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

【作者】 李 玲

【机构】 襄州区四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通过课改实验,在探究活动的自主开发中我体会到:正确认识探究活动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好活动设计的原则,是探究活动自主开发的基本前提;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探究活动自主开发的切入点;分组学习,相互协作,在竞争中培养争先创优意识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是探究活动自主开发的基本形式;打破学科界线,进行知识整合,走进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探究活动自主开发追求的较高目标。   
        关键词:探究活动   自主开发   
        探究是一种需要,实际上就是求知欲,它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如何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的学习,提高起探究性学习能力,笔者就探究活动自主开发中所得到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正确认识探究活动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好活动设计的原则,是探究活动自主开发的基本前提。   
        历史探究活动的设置,既丰富了历史学科课程,同时也是历史学科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结果。历史课中的探究活动与常规历史课构成相辅、相补、相成的关系,是常规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一个好的探究活动设置不仅能帮助老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与学生得到意想不到收获。尽管历史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历史课的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就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它还是一个“配角”,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手段而言,仍处于从属地位。怎样把这个“配角”演好,怎样使学生通过活动自主的学习,提高其探究性学习能力,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师生在自主开发设计历史探究活动时,应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1、实践性原则。历史课的探究活动要以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活动”为载体,展开教学过程。这种活动过程当然离不开内化的思维活动,但还必须具有外显的行为活动,使学生处于“活动”状态。  
        2、自主性原则。历史课探究活动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主体应进行的是主动的学习,要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赋予学生制定活动计划、选择活动伙伴、组织活动开展、参与活动过程,展示活动成就、评价活动结果的权利。
  3、创新性原则。历史探究活动的创设,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究与创新活动的内容,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即便是学法运用,也要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 
        二、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探究活动自主开发的切入点。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师在自主开发探究活动时,就需要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探求性。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来看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长期以来,学生对历史课的理解是“死记硬背”,因为传统的历史课忽视了历史学科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教师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了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只能充当“听众”。 在教学实践中我打破了原有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做法,将就近的八九个同学组成一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桌而坐,这种形式便于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也由讲台来到了学生中间,用亲切、鼓励的话语,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引导学生自觉走入历史知识的海洋中。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畅所欲言,思想活跃,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逐渐形成了一种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成果交流的良好氛围。这样也更有利于探究活动地开展。
        例:初一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授课时,我先让每个同学搜集有关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成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再以擂台赛的形式在班上交流。结果,全班六个小组,最少的搜集出 35个成语,最多的共搜集出67个相关成语。后来,我在请获胜的小组谈取胜经验的时候,该小组的小组长说,为了这次收集成语擂台赛,他们在组内进行了明确地分工,谁负责与齐桓公有关的成语,谁负责与秦国有关的成语,谁去查词典,谁去查文献,谁去上网查资料等等,每人都承担了一定的任务。最后将所查到的成语汇总到组长手中,再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学习,重新分配答题任务,谁是必答题的答题手,谁是风险题的答题手,谁是抢答题的答题手,又进行了分工。正因为有了如此精细的分工协作,才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活动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动手、创新、合作、竞争能力,以及掌握、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的目标不会变。通过探究活动开展,使学生对历史文化有认同感,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人格,是活动探究自主开发的初衷。教师是历史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协调者、引导者、促进者,实施者和开发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师生共同创造性地开发并实施历史探究活动,历史学科的探究活动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