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小学音乐课即兴创作教学的几点看法
【作者】 孙 敏
【机构】 于庄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是一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如果能够适当的渗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宽了知识视野,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学习。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对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进行了探索。即兴创作一般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是事先不必作酝酿及准备的临时创作。即兴创作经常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作几点思考论述:
一、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在音乐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特点。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发展迅速。在实践中发现,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在音乐课中进行即兴创作活动,既保持了兴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个时期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凭感觉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觉记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我认为:根据低段学生的这一些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通常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作一些浅显的音乐即兴创作。
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由于儿童身心迅速发展,同时运动觉、听觉增强、节奏表现、旋律表现更加丰富,他们视觉的发展逐渐优于听觉,有助于识谱能力的提高,他们手指功能发达,促进学习乐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协调性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合唱、合奏开展,根据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教师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提高要求,在音乐课上设计一些即兴创作活动。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继续增长、运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继续增强。这一时期是音乐情感得到进一步陶治和发展时期。他们对音乐音色变化,音色组合产生的音响效果、丰富的和声变化和表演变化都感兴趣,能感受到旋律的反复、变化、对照和乐曲的整体结构,逐渐表现出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曲爱好。
即兴创作一定要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审美、特征出发,尽量减低创作的难度。活动的设计如果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他们在参与即兴创作时,就会体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而且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相反,如果学生感到即兴创作的内容很难做到或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面向全体、注重个性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与此同时,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例如设计一个表现四分休止符的动作,有的孩子用拍腿表示,有的孩子用握拳表示,也有的孩子喜欢用插腰表示等等,我们都应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个性表演。我想,即兴创作这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一定能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很大的舞台空间。
三、正确评价、增强自信
音乐课的创造教学于,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由于即兴性活动事先没有准备酝酿、排练、设计,没有时间反复推敲、修改,创造的结果显得粗糙、稚嫩,不成熟是难免的。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即兴创作活动质量的依据。否则,将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必然带来了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无疑也提醒了我们,评价学生,应该关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能力发展。教师作为合作伙伴要与学生共同体验他们创作成功的喜悦,并对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不但使学生对音乐创造活动更感兴趣,而且也极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音乐学习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音乐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教师应因材施教,运用练习法、创造法、律动法等教学方法,加强激趣引思,启发学生想象,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的目的。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对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进行了探索。即兴创作一般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是事先不必作酝酿及准备的临时创作。即兴创作经常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作几点思考论述:
一、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在音乐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特点。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发展迅速。在实践中发现,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在音乐课中进行即兴创作活动,既保持了兴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个时期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凭感觉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觉记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我认为:根据低段学生的这一些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通常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作一些浅显的音乐即兴创作。
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由于儿童身心迅速发展,同时运动觉、听觉增强、节奏表现、旋律表现更加丰富,他们视觉的发展逐渐优于听觉,有助于识谱能力的提高,他们手指功能发达,促进学习乐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协调性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合唱、合奏开展,根据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教师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提高要求,在音乐课上设计一些即兴创作活动。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继续增长、运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继续增强。这一时期是音乐情感得到进一步陶治和发展时期。他们对音乐音色变化,音色组合产生的音响效果、丰富的和声变化和表演变化都感兴趣,能感受到旋律的反复、变化、对照和乐曲的整体结构,逐渐表现出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曲爱好。
即兴创作一定要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审美、特征出发,尽量减低创作的难度。活动的设计如果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他们在参与即兴创作时,就会体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而且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相反,如果学生感到即兴创作的内容很难做到或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面向全体、注重个性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与此同时,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例如设计一个表现四分休止符的动作,有的孩子用拍腿表示,有的孩子用握拳表示,也有的孩子喜欢用插腰表示等等,我们都应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个性表演。我想,即兴创作这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一定能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很大的舞台空间。
三、正确评价、增强自信
音乐课的创造教学于,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由于即兴性活动事先没有准备酝酿、排练、设计,没有时间反复推敲、修改,创造的结果显得粗糙、稚嫩,不成熟是难免的。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即兴创作活动质量的依据。否则,将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必然带来了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无疑也提醒了我们,评价学生,应该关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能力发展。教师作为合作伙伴要与学生共同体验他们创作成功的喜悦,并对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不但使学生对音乐创造活动更感兴趣,而且也极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音乐学习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音乐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教师应因材施教,运用练习法、创造法、律动法等教学方法,加强激趣引思,启发学生想象,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