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从终身学习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 杨锡海 孙升祥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古人也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古人今人都知道终身学习的重要,但怎样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却是个问题,也是个大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去关注,需要你我他共同去努力。对于我一个中这语文老师来说,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因而,语文老师必须有引导学生会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逐步实现在脱离老师引导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下,也能读得广,读得深,再进一步达到需要自己表达的时候,能说得准确,说得鲜活,需要自己书写的时候,能写得巧妙,写得富有个性。唯有如此,才可以说为终身学习打好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了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愧是经典名言,做任何事如果有了兴趣,他可以无师自通,且能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很难持之以恒。就阅读而言,如果没有兴趣,怎么以形成阅读能力呢?所以,激发阅读兴趣在培养阅读能力上居首要地位。怎样培养阅读兴趣呢?
1.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
大多数学生很少接触课外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多故事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或诵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好奇心,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从哪本书里获得的,并趁机向学生推荐,让学生到图书室去借阅。这样学生自然抱有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这本书。
2.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去拓展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名篇,但窥一斑并不能见全豹。不妨借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跟该作品同类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从量上积累,见多识广。例如学到鲁迅的《社戏》,可以向学生介绍他的《彷徨》、《且介亭杂文》等其他作品。再如学到余光中的《乡愁》,可向学生推荐席慕蓉的《乡愁》等。长此以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轻轻松松地接触了很多名家名作,增加了阅读量,且兴趣盎然。
第二,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心情去读。
学生的阅读资源匮乏,这是学生开展阅读存在的现实问题。俗话说好媳妇难做无米之吹,资源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无从做起,这就需要老师因地制宜地创造阅读条件。
1.改变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把阅读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辅资料,视其他书为闲书或无用的书。看到孩子阅读那些“闲书”、“ 无用的书”就横加指责或极力劝阻,更不用说花钱买这样的书了。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把家长的这种认识误区消除。让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更加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家长若能改变认识,不但会支持学生阅读,说不定还会花钱主动给孩子买书订报呢。家长的支持也是学生阅读的得力助手和引路人,何乐不为呢?
2.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和网络要充分地利用。有的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藏书倒是不少,但是由于害怕被学生弄丢、弄坏,于是干脆不开放或很少开放,这真是资源浪费,也违背开办图书阅览室的初衷。其实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是再适合不过于学生阅读了,不是名著名篇就是科技图书,亦或是关于学法教法的图书。几乎没有垃圾图书。因为他不带有功利目的,是阅读中的一片净土,不充分开放真叫可惜。学校或家庭还有一个更广阔的资源被利用,那就是网络。很多老师家长谈网络色变。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不好,也害了不少人,但我们确实不能“把洗澡水和娃娃一起泼掉。”全世界的知识,全世界的信息近在眼前,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理由因为害怕沉迷网络而把它彻底封杀。任何东西都有丙面性,要做到趋利避害。老师和家长的主要工作是作正确的引导,而不能一棍子把网络打死。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遨游,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去领略很多未知的领域,这
第三,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方法,让学生科学、高效地去读。
皮杰说:“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因而作为语文老师,需要做的最大量的工作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就学生而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因为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常见的方法有这样几种:朗读、精读、粗读、略读、速读、跳读等,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我认为最常用的是精读和速读,因为很多文章从语言到内容都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这就需要精读,另一些时候则需要用尽量少的时间去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就需要速读。
那么怎样精读呢?
课堂教学中常用四步精读法:第一步,预读,大概了解文章的相关知识;第二步,通读,主要是领会主题,化解重难点;第三步,回读,释疑并初步巩固已获取的知识;第四步,赏析,对作品的各方面作出分析和评价,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获取创造性的认识。江西有位名师陈成从语文学习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根据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写得怎样——怎样学写”的思路进行探索实践,我认为这种方法也较好,能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当然精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每个老师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目的,教会学生怎样精读。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假如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地读,那肯定落伍于这个世界,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速读,去应对这瞬息万变的新世界。
那么怎样速读呢?
