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关于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作者】 铁发松
【机构】 云南化工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为了建构创新型社会,必须进一步审视产学研合作理念,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明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定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实现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好思想准备。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功能观,增强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曾提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诠释,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除了传统意义上具有培养“职业人”的功能外,还必须具有培养“社会人”、“个性人”的功能。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必须以人为本,以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为出发点,创立教育培训新的功能。
(一)“三性”意识是中职教育的生命线、出发点和归宿,是合作教育追求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就是要实施“职业定向教育”,要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要真正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中职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学研合作在中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会日益显现。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在狭义层面上,是指非职业性;在广义的层面上,是指把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使学校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关注的重点是教育的社会属性,弥补单纯理论教学的缺陷,强化职业技术训练,实现合作模式的完善。为此,需要更多地与企业人员密切合作,与企业其他部门协调关系,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体现中职教育的社会性。
作为价值尺度的人民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政治哲学意蕴。这种人民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特色、民族气派和理论品格。它根植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置设于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去理解。
(二)要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对待国外引入的和历史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制度和方法,防止任何片面性、绝对化。
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由于各国在经济、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当前国外合作教育呈现出大致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培训计划。我国合作教育方式主要沿袭的是前苏联的模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吸取国内外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根据“三性”原则要求,探索和创新合作教育发展之路。
(三)以人为本,增强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三性”是教育工作常抓常新的重大课题。
增强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三性”,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两条措施就能解决的,需要依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手段、法制、人员素质、合作基础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树立新的教育功能观,就要克服随性,减少盲目性,维护科学性,要有严谨态度,求真务实,弘扬科学精神。要加强道德、法制和诚信建设,坚持依法合作,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诚信合作。
二、树立和谐的合作观,构筑良性循环的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
(一)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要与社会、经济密切融合。
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是生产实践场所,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实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宏观上的分工又有微观上的融合,其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校企合作关系反映了教育与职业密不可分的客观规律,只有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职能,并在法律基础上统一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中职教育的任务。
深层次合作的目标就是企业与学校要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二)构建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
中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取决于各个地区生产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中职教育的发展程度。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及落后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和中职教育的发展都很不平衡,所以,应该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中职校企合作模式。要从教育适应社会经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理解和认识产学合作教育,并作为工作方向。产学合作教育向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一方面.学校面向市场优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企业面向教育获取发展动力,通过产学合作,拓宽教育和经济间的桥梁,协调教育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应保证教育功能的发挥。
要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要求理解和认识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掌握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运行机制,对于提升中职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三、树立全面发展的综合观,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一)树立新的综合观,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之必然。
这里讲综合观。主要是指综合发展观和综合实践观,其涵义有两层:一是它不单是企业与学校在若干个专业上的简单总装,更不是个“冷拼盘”,应当突出“综合”,围绕“综合”作好文章,发挥“综合”优势。二是应当体现和反映学生索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不能把“综合”看作是多个专业素质的简单相加,应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应当发生一个质变,要升华、要创新。要从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理解和认识产学合作教育,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广泛的社会接触面,提供强化能力的培养点,提供个人兴趣和创新的各种机会。
(二)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要强化“综合”意识,实施“精品”战略。
实现合作教育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需要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学校和企业部应当尽快实现这个转变,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新的发展观。合作教育在继续做好结构、效益分析的同时,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合作运行质量和水平:二是合作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合作结构调整状态;四是合作发展关键因素;五是协调发展关键因索。要特别注重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中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新的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
