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谈采用“学分制”增强中职物理课堂教学
【作者】 穆海利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意义
学分制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计划是学校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过去的教学计划是每节课教师灌输知识偏重基本理论,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对学生课堂掌握程度关注不够,导致讲和学用脱节,理论掌握与实际运用脱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生事物不断发生,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及时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更好的体现效果。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需要,保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计划、课堂设置,确定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立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效果为宗旨,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堂,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竞争意识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早在1893年,美国就在中学提出了学分制的设想。当时全美教育协会的10人中等教育研究会为了确定大学入学资格审查的标准,在探讨中学改革及与大学、小学衔接问题的报告书中首次建议在中学毕业时修满一定的学分就有资格升人大学或就业。此后,学分制以其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人才等优点被世界各国的中学采纳。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积极推进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在学分制教学上取得很大成功。也有许多中职学校正在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实验。
(三)价值取向
1、理论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在其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备的以阶段性测评为基础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然而这一制度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表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中阶段教育从应试教育向职业就业教育转变、社会对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知识性向竞争性等诸多方面发展。应当说,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课堂学分制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1>是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多竞争性人才。
<2>是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是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2、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就是要解决好目前职业学校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相脱节、成绩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果相脱节、能力和工作不衔接等问题。同时也调整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增强学生课上竞争意识。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力争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促进教师学习掌握学分制教学的原理、原则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发现和关注学生差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2、将学分制引入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考评方式由传统的定期统一考试彻底转变为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记取学分。
3、通过课堂学分测评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动力和认真度,改变学生厌学,不学的状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4、研究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及各学科课堂的学分评定标准。
5、探索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学籍管理模式及相关各项运行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内容:本课题为应用研究。通过实验总结出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的一整套方案,包括以下详细内容:
1、目前国内学分制教学理论和现状分析,特别是对一些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和借鉴。
2、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程模式的研究,包括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和课堂学分评定体系。
3、中职学校学分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实施程序,学生学分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师教学管理等。
4、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实效的研究。
5、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对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差异,充分掌握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研究。
课题最终预期研究成果:
<1>理论汇编:《学分制教学理论及文件汇编》附国内成功实施学分制教学经验介绍
<2>管理制度:《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管理制度集》
<3>结题报告:《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二)思路: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本课题以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分制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切入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归纳。
2、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研究中既要注意分析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更要注重结合本地本校教学实际状况,合理应用、修正、补充完善、做到推陈出新。
3、坚持专门研究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征求参与实验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以课题组实验研讨为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其他教师、学生的评议与智慧。
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研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注意方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注重实验对比和总结研究。
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法。认真学习有关学分制的教育教学理论,文件政策,形成初步的学分制教学思想。
2、调查研究法。调查和借鉴其他学校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实施学习制教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一套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方案。
3、实验反思法。要将初步定出的学分制课堂教学方案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在实验实践当中不断发现缺失及不足之处,反思其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不断完善整套方案。
4、个案比较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个体和非实验个体,对他们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行对比;选取部分实验个体,对其在实施学分制教学前后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学分制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势,并及时将优势转化成研究成果。
主要措施是:
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采取分工合作的研究机制。工作中做到任务分解,职责明确,团结协作。
采用集中学习的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准备阶段全体研究人员必须重视相关学习理论经验的学习,提高学分制的教育理论素质。
定期召开研究会议。全体成员要及时了解研究进展程度,及时商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研究重点任务及进行阶段性研究评估等。
形成激励淘汰机制。对本课题研讨过程中工作积极,成果优秀的人员可选评上报为科研标兵;对不能定时定量完成研究任务成员,可予以除名或根据需要更换他人。
总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研究意义
学分制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计划是学校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过去的教学计划是每节课教师灌输知识偏重基本理论,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对学生课堂掌握程度关注不够,导致讲和学用脱节,理论掌握与实际运用脱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生事物不断发生,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及时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更好的体现效果。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需要,保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计划、课堂设置,确定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立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效果为宗旨,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堂,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竞争意识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早在1893年,美国就在中学提出了学分制的设想。当时全美教育协会的10人中等教育研究会为了确定大学入学资格审查的标准,在探讨中学改革及与大学、小学衔接问题的报告书中首次建议在中学毕业时修满一定的学分就有资格升人大学或就业。此后,学分制以其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人才等优点被世界各国的中学采纳。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积极推进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在学分制教学上取得很大成功。也有许多中职学校正在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实验。
(三)价值取向
1、理论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在其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备的以阶段性测评为基础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然而这一制度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表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中阶段教育从应试教育向职业就业教育转变、社会对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知识性向竞争性等诸多方面发展。应当说,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课堂学分制是客观形势的要求。
<1>是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多竞争性人才。
<2>是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是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2、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就是要解决好目前职业学校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相脱节、成绩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效果相脱节、能力和工作不衔接等问题。同时也调整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增强学生课上竞争意识。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力争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促进教师学习掌握学分制教学的原理、原则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发现和关注学生差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2、将学分制引入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考评方式由传统的定期统一考试彻底转变为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记取学分。
3、通过课堂学分测评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动力和认真度,改变学生厌学,不学的状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4、研究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及各学科课堂的学分评定标准。
5、探索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学籍管理模式及相关各项运行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内容:本课题为应用研究。通过实验总结出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的一整套方案,包括以下详细内容:
1、目前国内学分制教学理论和现状分析,特别是对一些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和借鉴。
2、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程模式的研究,包括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和课堂学分评定体系。
3、中职学校学分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实施程序,学生学分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师教学管理等。
4、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实效的研究。
5、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对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差异,充分掌握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研究。
课题最终预期研究成果:
<1>理论汇编:《学分制教学理论及文件汇编》附国内成功实施学分制教学经验介绍
<2>管理制度:《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管理制度集》
<3>结题报告:《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二)思路: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本课题以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分制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切入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归纳。
2、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研究中既要注意分析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更要注重结合本地本校教学实际状况,合理应用、修正、补充完善、做到推陈出新。
3、坚持专门研究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征求参与实验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以课题组实验研讨为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其他教师、学生的评议与智慧。
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研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注意方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注重实验对比和总结研究。
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法。认真学习有关学分制的教育教学理论,文件政策,形成初步的学分制教学思想。
2、调查研究法。调查和借鉴其他学校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实施学习制教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一套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课堂教学方案。
3、实验反思法。要将初步定出的学分制课堂教学方案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在实验实践当中不断发现缺失及不足之处,反思其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不断完善整套方案。
4、个案比较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个体和非实验个体,对他们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行对比;选取部分实验个体,对其在实施学分制教学前后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学分制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势,并及时将优势转化成研究成果。
主要措施是:
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采取分工合作的研究机制。工作中做到任务分解,职责明确,团结协作。
采用集中学习的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准备阶段全体研究人员必须重视相关学习理论经验的学习,提高学分制的教育理论素质。
定期召开研究会议。全体成员要及时了解研究进展程度,及时商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研究重点任务及进行阶段性研究评估等。
形成激励淘汰机制。对本课题研讨过程中工作积极,成果优秀的人员可选评上报为科研标兵;对不能定时定量完成研究任务成员,可予以除名或根据需要更换他人。
总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实行学分制课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