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校长的管理艺术
【作者】 沈怀鸿
【机构】 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校长若能调动自己的智慧神经,去设计、去导演、去策划、去筹款,甚至也去主演或客串,配合着教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精彩演绎,他必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
关键词:校长管理;艺术
校长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发挥自己一校之魂的巨大而潜在的社会作用,以期达到学校在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洋溢着亲和、宽容、团结、奋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艺术管理氛围。下面,就从校长个人素质的养成进而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入手,简要论述校长的管理艺术。
一、提高理论素养,引领思想转变
一个校长仅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灵是不够的,要想成为教育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科学的理论素质。在实践中形成具有典型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和系统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最好能够成为一种示范体系而在一定范围推广使用。要做到如此,是一件异常困难的,而且有可能终身都做不到,但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就无愧跋涉的人生。像古代教育家孔子,身体力行,创造了博大的教育体系,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励行改革,实行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以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体系,都是每一位校长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一些诸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等教育思想又给我们校长以极为快捷的启示,而更多的中外教育学论著应该是校长的案头必备著作,只有认真研读,深入实践,立足本校,观瞻全局,才能够逐渐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改革创新
作为校长,只有勇于改革,富于创造,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研究表明,人类的改革与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政治上的变革只有在克服了巨大的抵制之后才能实行”(斯宾塞)。因为改革与创新是对原有秩序、传统、规章、价值观的一次破坏和反叛,而现实中的众多殉道者总是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加以维持、保护,把思维固着在一个僵死的圈子里,摆出一付“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架式,抵制、干扰、破坏新生事物的萌芽和发展。因此说,校长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相当复杂、相当困难、又非一人所能完全独立完成的系统工程。在校内,它牵涉到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教学理念的重创,评价、待遇、分配方案的修改,人事制度的调整,校园环境的整治,甚至招生制度、办学思路的变革等等,这一系列行为必然触动一些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导致一些不满情绪的产生。校长要洞察秋毫,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通过座谈、研究、沟通等方式,减少改革中的障碍,以达到改革的目的。在校外,校长的改革也可能短时间内不被上级主管部门和家长认同,由此也会有一些人为的障碍因素。这就需要校长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如通过口头、书面汇报的方式使主管领导了解,并求得支持。通过广告、电视形式,晓之于社区,让更多的社会人士认同。学校的改革,不仅是学校的发展需要,也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着想,更是考虑到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校长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过人的胆识,周密的计划安排,才能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而惟有这种改革与创新才能造就一方名校,成就一名校长,培养一代英才。
三、促进提效放权,和谐干部关系
校长治校,最具体、最直接的行政关系是与副职和中层干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协调好此类关系就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在这里,校长要有民主作风,不专断独裁,不霸道横行,不搞一言堂。尤其是在工作分工上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安排,做到既是独立的板块,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让作风扎实的同志分管学籍,定购资料等一些坐冷板凳的工作;让性格随和的同志分管教职工的思想和有关协调工作;让既内行又能花得开的同志经营总务外场;让细致耐心的同志分管校内的环境、水电等工作。当一切安排妥当后,就让副职根据自己的职责去负责督促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切不可因一个学籍问题,一个计划外生问题,一个学生违纪问题,一件采购线路问题,一处施工进度问题,而撇开副职,插手到底。这种做法,明里是架空了副职,暗里却大大损伤了副职和中层干部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也会弄得中层干部无所适从,不知下次出现此类问题是向分管领导汇报还是直接向校长汇报,校长本人必然卷入日常琐碎事务而不能自拔。由此引起的后果是,干部之间互相推诿、不担责任。校长没有宁静之日,忙忙碌碌,也就谈不上有所思考,有所创新。英国人劳伦斯·米勒告诉我们:“一位最佳领导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属甘心从事于其职守时,领导要有自我约束力量,而不可插手干涉他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思考。”
四、严抓行事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人性的尊严与光荣不在精明而在诚实。校长在治校过程中,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虚假的工作作风来应付日常事务工作。甚至自己还有一定程度的疑心病,认为有人在背后说坏话,有人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等等,于是乎,校长动用权力,指派心腹打探、了解,弄得上下尴尬,人人自危。其实,校长的言行能否做到诚实可信,也不是刻意去追求的高难行为,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凡事以事业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就能摆脱自己的心灵困惑。再者,“坚信别人诚实,是本人正直的一个有力证据。”作为普通员工,他们不会对校长有过多的不诚实言行,甚至背着校长另行一套,只是因为校长在某些方面的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不诚实,造成了职工心理上的压力,他们就需要找机会宣泄罢了,有时是职工之间的谈论,有时是职工与副职诉苦,这里因果关系的次序正确与否是衡量学校能否上下齐心,凝心聚力的关键。
五、具有领导气质,激发教师动力
学校教职工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爱心、愿奉献的群体,他们对于领导的要求很少,对于待遇的祈求很低,他们对于具有领袖风范的校长有着本能的崇敬和爱戴。这就给我们的校长在处理教职工各类问题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校长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教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避免冲突的第一步,其次要让教职工相信,唯有组织的成功,才能达到个人的成功,这就是牺牲小我顾大我。倘若这样还有人反对,那也只是少数,便于处理和沟通。如一所中学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的经费问题、职称比例问题等,而大胆提出三年内创建示范中学的口号。从个人利益看,有的人房子有了,职称有了,就不十分愿意学校挤出经费创建示范,从而影响自己的收入。但绝大部分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拍手成快,这样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教职工就会对总体目标产生“承诺”,并将这种“承诺”变成工作的动力。
结语:
要当好一名校长确非易事。每一名校长在工作实践中都要不断学习管理艺术,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一切”,为师生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所学校,一旦拥有了一批名师、名学生,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所名校,校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位名校长。
