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问题研究”模块研究——以“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为例

【作者】 陈波龙

【机构】 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了落实这一课标要求,探索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流程和评价方法,探寻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文章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问题研究”模块中“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为例,结合调查研究法、合作探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探讨了开展调查型地理户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流程,制定了地理实践能力水平评价方法来评价该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实践活动;农民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强调了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1]。
  调查是重要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指面对真实的社会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人户调研等方式,客观认识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现象,并发现其中的规律[2]。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可使学生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认识社会问题,并能够综合分析、评价较复杂的人地关系。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问题研究”模块中“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的地理实践活动,探讨开展调查型地理户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流程,并设计地理实践能力水平评价方法,以评价该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作用。根据活动需要,将本次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流程分为策划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
  一、策划准备阶段
  (一)剖析课标要求
  《2017版课标》中“必修课程地理2”主要结合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产业、文化、聚落、交通等),学习人文地理基本原理。“必修课程地理2”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鼓励和要求学生走出课堂,采用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能力。户外地理实践是将学生学习的场所转移到了校园之外,这就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户外场所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何针对不同的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科学有效的展开调查、实验,也会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二)确定活动内容及目标
  首先,以教材中“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的内容为例,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的基本思路一般方法。然后,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走访,或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调查了解农民工现状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熟悉近年来关于农民工的热点问题。最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前期收集的资料信息,认真构思,精心设计,完成相关主题的手抄报制作,并写好活动收获与反思。地理实践活动有别于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调查、探究、实验、合作等方式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活动策划实施行动能力。这就改变了课堂呈现的方式,让课堂内容变得丰富而简单、有趣且有意义。通过此次地理实践活动,实现丰富地理课堂内涵、增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三)组织学生做调查准备
  1.理论知识准备:以教材为基础,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了解什么是农民工、农民工现象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解决农民工现象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等,并学会解决该类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
  2.人员分工安排准备: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各个小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分工内容包括调查问卷制作、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手抄报版面设计和内容构成、具体内容的编写和摘抄、成品的校对和审核、活动反思的撰写等。
  3.物品准备:防疫物质(体温检测仪、口罩、消毒液等),通讯设备(电话、电脑等),地图(南充市交通线路图),制作手抄报的必要文具(铅笔、中性笔、画笔、直尺、颜料、纸张等)。
  4.调查线路准备:各组根据调查内容所需和各小组的实际情况,提前确定好和主题相关的合理调查线路和行程安排,并做好报备。
  二、组织实施阶段
  (一)户外调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组各成员实际情况分别进行走访调查或者电话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工现象出现的原因、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遇到的问题、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等;走访调查可选择在就近的商场、餐厅、工厂、工地或者人社部门,电话调查以家里为农民工的亲朋好友为主;调查对象以农民工和负责农民工就业的工作人员,尽可能多的覆盖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农民工。在调查过程中,做到仔细观察、认真聆听、用心思考、专心记录,尽可能多的收集有用资料。
  (二)制作手抄报
  待调查结束后,结合收集的信息,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分析促使农民工现象的主要因素,思考怎么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通过小组探究、讨论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编写上报内容。然后根据主题和具体内容对手抄报进行版面设计和内容的摘抄,并对成品进行反复校对和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三)撰写心得体会
  手抄报制作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次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就个人而言,一是思考与本次实践活动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否完全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二是思考能否熟练使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三是思考本次实践活动对以后的地理学习有何指导意义。就团队而言,总结时既要突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要总结团队协作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和经验。最终将所有的收获与心得汇总形成报告,作为地理实践活动成果的一部分。
  三、成果评价阶段
  根据《2017版课标》的课程目标要求,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次地理实践活动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
  (一)地理实践活动过程评价
  地理实践活动过程评价从活动组织纪律、团队成员协作、问卷调查质量和成果质量4个方面进行,其中可根据每个方面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程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先由每位同学活动组织纪律和团队成员协作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再接受活动小组组长的评价;问卷调查质量和成果质量两个方面的评价由教师和各活动小组组长担任评委,从问卷调查内容、调查成果、手抄报设计思路、手抄报版面质量、手抄报内容5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将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平均分作为各小组的最后得分,评选出优秀作品。
  (二) 地理实践力评价
  地理实践力评价可从组织实施地理实践活动能力、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工具能力、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能力、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每一个方面根据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设定弱、中、强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赋予不同的分值,具体为弱(2分)、中(3分)、强(5分)。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以便老师通过评价结果掌握本次地理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
  四、总结反思阶段
  本次地理实践活动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充分结合,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同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巩固了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当然,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和成果质量上还有需要注意和提升的地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去探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