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生眼中的亲社会行为
【作者】 李庆功 江 楠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研究以202名小学2、5年级的学生为被试。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小学儿童眼中的亲社会行为具体包括哪些。研究结果显示:(1)在小学生眼中的亲社会行为,除了先前研究所关注的助人、分享和安慰等行为外,关系纳入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2年级比5年级报告了更多比例的关系纳入行为,而报告助人、分享和安慰等行为的比例比5年级低。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关系纳入行为 小学生 社会化
1. 前言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被不断地深入研究。其中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其研究重点。而发展必定涉及儿童,儿童的变化快,行为有很高的可塑性。所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与教育相结合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好了儿童,就等于为她们甚至于社会的未来打好了稳健的基础。
为了研究亲社会行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以往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狭义的定义,只是注重行为的动机。如“亲社会行为是指试图帮助其他个人或某个团体,使他们收益,但是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不期待任何外来的奖励,并且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自我牺牲,承担一定的风险。”(Paul Mussen ,1977)[1]。此类将亲社会行为定义成纯粹的利他行为,对于涉及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所企图为动机的行为不做考虑。二是广义的定义,注重的是行为的结果,即从行为的结果出发,只关注亲社会这一行为的结果,不注重其动机。如“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亲社会是指有利于他人的自愿的、有意的行为。”(Eisenberg & Miller,1987;Ranker-Yarrow & Zahn-Waxler,1986)[3]。此类行为既包括了自愿帮助他人,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取对亲社会行为的广义界定。
虽然研究者多采纳亲社会行为的广义界定,但在实际研究中却集中在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和安慰行为等少数几类行为上。在本文中把这些行为类型称之为传统亲社会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研究者眼中的亲社会行为。那么研究者眼中的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眼中的亲社会行为有差异吗?近期的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研究亲社会行为应该以儿童为中心,着眼于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交往[4]。因此要去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就必需去了解儿童眼里的亲社会行为到底是什么。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在他们眼中,亲社会行为具体包括哪些行为类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海宁市中心小学2年级和5年级一共202人为被试,其中2年级99名(男生51名,女生48名),5年级103名(男生57名,女生46名)。
2.2 研究工具
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原型法来设计问卷。由于研究者和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和构成是有差距的,此次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儿童眼中的亲社会行为。我们认为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知觉是非结构性的,以典型形象存在的。原型法曾成功地帮助解决复杂的心理学构成,如社会能力[4]、孤独[5] [6]。用原型法,使被试在典型人物身上找引发的行为,使得目标更明确,指出的行为更具体。
在问卷中我们首先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定义,告诉被试亲社会行为是指“所有能够有益于他人的行为”。然后让被试选出自己交往的同伴中,谁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最多。最后是尽量多地描述这位同伴身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亲社会行为。
2.3 测评程序
问卷材料以班级集体的方式进行,主试在发下试卷后让被试先填好基本信息。然后听主试念完指导语和问题,在被试理解的基础上开始做答。整个过程主试都在场,对于定义的解释严格规定,避免暗示。对“有益于他人”只解释为:对他人有好处。对于写不出的汉字可以用拼音。整个施测过程约20分钟。
3 研究结果
202名被试一共报告了762条具体的亲社会行为。首先,我们把762条归纳为30种具体的行为类型。表1列出其中频次居前十的10类行为。其中“助人行为”频次最高,一共有365次,占总数的47.9%。第二位是“相伴活动”,126次,占总数的16.5%。除此之外,其他28种行为占总数的百分比都小于10%。另外传统亲社会类型中的安慰行为的频次为18,百分比为2.4%;分享行为的频次为13,百分比为1.7%;合作行为则无人提及。
其次,根据李丹等研究者的归类标准,我们把相伴活动、对人友好、和他人聊天/交谈(打电话)、开玩笑、邀请他人一起玩、以及与他人共进退等行为归类为“关系纳入”行为[7]。关系纳入行为是指发起和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纳他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行为。把帮助他人、借东西、捐献物体、分享和安慰等行为归类为“传统亲社会行为”。结果发现“关系纳入”频次为311,百分比为40.8%。“传统亲社会行为”频次为396,百分比为52.0%。由此可见,小学生眼中的亲社会行除了研究者所关注的传统亲社会行为之外,还有近一半的是与关系纳入有关的行为。表明关系纳入行为在儿童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亲社会行为不能够忽视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Mussen ,P. &Eisenberg - Berg ,N ,Root of carrying , sharing ,and helping. W. H. San Francisco ,1977 .
