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证型“问题研究”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为例
【作者】 师廷成
【机构】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问题研究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问题研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问题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问题类型,不同的问题类型利于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论证型问题研究“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为例,尝试分析并探讨论证型问题研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思维能力培养
一、 教材与课程标准解读
作为设置在第三章的问题研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已经具备解决该问题所需的部分知识储备,但缺乏对知识和思维的综合运用。而问题研究的设计的思想便是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践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该问题研究的主要课程标准为: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在该问题研究下设置了四个问题: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措施和措施的局限性;南极淡水资源丰富的原因;确定运输冰山的线路、季节以及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运输冰山对全球环境影响。前两个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相对简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因此本问题研究确定了论证南极冰山运输的可行性及其影响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 研究路径的设置
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一般不足以支撑其提出严谨、科学的研究路线,因此给他们提供问题研究的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学习很有必要,并使得学生从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成长。在该问题探究中,教材直接给出了具体的研究路径,即搜集资料,了解南极冰山情况/了解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现状——分析运输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洋流和风向设计最佳运输路线——反思在规模利用冰山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思维引导,让学生明白研究路径设置背后的逻辑关系,通过提出问题、规划方案、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反思评价 ,让学生掌握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 课前准备与信息整合
(1)课前准备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师、学生的过程发展,因此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它包括教师的教具准备、资料查阅、精心备课,学生的教材预习、信息搜集、资料查阅等。虽然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主题和确定方向,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半加工的必要资料让学生自己取舍、整合,从而提高学生课前准备效率。在本问题研究中,教师提供了以下资料:
问题研究一: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措施和措施的局限性
(2) 信息整合
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学生自身准备情况,学生完成资料整合,有针对性对研究的问题做到有所侧重与取舍,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提高前期问题研究的准备效率,获得过程发展,为后面的分析论证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四、问题研究与论证
问题的提出、分析、研究与解决实质上是研究者对综合思维、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综合运用。因此在本问题研究中,教师应注重从常规中剥离本质,以学习促进思维。在本问题研究的四个问题中,教师可以遵循“两轻两重”的策略,即对于前两个难度较低的问题,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于后两个较难的问题,则花费较多时间,综合运用资料展示、教师引导、分组讨论等手段完成。实施方法如下:
五、反思评价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和调控作用,所以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应当把思考的权力交给学生,带领学生关注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合作探究,从而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养成学生严谨与科学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思维能力培养
一、 教材与课程标准解读
作为设置在第三章的问题研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已经具备解决该问题所需的部分知识储备,但缺乏对知识和思维的综合运用。而问题研究的设计的思想便是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践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该问题研究的主要课程标准为: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在该问题研究下设置了四个问题: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措施和措施的局限性;南极淡水资源丰富的原因;确定运输冰山的线路、季节以及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运输冰山对全球环境影响。前两个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相对简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因此本问题研究确定了论证南极冰山运输的可行性及其影响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 研究路径的设置
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一般不足以支撑其提出严谨、科学的研究路线,因此给他们提供问题研究的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学习很有必要,并使得学生从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成长。在该问题探究中,教材直接给出了具体的研究路径,即搜集资料,了解南极冰山情况/了解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现状——分析运输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洋流和风向设计最佳运输路线——反思在规模利用冰山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思维引导,让学生明白研究路径设置背后的逻辑关系,通过提出问题、规划方案、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反思评价 ,让学生掌握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 课前准备与信息整合
(1)课前准备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师、学生的过程发展,因此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它包括教师的教具准备、资料查阅、精心备课,学生的教材预习、信息搜集、资料查阅等。虽然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主题和确定方向,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半加工的必要资料让学生自己取舍、整合,从而提高学生课前准备效率。在本问题研究中,教师提供了以下资料:
问题研究一: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措施和措施的局限性
(2) 信息整合
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学生自身准备情况,学生完成资料整合,有针对性对研究的问题做到有所侧重与取舍,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提高前期问题研究的准备效率,获得过程发展,为后面的分析论证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四、问题研究与论证
问题的提出、分析、研究与解决实质上是研究者对综合思维、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综合运用。因此在本问题研究中,教师应注重从常规中剥离本质,以学习促进思维。在本问题研究的四个问题中,教师可以遵循“两轻两重”的策略,即对于前两个难度较低的问题,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于后两个较难的问题,则花费较多时间,综合运用资料展示、教师引导、分组讨论等手段完成。实施方法如下:
五、反思评价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和调控作用,所以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应当把思考的权力交给学生,带领学生关注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合作探究,从而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养成学生严谨与科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