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教学技巧

【作者】 杨乐廷

【机构】 博兴县湖滨镇寨郝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品德课教学时,常常有老师抱怨低年级品德课难教,学生特别难管理。上课时不是这个学生叫,就是那个学生闹,你去安抚这个时那边又闹起来了,整节课上完了也安静不了几分钟,这成了低年级品德课的通病,一说起上低年级品德课老师们就烦心。
  其实,我倒不认为低年级品德课有那么难教,关键是没找到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兴趣的话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认真听讲,就要拿住学生的心------设计的课堂内容要使学生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引导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还要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这就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养成生活好习惯》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出示牙齿模型,请同学上台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对其正确的刷牙方法给予充分的表扬,错误的方法及时纠正。同时让学生朗诵儿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收集生活素材,调动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兴趣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布置,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要让学生在教室里有一种亲切感,新鲜感,这就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平时生活中多搜集一些适合儿童感兴趣的德育图片、画报、漫画等张贴在教室里,可定时更换,给学生以新鲜感。这样不但使我们的教室童趣化,同时又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敢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画、去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
  “道德离不开生活”。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多搜集一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展示自我,比如让学生利用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搜到的材料来与大家分享,如故事、谜语、诗词、歌曲、舞蹈、新闻等。这样使学生倍感亲切,也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摆摆家乡的物产》一课时,提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家乡的特产,如各种粮食、谷物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收集的材料充分发挥展示自我。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品德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教师根据课本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画面再现、生活显示、音乐渲染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如在讲授《爱护环境保健康》一课时,课前我先在教室的不同地方扔了一些果皮、碎纸屑,在窗户玻璃上涂上一些墨水,并把图书角内的图书弄乱。这样在讲课时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那些东西与我们的环境不协调。有的学生找出了地面上有碎纸屑与我们整洁的教室不协调,有的同学说他发现地面上有果皮与我们整洁的教室不协调,还有学生发现了窗户玻璃上涂有墨水与我们的环境不协调,也有学生发现图书角内的图书摆放不整齐。对于学生的发现我都及时给予了表扬,及时引导应该怎样去保护我们的环境,并让学生去做,有的学生拾纸屑,有的捡果皮,有的擦玻璃,还有整理图书角内图书的。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明白了只有人人爱护环境,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四、角色扮演 ,让学生在情景中表现自我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如在上《我来想办法》一课时,我在课堂上设计某一位同学生病了而耽误了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学生们积极想办法想办法、出主意。有的帮助他辅导新学习的课程内容;有的帮助他辅导作业;有的帮他纠正英语口语发音。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再现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之情,收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发扬民主,激发学生自由讨论的兴趣
  这种方法是讲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在讲授《我健康我快乐》 一课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民主,自由讨论,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有哪些好的习惯和不良的习惯。与同学交流自己做的好的健康习惯,相互学习。也向大家讲一讲自己不良的习惯,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让学生自己介绍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好方法有哪些,今后自己打算怎样去做,怎样向其他同学学习等自由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消化课堂内容的方法有多种,只要我们教师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