[2]白利刚.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心理学动态, 1997(1): 47-52
[3] Eisenberg & Miller,P .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e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 Eisenberg, N.,& Fabes, R.. Prosocial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Psychology, Vol.Ⅲ.1998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关系纳入行为 小学生 社会化
1. 前言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被不断地深入研究。其中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其研究重点。而发展必定涉及儿童,儿童的变化快,行为有很高的可塑性。所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与教育相结合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好了儿童,就等于为她们甚至于社会的未来打好了稳健的基础。
为了研究亲社会行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以往研究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狭义的定义,只是注重行为的动机。如“亲社会行为是指试图帮助其他个人或某个团体,使他们收益,但是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不期待任何外来的奖励,并且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自我牺牲,承担一定的风险。”(Paul Mussen ,1977)[1]。此类将亲社会行为定义成纯粹的利他行为,对于涉及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所企图为动机的行为不做考虑。二是广义的定义,注重的是行为的结果,即从行为的结果出发,只关注亲社会这一行为的结果,不注重其动机。如“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亲社会是指有利于他人的自愿的、有意的行为。”(Eisenberg & Miller,1987;Ranker-Yarrow & Zahn-Waxler,1986)[3]。此类行为既包括了自愿帮助他人,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取对亲社会行为的广义界定。
虽然研究者多采纳亲社会行为的广义界定,但在实际研究中却集中在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和安慰行为等少数几类行为上。在本文中把这些行为类型称之为传统亲社会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研究者眼中的亲社会行为。那么研究者眼中的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眼中的亲社会行为有差异吗?近期的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研究亲社会行为应该以儿童为中心,着眼于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交往[4]。因此要去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就必需去了解儿童眼里的亲社会行为到底是什么。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在他们眼中,亲社会行为具体包括哪些行为类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选取海宁市中心小学2年级和5年级一共202人为被试,其中2年级99名(男生51名,女生48名),5年级103名(男生57名,女生46名)。
2.2 研究工具
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采用原型法来设计问卷。由于研究者和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和构成是有差距的,此次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儿童眼中的亲社会行为。我们认为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知觉是非结构性的,以典型形象存在的。原型法曾成功地帮助解决复杂的心理学构成,如社会能力[4]、孤独[5] [6]。用原型法,使被试在典型人物身上找引发的行为,使得目标更明确,指出的行为更具体。
在问卷中我们首先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定义,告诉被试亲社会行为是指“所有能够有益于他人的行为”。然后让被试选出自己交往的同伴中,谁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最多。最后是尽量多地描述这位同伴身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的亲社会行为。
2.3 测评程序
问卷材料以班级集体的方式进行,主试在发下试卷后让被试先填好基本信息。然后听主试念完指导语和问题,在被试理解的基础上开始做答。整个过程主试都在场,对于定义的解释严格规定,避免暗示。对“有益于他人”只解释为:对他人有好处。对于写不出的汉字可以用拼音。整个施测过程约20分钟。
3 研究结果
202名被试一共报告了762条具体的亲社会行为。首先,我们把762条归纳为30种具体的行为类型。表1列出其中频次居前十的10类行为。其中“助人行为”频次最高,一共有365次,占总数的47.9%。第二位是“相伴活动”,126次,占总数的16.5%。除此之外,其他28种行为占总数的百分比都小于10%。另外传统亲社会类型中的安慰行为的频次为18,百分比为2.4%;分享行为的频次为13,百分比为1.7%;合作行为则无人提及。
其次,根据李丹等研究者的归类标准,我们把相伴活动、对人友好、和他人聊天/交谈(打电话)、开玩笑、邀请他人一起玩、以及与他人共进退等行为归类为“关系纳入”行为[7]。关系纳入行为是指发起和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纳他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行为。把帮助他人、借东西、捐献物体、分享和安慰等行为归类为“传统亲社会行为”。结果发现“关系纳入”频次为311,百分比为40.8%。“传统亲社会行为”频次为396,百分比为52.0%。由此可见,小学生眼中的亲社会行除了研究者所关注的传统亲社会行为之外,还有近一半的是与关系纳入有关的行为。表明关系纳入行为在儿童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亲社会行为不能够忽视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Mussen ,P. &Eisenberg - Berg ,N ,Root of carrying , sharing ,and helping. W. H. San Francisco ,1977 .
[2]白利刚.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心理学动态, 1997(1): 47-52
[3] Eisenberg & Miller,P .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e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 Eisenberg, N.,& Fabes, R.. Prosocial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Psychology, Vol.Ⅲ.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