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作者】 谭相龙

【机构】 昌邑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己经得到重视。三维目标的确立,让语文成为了真正“立人”的课程,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做到了收获知识与完美心灵并肩前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价值观教育;意义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无论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对语文课程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天的学生,受社会发展和时代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了更多更高的渴求,他们追求一种成功的人生,希望自己有健全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有时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对自己的前行目标感到迷茫,个体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的客观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形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接受到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体现出了语文课程育人的功用,与语文学科及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是一致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拥有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这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进行有意识地培养。时代己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只有才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人格,是当前社会对人的一种现实性的要求,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这需要培养的目标对象构建起主体性健康道德人格。
  人格往往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积极的主体意识,包括宽容、责任、仁慈、独立、喜悦、谦逊、自信、爱心、大度、坚强等等;另一面是消极的主体意识,包括悔恨、自私、嫉妒、冷漠、贪婪、自满、恐惧、忧虑等等。当学生的积极性特质占据主体意识的主导地位时,人的主体行为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文本往往包含体现健康人格的一些积极特质,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特质的影响,会正面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
  我们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既是文学的宝库,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丰富教育资源。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文本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积极巧妙地把文本中人格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被文本中带有人格教育的因素浸染,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影响,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健全人格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有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
  “多元化”是与“一元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元”指的是基础、准线或依据,多元化强调标准的不同性和依据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标准,首先是承认多样性,认同不同观点与思想的存在;其次是对主流认知的追求,在并存的理念中有一种主导性价值思想的存在;再次是底线的限定,要求符合社会道德,容纳人们思想认识的接受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同样会产生多元化的影响。学生树立的多元化价值观,要符合真善美的标准,能够全面客观地去认知一个事物之所以存在的一种合理化评价。一个文本同一个事物一样,都是具有两面性或者是多面性的,这种两面性或者多面性,让文本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也具有了多元化的倾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努力构建人文、开放和有个性的语文课程,在语文的教学中体现出“语文”的特点,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语文的本质。当前语文教育中一个热门的话题是语文课程的跨学科学习,这从语文自身包含的内容来看,做到了语文内涵和外延的一致性。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的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和良好的个性养成具有润泽熏陶的作用,这种全面的语文素养的教育,也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的内心世界有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让学生的心灵有了更坚实的基石,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立体”的人。“立体”的人需要一种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我们己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落后或单一的价值观念口益受到冲击。面对多元的世界,我们也应该有一种多元的思维,阅读教学中的跨学科学习,可以极大的影响学生多样化价值观的形成。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在文本中的一些细节之处,挖掘出它所蕴含的理性的认识,对所思考的问题能看到更多的侧面,能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这样,对价值观建立的影响也会是多元的。阅读教学中文本所渗透出的价值观,如同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庐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当师生跳出“此山”,用多元化思维再去审视“此山”时,“真面目”的呈现依旧是“各不同”。
  3.体现了语文课程育人的功用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精神交流与对话,教育的对象是人,目标是培育“新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培育“新人”的目的。我们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特殊时期甚至有过“政治挂帅”的现象,以政治式的语文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的灌输。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对语文课程科学化认识的深入,语文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编写、从教学设计到学法指导,都重视了语文自身的诸多特点,单纯载体的政治化变成了人文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传递,语文成了除政治科目外最容易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知识性、情感性和价值性的教育,它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是寓教于乐的,是多元共存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是快乐的,价值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但我们也应看到,有的语文教师仍受高考指挥棒的强力影响,把语文的工具性作为了语文的全部,它重要的育人作用几乎被丢弃了,这种情形下的语文课程就成了高考的工具,被完完全全地功利化了。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显示的是阅读文本中价值观念对人的一种影响力,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语文育人灵魂的一个有效目标,在语文的文化氛围中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