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作者】

【机构】 董茂华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使课堂提问真正达到实效,必须做到因材施“问”,因势利导;遵循大纲要求,化知识为能力;提出的问题合理明确,能启发诱智;学生有质疑的发问,达到教学相长;点面结合;书面和口头相结合。
  关键词:启迪思维  激发兴趣  因材施问  教学相长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一个纽带。它有以下的作用:指给了学生思维的方向;激发学习兴趣,驱动求知欲,积极思维;培养了自学习惯,提高了自学能力;把握了学生思维方向,有的放矢。可以说语文课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它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展示。要使课堂提问真正达到以上这四点实效,必须做到:
  一、因材施“问”,因势利导
  1.课堂提问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明确该课文课时的教学内容的地位,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提出的具体问题,问题紧扣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训练和教师的引导,切忌简单式、凑热闹式的发问。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堂提问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里的实际指的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如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参差不齐,这时提出的问题应兼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体现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特点,从而使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同步前进,步步深入,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遵循大纲要求,化知识为能力
  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大纲要求,体现教学目的,一般地说,提出的问题要按这样的程序来设计:总体把握——细部分析——拓展迁移——转化为能力。
  课堂提问的启动阶段,促使学生对全文的总体把握,促使学生快速整体地感知课文,这种提问既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有效地阅读的习惯,也利于解决课堂上学生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同时,教师掌握了学生的感知情况,就为下一步深入钻研课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细部分析,就某一篇文章的重点段进行认真详细的品析,在品析过程中,教师可就细部进行提问,在提问中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拓展迁移,可提出一些跟旧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和学过的知识纵向联系,拓宽思路,进行发散性思维。最后达到化提问回答为阅读能力。
  三、提出的问题应合理明确,具有启发诱智的作用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思考范围,而且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它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正反问,也不是教师为了便于自己疏通先后次序而组成的一连串发问。问题设计要注意有一定的跨度。要有横向和纵向的发散性思维的提问。这类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系比较,并融会贯通,猎取与新旧知识相同或不尽相同的内容,在求同中找出相似点,在求异中找出不同点,在求解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提倡学生质疑的发问,达到教学相长
  语文提问不单单指教师发问,学生的被动回答而进行的系列活动,它应包括学生质疑式的反问。课堂提问应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教师的提问促使学生把握内容,掌握知识,学生应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产生一系列创造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同时,学生的这些问题又对教师构成一定的挑战性,教师为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进一步深入研究教材,进一步充实自己。这样不断地良性循环,对师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五、点面结合
  教师的提问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等生。应当做到所有的学生都有被问、回答质疑的机会,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位同学都参与,亲身经历思考过程,收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和思维发展的训练。
  六、书面和口头相结合
  由于每堂课时间的紧迫性,要使课堂提问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有所拓移,就必须做到口头书面相结合。口头提问是有重点地提问一些学生的代表,书面提问是从多方面,多层次设问,使人人动脑,扩大训练面和受益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课堂教学既紧凑又舒缓。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要使提问真正做到问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知识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