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文本寓文化,文论引坦途——以意境说在王维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作者】 余舒佳
【机构】 广州市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21世纪“广州语文”二十问中有这样一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本文阐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指出现今语文课堂教育的弊端,反思教师自身教学行为,据此提出文化蕴藏在文本中,要以文艺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师生共同细读文本来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这一观点,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以“意境说”在王维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例阐明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 意境说
要回答“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何为传统文化。王力先生是如是解读的: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及什物。①这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柴米油盐,饮食男女。文学作品本就为表达人的思想而存在的,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某个民族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观念痕迹。
再者,语文课程主要是语言的教学。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②语言教学背后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化因素的挖掘。③因此,深挖文本,找出文字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极其有趣、顺理成章的过程,我认为大可不必将“传统文化”教学郑重其事地单列出来,只要顺着“文本—情感—根源”这一顺序去学习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被考点、知识点牵着鼻子走,被所谓的优秀教案、现成PPT束缚着、迷惑着,违背了“文本—思想—根源”这一认知习惯,脱离文本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味,高呼把国学文化带进课堂的时候,应该首先反思一下我们教师本身,是否能够做到细读文本,是否就因我们自己为了应付考试,偷懒省事,将文本置之不管,让语文淹没在其他的学科当中,“泯然众人矣”。
问题又来了,如何细读?我认为,文艺理论是打通文本与文化的捷径。一线教师不可能做到如研究学者那般专业,自然需要借助前人的经验。我们不一定要向学生阐明抽象的文论,但教师在接触文本之前,应该有一定的文论知识储备,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到能够向文化方向拓展的点,或者说,想要真正理解一个作品,本身就需要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读懂没有,读懂多少,自己心中要有数,读懂的不一定都要讲,这取决于学生的情况,但绝不能闭口不谈,否则,品读作品就变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了。
以下以讲授王维古诗文作品为例,谈谈我如何以“意境说”为指导,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体味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
王维的作品独树一帜,从高一下学期必修三课本的《山居秋暝》开始,高中学生会与他的代表作《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观猎》以及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等打交道。高中教师经常引用苏轼的观点来概括王维作品的特点,那就是“诗中有画”,也经常会把王维作品的艺术境界概括为一个“空”字,并依此延伸到对王维与佛教的关系的简单介绍。
可现实是,很多学生对王维的印象,也就仅仅停留在“诗中有画”以及“佛教”、“空灵”,至于什么是“诗中有画”,什么样的境界才叫做“空”,学生们几乎是没什么概念,很多高中教师在授课时,也多多少少回避谈何谓“空”,究其原因,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时,并未能够带领学生挖掘王维作品中蕴含的意境。
旧题王昌龄《诗格》和皎然的《诗式》,提出了诗歌的“境”、“意境”、“物境”、“情境”这些术语。《诗格》把“境”分为三种:“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物境”多出现于山水诗中,客观成分多;“情境”即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之境;“意境”是“情境”上升到了哲理意味的境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④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在指导学生鉴赏其诗作时,我根据以上提到的三种“境”,带领学生逐层深入解读。
1.物境
按照《诗格》中 “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象,故得形似”的观点,要领略王维作品中的物境,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等,以便能够以王维之心,处王维当时所处之境,所谓身临其境是也。
王维“以他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⑤。比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描绘了辋川冬春两季的景色,学生要透过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一定的联想,将分布各处的景物有机组合,构建一幅冬夜图,一幅春朝图:玄灞、清月、辋水、寒山、远火、犬吠声、夜舂声、疏钟声等形成的静谧、清冷冬夜镜像以及草木、轻鯈、白鸥青皋、朝雊等构成的生机勃发、明丽欢快的春日早晨。
