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 徐 波

【机构】 宝轮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现代化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适应民族发展的需要,是美术教学甚至各类学科教学中必须考虑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等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出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高中时期,高中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着自身素质综合提高的需要。而高中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美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逐渐培养高中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喜爱与审美能力,培养高中生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记忆、创造等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标新立异,积极寻找各种新的途径与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思路新颖、富有想象、积极主动等特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新的自由。同时,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而高中美术课程没有像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等科目的高要求,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较大,因此创新能力可以受到激发。
  高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推行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美术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就要不断地更新、提升。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高中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高中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对高中学生的审美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当今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时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学生的所见所闻常常超出教师的知识领域。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拓宽知识面,已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不仅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要充分做到“学生本位”,那么一切教学活动中,高中美术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包容、共享进行交流,促进学习的过程中双方的交往、关心、创造、选择和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利用合理的手段、恰如其分的措施,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预设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启发独立探究新的、美的事物。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想办法打破常规问题的限制,创造一些具有的悬念的问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推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比较自主独立地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中分准备课堂所需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够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要让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美术的各种色彩、图形与材质等入手,而且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时代背景等。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高中美术课实用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穿插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内容。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美术的就是追求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通常来源于或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些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发现学习美术的现实意义,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的想象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翅膀。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联想和创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想象。美术课之所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因为美术活动是一种脑、手、眼等多种器官并用的活动,在训练感觉和想象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并能促使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这种综合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内核。创新是最富于激情的活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情感的投人,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举一反三,真正进人自由联想的空间。学生一旦进人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造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在这种充满激情的学习、制作和创造中,教学过程自然会呈现生动、活泼、自由、激情、诗意与美的气氛与意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开放的教学环境是美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沃土。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活动就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的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适合培养创造力的良好氛围,并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教学环节上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美术课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性。重视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与个性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理解或有所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不搞“标准答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作为享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内在生成的自发力,是有知觉、感觉、冲动、精力和意志力的个人。艺术教育不是教“艺术”,也不是进行“教育”,而是激发主体“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觉,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促使其创新能力的自发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