害。
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成长规律,提出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幼儿入学初期,我只要求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自己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傍边的小朋友。随着时间发推移,提出见面问好以及关于小朋友相处和睦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礼仪小朋友像自己问好时,要鞠躬回礼,接受人家的礼物要说“谢谢”等。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说话的时;要注意专心听讲,不要插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要求做的,以后一直要坚持,老师要检查,督促幼儿一直做下去,直到形成习惯。
二、不断鼓励,激发动力,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规律显示:习惯的养成就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小病不请假,按时上学等良好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俗话说,“吃不言”,“睡不语”,说明一直以来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严,很讲究规矩的,吃饭时不要大声咀嚼,不要发出声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睡觉后就不能讲话,不能喧哗,说明父母们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习惯就内化为行为品质。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
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让孩子从小到大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例如:每次游戏做完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来去玩具的地方,不要乱放,在没有收拾之前,可以用鼓励的话语激发学生,那个小组做的好,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一朵,那个小组收拾是放回原来位置又快又好的,奖励小红花2朵,这样,及激励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有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寓教育与游戏中,悄无声息,却收效显著。
三、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四、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促进幼儿养成好习惯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犹如“皇上圣旨”,言听计从。回到家里,父母让孩子这样做,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我们老师就是说要这样做才对……由此可见,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说明了老师的言行一定要规范,有内涵,不能给学生传递负面信息,不能有脏话之类的带给学生。因此,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做错了事情,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身体力行,做学生啊榜样,影响学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应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要成为幼儿的表率。
五、家园一体,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联系,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道理,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较好的教育环境,直到脚掌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家园一体,共同努力,不仅培养孩子的智力,也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共同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成好习惯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生活成长的各个环节,老师要严格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通过积极配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赵攀,杜长娥 《山东教育》 2000
2、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刘大旗 《成才之路》 2012
3、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张伊琳 《当代教育发展学刊》 2010
关键词: 循循善诱 不断鼓励 游戏活动 良好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习惯,从心理学的解释看:实际上一种动作定型,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动作习惯动作已经进入潜意识,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
一个人好习惯越多,对这个人成长越有利,反之,一个人坏习惯越多,就越阻碍这个人成功的机会。叶圣陶说: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让人终生受害。
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成长规律,提出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幼儿入学初期,我只要求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自己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傍边的小朋友。随着时间发推移,提出见面问好以及关于小朋友相处和睦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礼仪小朋友像自己问好时,要鞠躬回礼,接受人家的礼物要说“谢谢”等。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说话的时;要注意专心听讲,不要插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要求做的,以后一直要坚持,老师要检查,督促幼儿一直做下去,直到形成习惯。
二、不断鼓励,激发动力,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规律显示:习惯的养成就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小病不请假,按时上学等良好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
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俗话说,“吃不言”,“睡不语”,说明一直以来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严,很讲究规矩的,吃饭时不要大声咀嚼,不要发出声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睡觉后就不能讲话,不能喧哗,说明父母们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习惯就内化为行为品质。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
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让孩子从小到大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例如:每次游戏做完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来去玩具的地方,不要乱放,在没有收拾之前,可以用鼓励的话语激发学生,那个小组做的好,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一朵,那个小组收拾是放回原来位置又快又好的,奖励小红花2朵,这样,及激励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有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寓教育与游戏中,悄无声息,却收效显著。
三、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四、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促进幼儿养成好习惯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犹如“皇上圣旨”,言听计从。回到家里,父母让孩子这样做,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我们老师就是说要这样做才对……由此可见,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说明了老师的言行一定要规范,有内涵,不能给学生传递负面信息,不能有脏话之类的带给学生。因此,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做错了事情,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身体力行,做学生啊榜样,影响学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应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要成为幼儿的表率。
五、家园一体,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联系,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道理,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较好的教育环境,直到脚掌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家园一体,共同努力,不仅培养孩子的智力,也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共同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成好习惯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生活成长的各个环节,老师要严格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通过积极配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赵攀,杜长娥 《山东教育》 2000
2、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刘大旗 《成才之路》 2012
3、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张伊琳 《当代教育发展学刊》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