而王维的“诗中有画”,更多的是对他营造物境能力的一种高度评价,即他能够运用绘画中的构图技巧以及色彩搭配,帮助读者以最自然和最简单的方式,在脑海中构建出物境。细读之下你会发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描写的两幅图画,每一句无不体现上下、远近、动静、虚实等构图技巧,如果脑海是一张白纸,随着文句的深入,上下纵深的定点就已呈现,辋川作为背景与诗人自己以及童仆的静思形象也已主次分明,再配以若有若无的钟声,画面被勾勒得跃然纸上。紧接着是上色,王维作为一个画家,对色彩的把握已到登峰造极之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绘画,对颜色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宋代画家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对四季的色彩美作过精辟的论述:水色为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为春晃、夏苍、秋净、冬黯。《山》文中,巧妙运用“玄”写出辋水深绿发黑的特点,并配以清月的皎洁,“辋水沦涟”所泛出的水光,以及“远火”的“明灭”,以黑白的颜色对比以及明暗的变幻,烘托出冬日夜晚辋水的“黯”。
我想,教师不是仅仅把“诗中有画”作为结论告知学生,而是在品读文本时,能够读出辋川水色为玄的玄机,把“诗中有画”作为一把钥匙,帮助学生在自己脑海中呈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带领学生去领略王维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物境,领略中国古典绘画的色彩美。
2.情境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有这样的看法: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⑥。仅仅鉴赏了景物所营造出的环境氛围特点,并未算真正品读好意境。
按照《诗格》中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的观点,领略诗文情境的关键在于 “张意”和“驰思”,所谓“张意”,是对文本字面意思的情感延伸,作为读者,不能仅仅身临其境,更应身受其情,而所谓“驰思”,则更为形象,即思绪从画面出发,如骏马飞腾,沿着作者文字的提示,寻找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学生们要懂得在还原物境的基础上,从脑海中的画面和场景出发,还原王维在诗中的情感形象。王维的《观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不仅写出打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同时“疾” “轻”二字,意味着猎物很快被发现,猎骑迅速追踪而至,字里行间充满对将军英武姿态和不凡身手的赞美,着此二字境界全出。又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体现的是对挚友的体贴与关心,“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以及“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则流露出裴迪在王维心目中不仅是挚友,同时也是志趣相投的知音,辋川的美景也只有与裴迪共同欣赏方能进行,也只有裴迪能够读懂这山中的深趣,这是对他们二人之间心灵相通的一种印证,也是对裴迪的高度评价。同时,我也想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很推崇“知己”一说,伯牙与钟子期就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而唐代就有了王维与裴迪这对莫逆之交, “破琴绝弦”的传奇历代都在上演,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情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情,其实就是“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也就是王国维所认为的“有我之境”。⑦情是主观色彩很浓厚的概念,学生品读王维作品时,要懂得思考,他为什么要选取某一景物入画,为什么要写景物的某一个状态而非他,这些都能帮助学生他们溯源,领略诗中情感。同样写秋天的景色,杜甫的《登高》展示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颓败萧瑟,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闲适,两个人选择了不同角度去写秋,展现的是不同的心境,杜甫一生经历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历史巨变,加上自身年迈多病,登高看到的是如“落木”般满目疮痍的国土与颠沛流离的晚景,而王维生于大唐蒸蒸日上之际,一生又笃信佛学,经多年的参禅静坐,心境平静,他的眼睛看到的是宁静又不失生机的秋天,世俗而又不庸俗的乡间生活。所谓“取境”即是“造境”,指完整的诗境的创造中,诗人主体情思对客观物象的熔铸改造作用,经过改造而进入意境中的景物形象,已和主体情思交融在一起,不可分离了。⑧因此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作者笔下,会创造出不一样的情境。通过对“境”的鉴赏,我想让学生明白,“造境”可能是中国诗歌的独创,西方诗歌热情奔放,表达感情非常直白,中国诗歌则因有“境”,将情感含蓄表达出来,两个带有相同主观情感的个体,因这一“境”而相遇,这只属于作者与读者心灵的伊甸园,历来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3.意境
在皎然看来,意境就是意与境遇、情与景会、心物交融。“意境”是“情境”上升到了哲理意味的境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涉猎哲理的范畴,其实中国虽无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但哲学的思想就埋藏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就如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天河,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要让高中语文课堂蕴含文化的韵味,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字中的意境是非常关键的。
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提到,“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一轮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⑨叶燮关于意境的理论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在于含蓄凝练,五言绝句,20字便可蕴含哲理,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曾提到“论诗如论禅”,写诗赏诗的关键“惟在妙悟”⑩,因此,要想领略诗最美妙的部分,就必须参透文字背后的玄机,诗歌除了物与情意外,更会有诗人对某一命题的思考,或者是自身立身处世的态度,又或者是对儒道佛的觉悟,这也是中国文人“诗以言志”追求的体现。
