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加强生活教育 让学生学会生活

【作者】 张庆明 白云衡

【机构】 枳沟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让学生学会生活,就要进行对学生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一提到联络,便含有彼此相关的意思。倘使我们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络,便不啻承认教育与生活是两个个体,好像一个是张三,一个是李四,平日不相识,现在要互递名片结为朋友。联络的本意原想使教育与生活发生更密切的关系,不知道一把它们看作两个个体,便使它们格外疏远了。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先生用学名喊他,妈妈用小名喊他。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分开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反过来说,平日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的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平日过的是奴隶牛马的生活,便把《民权初步》念得透熟,熟得倒过来背,也算不了民权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生活教育这理论告诉我们说“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这好比一个笼子里面囚着几只鸟,养鸟者顾念鸟儿寂寞,搬一两丫树枝进笼,以便鸟儿跳得好玩,或者再捉几只生物来,给鸟儿做陪伴。小鸟是比较的舒服了。然而鸟笼毕竟还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所可怪的是养鸟者偏偏爱说鸟笼是鸟的世界,而对于真正的鸟世界的树林反而一概抹煞,不加承认。假使笼里的鸟,习惯成自然,也随声附和的说,这笼便是我的世界;又假使笼外的鸟,都鄙弃树林,而羡慕笼中生活,甚至以不得其门而入为憾,那么,这些鸟才算是和人一样的荒唐了。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生活教育是下层建筑。何以呢?我们有吃饭的生活,便有吃饭的教育;有穿衣的生活,便穿衣的教育;有男女的生活,便有男女的教育。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的窝窝头和破棉袄。
  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功。
  生活是无字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教育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处不是教育。生活中有美好也有糟粕,有甜蜜也有险恶,所以要帮助学生正确判断是非曲直很重要。要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了解法律知识,形成法制意识,这样更好的帮助学生在生活远离假恶丑,接受真善美的教育。
  生活是大染缸。作为学校里的学生来说,在社会上就是一张白纸,“染苍则苍,染黑则黑”,沾染不好的事情就会受到不好的教育。所以学校进行生活教育就是既要让学生走出去接受社会生活教育,又要防止社会上的黑暗面对学生造成“负教育”。像暴力、吸毒、色情、怪发型等,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和教育,学校教育就要打好“预防针”,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筑牢沾染不良习气的“防护堤”。
  面对生活教育,作为教育者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促进,一手抓防护,两者相互协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