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作者】 张 婧
【机构】 苍溪县状元桥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是思想的启蒙阶段,应使小学生养成好的思考习惯,着力培养其思辨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其思辨能力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能力;培养策略;发展探析
小学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除了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外,也要促进学生思辨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说思结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他们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与探究,他们的思辨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留心对学生的观察,多给学生讲解一下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能从阅读转向口语训练,从而在说思结合中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发展。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教师就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讲述这一故事,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农夫这样的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思考与探究中发展自身的理性思维与思辨能力。
二、设置疑问来促进学生的批判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与质疑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思辨活动中,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合理设疑,以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深入探究与思考,从而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来为学生找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
三、引导学生品味、辨析文本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品味、辨析教材文本语言,从而让学生在品味与辨析中与作者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对文本语言展开文艺性的鉴赏,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对文本中的语言以及段落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感知文章中心思想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教师就可让学生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重点词语进行品味,以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花的美,理解作者的表达思想。
其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品味与辨析的过程中感知文本深刻境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完善,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做好教学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品味、辨析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深刻境界,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又如,在对学生进行《南辕北辙》这一寓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角色进行朗读,以深入的品味文本内涵,进而将寓言故事的深意表达出来,让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在有效的互动中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引导学生在留白处展开多维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时,除了要做到上述几点之外,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就文章留白的地方来展开多维想象,进而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发展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发展。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留白属于十分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手法,在很多作品之中都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也有所涉及。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语句展开鉴赏,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留白处展开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时,诗中有提到“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而要想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喜欲狂”,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想象作者在听到国家军队将河南河北成功收复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这是诗中没有描绘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通过想象的方式来有效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单纯地让学生记住文章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法,使书声朗朗的课堂变成议论纷纷的课堂。让思辨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欣赏、感受和评价的能力,形成新的教学观念,营造温馨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他人优点,敢于说出自己观点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意识。
综上所述,自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主张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自然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讲解,还需要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来激活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从而有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王万致,陈顺棉.语文建设.2022(22)
[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司徒容珍.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2)
[3]让批判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J].胡海舟.语文建设.2019(16)
[4]小学语文说理文教学的审视与思辨[J].臧松刚.教学与管理.2018(35)
[5]核心素养关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J].傅登顺.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8)
[6]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杨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6)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能力;培养策略;发展探析
小学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除了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外,也要促进学生思辨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说思结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他们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与探究,他们的思辨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留心对学生的观察,多给学生讲解一下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能从阅读转向口语训练,从而在说思结合中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发展。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教师就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讲述这一故事,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农夫这样的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思考与探究中发展自身的理性思维与思辨能力。
二、设置疑问来促进学生的批判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与质疑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思辨活动中,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合理设疑,以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深入探究与思考,从而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思辨能力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来为学生找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
三、引导学生品味、辨析文本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品味、辨析教材文本语言,从而让学生在品味与辨析中与作者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对文本语言展开文艺性的鉴赏,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对文本中的语言以及段落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感知文章中心思想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教师就可让学生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重点词语进行品味,以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花的美,理解作者的表达思想。
其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品味与辨析的过程中感知文本深刻境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完善,因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做好教学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品味、辨析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深刻境界,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又如,在对学生进行《南辕北辙》这一寓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角色进行朗读,以深入的品味文本内涵,进而将寓言故事的深意表达出来,让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在有效的互动中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引导学生在留白处展开多维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时,除了要做到上述几点之外,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就文章留白的地方来展开多维想象,进而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发展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发展。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留白属于十分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手法,在很多作品之中都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也有所涉及。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语句展开鉴赏,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留白处展开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时,诗中有提到“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而要想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喜欲狂”,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想象作者在听到国家军队将河南河北成功收复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这是诗中没有描绘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通过想象的方式来有效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单纯地让学生记住文章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法,使书声朗朗的课堂变成议论纷纷的课堂。让思辨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欣赏、感受和评价的能力,形成新的教学观念,营造温馨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他人优点,敢于说出自己观点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意识。
综上所述,自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主张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自然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讲解,还需要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来激活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身的思辨能力,从而有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王万致,陈顺棉.语文建设.2022(22)
[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司徒容珍.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2)
[3]让批判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J].胡海舟.语文建设.2019(16)
[4]小学语文说理文教学的审视与思辨[J].臧松刚.教学与管理.2018(35)
[5]核心素养关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J].傅登顺.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8)
[6]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杨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