王维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其作品中的禅意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并不是他有意要作诗以汇报自己对佛学的理解,而是禅机就藏在文字中。《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禅,但禅理却无处不在,比如文中提到“与山僧饭讫而去”,而后又“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可见在他看来,山中的乐趣并不是为了与人欢聚畅谈,而是在如同木鱼般节奏的钟声下入定,寻求内心的真正宁静。
王维的很多诗中都有“空”字,能参透这个“空”,诗歌的意境就出来了。比如《山居秋暝》,第一联“空山新雨后”,明明山间充满了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为何是空山呢?首先,山中是无论人与景,都展现了最本源纯真生命体的生生不息,无沾染尘世的庸俗,是干净的,故为之空;其次,空是放下成见、偏见,放下执著,当然对于王维来说,就是放下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案牍劳形,这也是王维喜欢寄情山水的原因,在纯净的山水间,人的精神得以升华,心灵获得自由、宁静、平和;最后,佛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诗人能够遇到洗衣归来的浣纱女,能够遇到即将外出的渔民,是一种缘分,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随意”透露的更是一种缘分,王维晚年过的是亦僧亦俗的生活,他既不拒朝堂之事,也不深陷其中,无论赏景交友,又或是为人处世,是走或留,遵循的都是一个缘字。全诗没有一个“空”字,也并不代表这首诗就没有意境。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描写山中红色的芙蓉花,在无人欣赏中默默凋谢了,寓色即空之禅理。
综上,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在探究作者为何有如斯情感的时候,学生的阅历和阅读水平都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这一过程,即便现代语文教学也讲求自主探究多元互动,但无可否认,这需要有一个引领者。如上文,教师若以中国古代关于意境的相关理论来引导学生鉴赏王维的作品,能够在理解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把握诗人内在的情感,探究文字背后的文化,达到文学鉴赏的目的,同时,通过鉴赏意境,获得理趣,获得人生感悟和启迪的同时,提高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年5月版
② 《语言论》【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③ 《文化语言学教程》苏新春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4 P2
④ 吴晟《文学理论与批评》讲义
⑤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⑥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5页
⑦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页
⑧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⑨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⑩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1]本文为荔湾区“十二五”规划类课题《基于新高考改革发展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文化教学研究——高中课堂国学教育的有效方式》(课题号:YB2014-18)的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 意境说
要回答“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何为传统文化。王力先生是如是解读的: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及什物。①这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柴米油盐,饮食男女。文学作品本就为表达人的思想而存在的,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某个民族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观念痕迹。
再者,语文课程主要是语言的教学。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②语言教学背后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化因素的挖掘。③因此,深挖文本,找出文字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极其有趣、顺理成章的过程,我认为大可不必将“传统文化”教学郑重其事地单列出来,只要顺着“文本—情感—根源”这一顺序去学习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被考点、知识点牵着鼻子走,被所谓的优秀教案、现成PPT束缚着、迷惑着,违背了“文本—思想—根源”这一认知习惯,脱离文本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没有语文味,高呼把国学文化带进课堂的时候,应该首先反思一下我们教师本身,是否能够做到细读文本,是否就因我们自己为了应付考试,偷懒省事,将文本置之不管,让语文淹没在其他的学科当中,“泯然众人矣”。
问题又来了,如何细读?我认为,文艺理论是打通文本与文化的捷径。一线教师不可能做到如研究学者那般专业,自然需要借助前人的经验。我们不一定要向学生阐明抽象的文论,但教师在接触文本之前,应该有一定的文论知识储备,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到能够向文化方向拓展的点,或者说,想要真正理解一个作品,本身就需要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读懂没有,读懂多少,自己心中要有数,读懂的不一定都要讲,这取决于学生的情况,但绝不能闭口不谈,否则,品读作品就变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了。
以下以讲授王维古诗文作品为例,谈谈我如何以“意境说”为指导,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体味感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