其实,快速阅读也是有技巧的。1.默读法。这个方法只“阅”不“读”。因为发声影响速度。2,浏览法。如果你想迅速了解一本书的大意,适用此法。看书进目光不要局限于某个词,而是整行或多行。3,扫描法。通过扫描迅速发现自己所需的东西。4,跳读法。只抓关键字句段,而跳过无关紧要的东西,中间的空缺由大脑自身的内在逻辑去填充,再形成新的组合等等。实践证明,采用速读的方法,既能弥补精读的不足,又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益。
总之,有了阅读的兴趣和条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仅为学生涉取课外读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打开了方便之门,更为重要的是为将来走向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了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愧是经典名言,做任何事如果有了兴趣,他可以无师自通,且能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很难持之以恒。就阅读而言,如果没有兴趣,怎么以形成阅读能力呢?所以,激发阅读兴趣在培养阅读能力上居首要地位。怎样培养阅读兴趣呢?
1.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
大多数学生很少接触课外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多故事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或诵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好奇心,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从哪本书里获得的,并趁机向学生推荐,让学生到图书室去借阅。这样学生自然抱有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这本书。
2.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去拓展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名篇,但窥一斑并不能见全豹。不妨借此机会,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跟该作品同类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从量上积累,见多识广。例如学到鲁迅的《社戏》,可以向学生介绍他的《彷徨》、《且介亭杂文》等其他作品。再如学到余光中的《乡愁》,可向学生推荐席慕蓉的《乡愁》等。长此以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轻轻松松地接触了很多名家名作,增加了阅读量,且兴趣盎然。
第二,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心情去读。
学生的阅读资源匮乏,这是学生开展阅读存在的现实问题。俗话说好媳妇难做无米之吹,资源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无从做起,这就需要老师因地制宜地创造阅读条件。
1.改变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把阅读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辅资料,视其他书为闲书或无用的书。看到孩子阅读那些“闲书”、“ 无用的书”就横加指责或极力劝阻,更不用说花钱买这样的书了。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把家长的这种认识误区消除。让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更加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家长若能改变认识,不但会支持学生阅读,说不定还会花钱主动给孩子买书订报呢。家长的支持也是学生阅读的得力助手和引路人,何乐不为呢?
2.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和网络要充分地利用。有的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藏书倒是不少,但是由于害怕被学生弄丢、弄坏,于是干脆不开放或很少开放,这真是资源浪费,也违背开办图书阅览室的初衷。其实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是再适合不过于学生阅读了,不是名著名篇就是科技图书,亦或是关于学法教法的图书。几乎没有垃圾图书。因为他不带有功利目的,是阅读中的一片净土,不充分开放真叫可惜。学校或家庭还有一个更广阔的资源被利用,那就是网络。很多老师家长谈网络色变。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不好,也害了不少人,但我们确实不能“把洗澡水和娃娃一起泼掉。”全世界的知识,全世界的信息近在眼前,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理由因为害怕沉迷网络而把它彻底封杀。任何东西都有丙面性,要做到趋利避害。老师和家长的主要工作是作正确的引导,而不能一棍子把网络打死。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遨游,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去领略很多未知的领域,这
第三,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方法,让学生科学、高效地去读。
皮杰说:“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因而作为语文老师,需要做的最大量的工作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就学生而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选择恰当的方法。因为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常见的方法有这样几种:朗读、精读、粗读、略读、速读、跳读等,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我认为最常用的是精读和速读,因为很多文章从语言到内容都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这就需要精读,另一些时候则需要用尽量少的时间去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就需要速读。
那么怎样精读呢?
课堂教学中常用四步精读法:第一步,预读,大概了解文章的相关知识;第二步,通读,主要是领会主题,化解重难点;第三步,回读,释疑并初步巩固已获取的知识;第四步,赏析,对作品的各方面作出分析和评价,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获取创造性的认识。江西有位名师陈成从语文学习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根据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写得怎样——怎样学写”的思路进行探索实践,我认为这种方法也较好,能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当然精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每个老师应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目的,教会学生怎样精读。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假如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地读,那肯定落伍于这个世界,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速读,去应对这瞬息万变的新世界。
那么怎样速读呢?
其实,快速阅读也是有技巧的。1.默读法。这个方法只“阅”不“读”。因为发声影响速度。2,浏览法。如果你想迅速了解一本书的大意,适用此法。看书进目光不要局限于某个词,而是整行或多行。3,扫描法。通过扫描迅速发现自己所需的东西。4,跳读法。只抓关键字句段,而跳过无关紧要的东西,中间的空缺由大脑自身的内在逻辑去填充,再形成新的组合等等。实践证明,采用速读的方法,既能弥补精读的不足,又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益。
总之,有了阅读的兴趣和条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仅为学生涉取课外读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打开了方便之门,更为重要的是为将来走向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