关键词:校长管理;艺术
校长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发挥自己一校之魂的巨大而潜在的社会作用,以期达到学校在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洋溢着亲和、宽容、团结、奋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艺术管理氛围。下面,就从校长个人素质的养成进而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入手,简要论述校长的管理艺术。
一、提高理论素养,引领思想转变
一个校长仅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灵是不够的,要想成为教育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科学的理论素质。在实践中形成具有典型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和系统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最好能够成为一种示范体系而在一定范围推广使用。要做到如此,是一件异常困难的,而且有可能终身都做不到,但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就无愧跋涉的人生。像古代教育家孔子,身体力行,创造了博大的教育体系,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励行改革,实行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以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体系,都是每一位校长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一些诸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等教育思想又给我们校长以极为快捷的启示,而更多的中外教育学论著应该是校长的案头必备著作,只有认真研读,深入实践,立足本校,观瞻全局,才能够逐渐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紧跟时代步伐,着力改革创新
作为校长,只有勇于改革,富于创造,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研究表明,人类的改革与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政治上的变革只有在克服了巨大的抵制之后才能实行”(斯宾塞)。因为改革与创新是对原有秩序、传统、规章、价值观的一次破坏和反叛,而现实中的众多殉道者总是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加以维持、保护,把思维固着在一个僵死的圈子里,摆出一付“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架式,抵制、干扰、破坏新生事物的萌芽和发展。因此说,校长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相当复杂、相当困难、又非一人所能完全独立完成的系统工程。在校内,它牵涉到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教学理念的重创,评价、待遇、分配方案的修改,人事制度的调整,校园环境的整治,甚至招生制度、办学思路的变革等等,这一系列行为必然触动一些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导致一些不满情绪的产生。校长要洞察秋毫,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通过座谈、研究、沟通等方式,减少改革中的障碍,以达到改革的目的。在校外,校长的改革也可能短时间内不被上级主管部门和家长认同,由此也会有一些人为的障碍因素。这就需要校长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如通过口头、书面汇报的方式使主管领导了解,并求得支持。通过广告、电视形式,晓之于社区,让更多的社会人士认同。学校的改革,不仅是学校的发展需要,也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着想,更是考虑到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校长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过人的胆识,周密的计划安排,才能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而惟有这种改革与创新才能造就一方名校,成就一名校长,培养一代英才。
三、促进提效放权,和谐干部关系
校长治校,最具体、最直接的行政关系是与副职和中层干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协调好此类关系就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在这里,校长要有民主作风,不专断独裁,不霸道横行,不搞一言堂。尤其是在工作分工上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安排,做到既是独立的板块,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让作风扎实的同志分管学籍,定购资料等一些坐冷板凳的工作;让性格随和的同志分管教职工的思想和有关协调工作;让既内行又能花得开的同志经营总务外场;让细致耐心的同志分管校内的环境、水电等工作。当一切安排妥当后,就让副职根据自己的职责去负责督促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切不可因一个学籍问题,一个计划外生问题,一个学生违纪问题,一件采购线路问题,一处施工进度问题,而撇开副职,插手到底。这种做法,明里是架空了副职,暗里却大大损伤了副职和中层干部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也会弄得中层干部无所适从,不知下次出现此类问题是向分管领导汇报还是直接向校长汇报,校长本人必然卷入日常琐碎事务而不能自拔。由此引起的后果是,干部之间互相推诿、不担责任。校长没有宁静之日,忙忙碌碌,也就谈不上有所思考,有所创新。英国人劳伦斯·米勒告诉我们:“一位最佳领导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属甘心从事于其职守时,领导要有自我约束力量,而不可插手干涉他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思考。”
四、严抓行事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人性的尊严与光荣不在精明而在诚实。校长在治校过程中,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虚假的工作作风来应付日常事务工作。甚至自己还有一定程度的疑心病,认为有人在背后说坏话,有人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等等,于是乎,校长动用权力,指派心腹打探、了解,弄得上下尴尬,人人自危。其实,校长的言行能否做到诚实可信,也不是刻意去追求的高难行为,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凡事以事业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就能摆脱自己的心灵困惑。再者,“坚信别人诚实,是本人正直的一个有力证据。”作为普通员工,他们不会对校长有过多的不诚实言行,甚至背着校长另行一套,只是因为校长在某些方面的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不诚实,造成了职工心理上的压力,他们就需要找机会宣泄罢了,有时是职工之间的谈论,有时是职工与副职诉苦,这里因果关系的次序正确与否是衡量学校能否上下齐心,凝心聚力的关键。
五、具有领导气质,激发教师动力
学校教职工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爱心、愿奉献的群体,他们对于领导的要求很少,对于待遇的祈求很低,他们对于具有领袖风范的校长有着本能的崇敬和爱戴。这就给我们的校长在处理教职工各类问题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校长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教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避免冲突的第一步,其次要让教职工相信,唯有组织的成功,才能达到个人的成功,这就是牺牲小我顾大我。倘若这样还有人反对,那也只是少数,便于处理和沟通。如一所中学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的经费问题、职称比例问题等,而大胆提出三年内创建示范中学的口号。从个人利益看,有的人房子有了,职称有了,就不十分愿意学校挤出经费创建示范,从而影响自己的收入。但绝大部分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拍手成快,这样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教职工就会对总体目标产生“承诺”,并将这种“承诺”变成工作的动力。
结语:
要当好一名校长确非易事。每一名校长在工作实践中都要不断学习管理艺术,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一切”,为师生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所学校,一旦拥有了一批名师、名学生,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所名校,校长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位名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