王维的作品独树一帜,从高一下学期必修三课本的《山居秋暝》开始,高中学生会与他的代表作《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观猎》以及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等打交道。高中教师经常引用苏轼的观点来概括王维作品的特点,那就是“诗中有画”,也经常会把王维作品的艺术境界概括为一个“空”字,并依此延伸到对王维与佛教的关系的简单介绍。
可现实是,很多学生对王维的印象,也就仅仅停留在“诗中有画”以及“佛教”、“空灵”,至于什么是“诗中有画”,什么样的境界才叫做“空”,学生们几乎是没什么概念,很多高中教师在授课时,也多多少少回避谈何谓“空”,究其原因,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时,并未能够带领学生挖掘王维作品中蕴含的意境。
旧题王昌龄《诗格》和皎然的《诗式》,提出了诗歌的“境”、“意境”、“物境”、“情境”这些术语。《诗格》把“境”分为三种:“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物境”多出现于山水诗中,客观成分多;“情境”即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之境;“意境”是“情境”上升到了哲理意味的境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④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在指导学生鉴赏其诗作时,我根据以上提到的三种“境”,带领学生逐层深入解读。
1.物境
按照《诗格》中 “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镜象,故得形似”的观点,要领略王维作品中的物境,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等,以便能够以王维之心,处王维当时所处之境,所谓身临其境是也。
王维“以他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⑤。比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描绘了辋川冬春两季的景色,学生要透过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一定的联想,将分布各处的景物有机组合,构建一幅冬夜图,一幅春朝图:玄灞、清月、辋水、寒山、远火、犬吠声、夜舂声、疏钟声等形成的静谧、清冷冬夜镜像以及草木、轻鯈、白鸥青皋、朝雊等构成的生机勃发、明丽欢快的春日早晨。
而王维的“诗中有画”,更多的是对他营造物境能力的一种高度评价,即他能够运用绘画中的构图技巧以及色彩搭配,帮助读者以最自然和最简单的方式,在脑海中构建出物境。细读之下你会发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描写的两幅图画,每一句无不体现上下、远近、动静、虚实等构图技巧,如果脑海是一张白纸,随着文句的深入,上下纵深的定点就已呈现,辋川作为背景与诗人自己以及童仆的静思形象也已主次分明,再配以若有若无的钟声,画面被勾勒得跃然纸上。紧接着是上色,王维作为一个画家,对色彩的把握已到登峰造极之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绘画,对颜色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宋代画家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对四季的色彩美作过精辟的论述:水色为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为春晃、夏苍、秋净、冬黯。《山》文中,巧妙运用“玄”写出辋水深绿发黑的特点,并配以清月的皎洁,“辋水沦涟”所泛出的水光,以及“远火”的“明灭”,以黑白的颜色对比以及明暗的变幻,烘托出冬日夜晚辋水的“黯”。
我想,教师不是仅仅把“诗中有画”作为结论告知学生,而是在品读文本时,能够读出辋川水色为玄的玄机,把“诗中有画”作为一把钥匙,帮助学生在自己脑海中呈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带领学生去领略王维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物境,领略中国古典绘画的色彩美。
2.情境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有这样的看法: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⑥。仅仅鉴赏了景物所营造出的环境氛围特点,并未算真正品读好意境。
按照《诗格》中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的观点,领略诗文情境的关键在于 “张意”和“驰思”,所谓“张意”,是对文本字面意思的情感延伸,作为读者,不能仅仅身临其境,更应身受其情,而所谓“驰思”,则更为形象,即思绪从画面出发,如骏马飞腾,沿着作者文字的提示,寻找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学生们要懂得在还原物境的基础上,从脑海中的画面和场景出发,还原王维在诗中的情感形象。王维的《观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不仅写出打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同时“疾” “轻”二字,意味着猎物很快被发现,猎骑迅速追踪而至,字里行间充满对将军英武姿态和不凡身手的赞美,着此二字境界全出。又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体现的是对挚友的体贴与关心,“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以及“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则流露出裴迪在王维心目中不仅是挚友,同时也是志趣相投的知音,辋川的美景也只有与裴迪共同欣赏方能进行,也只有裴迪能够读懂这山中的深趣,这是对他们二人之间心灵相通的一种印证,也是对裴迪的高度评价。同时,我也想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很推崇“知己”一说,伯牙与钟子期就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而唐代就有了王维与裴迪这对莫逆之交, “破琴绝弦”的传奇历代都在上演,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情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情,其实就是“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也就是王国维所认为的“有我之境”。⑦情是主观色彩很浓厚的概念,学生品读王维作品时,要懂得思考,他为什么要选取某一景物入画,为什么要写景物的某一个状态而非他,这些都能帮助学生他们溯源,领略诗中情感。