在中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新的理念中,新的合作观是前提、是基础;功能观是关键、是核心;综合观是目的、是归宿。要创新理念,树立“三观”,关键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特别是与进俱进的合作教育理念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关键是合作教育理念的创新:一是在合作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创新理论体系;二是在合作教育内容上与时俱进,创新教育体系;三是在合作方法上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体系;四是在合作手段上与时俱进.创新支撑体系;五是在合作机制上与时俱进,创新管理体系;六是在合作服务上与时俱进,创新目标体系。中职教育工作要实现与时俱进,要靠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提高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改革创新,执着追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功能观,增强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曾提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诠释,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除了传统意义上具有培养“职业人”的功能外,还必须具有培养“社会人”、“个性人”的功能。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必须以人为本,以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为出发点,创立教育培训新的功能。
(一)“三性”意识是中职教育的生命线、出发点和归宿,是合作教育追求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就是要实施“职业定向教育”,要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要真正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中职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学研合作在中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会日益显现。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在狭义层面上,是指非职业性;在广义的层面上,是指把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使学校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关注的重点是教育的社会属性,弥补单纯理论教学的缺陷,强化职业技术训练,实现合作模式的完善。为此,需要更多地与企业人员密切合作,与企业其他部门协调关系,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体现中职教育的社会性。
作为价值尺度的人民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政治哲学意蕴。这种人民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特色、民族气派和理论品格。它根植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置设于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去理解。
(二)要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对待国外引入的和历史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制度和方法,防止任何片面性、绝对化。
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由于各国在经济、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当前国外合作教育呈现出大致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代表是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培训计划。我国合作教育方式主要沿袭的是前苏联的模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吸取国内外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根据“三性”原则要求,探索和创新合作教育发展之路。
(三)以人为本,增强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三性”是教育工作常抓常新的重大课题。
增强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三性”,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两条措施就能解决的,需要依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手段、法制、人员素质、合作基础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树立新的教育功能观,就要克服随性,减少盲目性,维护科学性,要有严谨态度,求真务实,弘扬科学精神。要加强道德、法制和诚信建设,坚持依法合作,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诚信合作。
二、树立和谐的合作观,构筑良性循环的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
(一)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要与社会、经济密切融合。
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是生产实践场所,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实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宏观上的分工又有微观上的融合,其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校企合作关系反映了教育与职业密不可分的客观规律,只有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职能,并在法律基础上统一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中职教育的任务。
深层次合作的目标就是企业与学校要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二)构建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
中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取决于各个地区生产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中职教育的发展程度。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及落后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和中职教育的发展都很不平衡,所以,应该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中职校企合作模式。要从教育适应社会经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理解和认识产学合作教育,并作为工作方向。产学合作教育向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一方面.学校面向市场优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企业面向教育获取发展动力,通过产学合作,拓宽教育和经济间的桥梁,协调教育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应保证教育功能的发挥。
要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要求理解和认识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掌握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运行机制,对于提升中职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三、树立全面发展的综合观,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一)树立新的综合观,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之必然。
这里讲综合观。主要是指综合发展观和综合实践观,其涵义有两层:一是它不单是企业与学校在若干个专业上的简单总装,更不是个“冷拼盘”,应当突出“综合”,围绕“综合”作好文章,发挥“综合”优势。二是应当体现和反映学生索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不能把“综合”看作是多个专业素质的简单相加,应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应当发生一个质变,要升华、要创新。要从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理解和认识产学合作教育,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广泛的社会接触面,提供强化能力的培养点,提供个人兴趣和创新的各种机会。
(二)中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要强化“综合”意识,实施“精品”战略。
实现合作教育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需要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学校和企业部应当尽快实现这个转变,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新的发展观。合作教育在继续做好结构、效益分析的同时,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合作运行质量和水平:二是合作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合作结构调整状态;四是合作发展关键因素;五是协调发展关键因索。要特别注重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中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新的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
在中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新的理念中,新的合作观是前提、是基础;功能观是关键、是核心;综合观是目的、是归宿。要创新理念,树立“三观”,关键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特别是与进俱进的合作教育理念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关键是合作教育理念的创新:一是在合作教育理念上与时俱进,创新理论体系;二是在合作教育内容上与时俱进,创新教育体系;三是在合作方法上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体系;四是在合作手段上与时俱进.创新支撑体系;五是在合作机制上与时俱进,创新管理体系;六是在合作服务上与时俱进,创新目标体系。中职教育工作要实现与时俱进,要靠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提高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改革创新,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