同样写秋天的景色,杜甫的《登高》展示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颓败萧瑟,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闲适,两个人选择了不同角度去写秋,展现的是不同的心境,杜甫一生经历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历史巨变,加上自身年迈多病,登高看到的是如“落木”般满目疮痍的国土与颠沛流离的晚景,而王维生于大唐蒸蒸日上之际,一生又笃信佛学,经多年的参禅静坐,心境平静,他的眼睛看到的是宁静又不失生机的秋天,世俗而又不庸俗的乡间生活。所谓“取境”即是“造境”,指完整的诗境的创造中,诗人主体情思对客观物象的熔铸改造作用,经过改造而进入意境中的景物形象,已和主体情思交融在一起,不可分离了。⑧因此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作者笔下,会创造出不一样的情境。通过对“境”的鉴赏,我想让学生明白,“造境”可能是中国诗歌的独创,西方诗歌热情奔放,表达感情非常直白,中国诗歌则因有“境”,将情感含蓄表达出来,两个带有相同主观情感的个体,因这一“境”而相遇,这只属于作者与读者心灵的伊甸园,历来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3.意境
在皎然看来,意境就是意与境遇、情与景会、心物交融。“意境”是“情境”上升到了哲理意味的境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涉猎哲理的范畴,其实中国虽无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但哲学的思想就埋藏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就如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天河,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要让高中语文课堂蕴含文化的韵味,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字中的意境是非常关键的。
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提到,“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一轮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⑨叶燮关于意境的理论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在于含蓄凝练,五言绝句,20字便可蕴含哲理,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曾提到“论诗如论禅”,写诗赏诗的关键“惟在妙悟”⑩,因此,要想领略诗最美妙的部分,就必须参透文字背后的玄机,诗歌除了物与情意外,更会有诗人对某一命题的思考,或者是自身立身处世的态度,又或者是对儒道佛的觉悟,这也是中国文人“诗以言志”追求的体现。
王维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其作品中的禅意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并不是他有意要作诗以汇报自己对佛学的理解,而是禅机就藏在文字中。《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禅,但禅理却无处不在,比如文中提到“与山僧饭讫而去”,而后又“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可见在他看来,山中的乐趣并不是为了与人欢聚畅谈,而是在如同木鱼般节奏的钟声下入定,寻求内心的真正宁静。
王维的很多诗中都有“空”字,能参透这个“空”,诗歌的意境就出来了。比如《山居秋暝》,第一联“空山新雨后”,明明山间充满了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为何是空山呢?首先,山中是无论人与景,都展现了最本源纯真生命体的生生不息,无沾染尘世的庸俗,是干净的,故为之空;其次,空是放下成见、偏见,放下执著,当然对于王维来说,就是放下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案牍劳形,这也是王维喜欢寄情山水的原因,在纯净的山水间,人的精神得以升华,心灵获得自由、宁静、平和;最后,佛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诗人能够遇到洗衣归来的浣纱女,能够遇到即将外出的渔民,是一种缘分,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随意”透露的更是一种缘分,王维晚年过的是亦僧亦俗的生活,他既不拒朝堂之事,也不深陷其中,无论赏景交友,又或是为人处世,是走或留,遵循的都是一个缘字。全诗没有一个“空”字,也并不代表这首诗就没有意境。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描写山中红色的芙蓉花,在无人欣赏中默默凋谢了,寓色即空之禅理。
综上,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在探究作者为何有如斯情感的时候,学生的阅历和阅读水平都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这一过程,即便现代语文教学也讲求自主探究多元互动,但无可否认,这需要有一个引领者。如上文,教师若以中国古代关于意境的相关理论来引导学生鉴赏王维的作品,能够在理解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把握诗人内在的情感,探究文字背后的文化,达到文学鉴赏的目的,同时,通过鉴赏意境,获得理趣,获得人生感悟和启迪的同时,提高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年5月版
② 《语言论》【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③ 《文化语言学教程》苏新春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4 P2
④ 吴晟《文学理论与批评》讲义
⑤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⑥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5页
⑦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页
⑧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⑨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⑩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1]本文为荔湾区“十二五”规划类课题《基于新高考改革发展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文化教学研究——高中课堂国学教育的有效方式》(课题号:YB2014-18)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