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作者】 袁瑞庆

【机构】 华尖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能概括出母亲的形象。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插入多媒体播放幻灯片1)
  法国大作家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下面让我们欣赏《母亲》这首歌,然后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或说你的感受,或说说歌词都引起了哪些回忆? (学生谈感受)
  教师导入语: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二、出示学习目标: (插入学习目标幻灯片2)
  理解母亲形象  体会母子深情
  三、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插入生僻字词幻灯片3)
  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读课文,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胡适的母亲是一位       的人。 
  (插入初识母亲幻灯片4)
  作者最想对母亲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在课文找出直接抒发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段落(4、13两段)并朗读,细细品读关键词句,如:第4段中的“恩”和第13段中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都”等词句,从中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感情,并理解文章主旨:感激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
  生轻读第4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里面,再把它轻声的读出来),点评。
  生齐读,点评。
  有感情地齐读,点评。
  养育之恩,无以回报,对胡适来说,是怎样的恩情?
  板书:母亲       训练:                       胡适
                        影响:
  (找生点评准备)生读第13段,注意:语气、语调以及情感的表达。
  感激母亲什么?(做人的训练和及大极深的影响)
        2、仔细阅读课文5-7段,请你从文本中找出作者对母亲的不同称呼,为什么同一母亲会有这样不同的称呼?(文中对母亲的称呼有:恩师、慈母、严父、严师)
  学生默读课文5-7段,师引领学生分析。(插入走进母亲幻灯片5)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深爱慈祥。(板书:严厉、关爱、期望)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这一段在全文中既起过渡的作用,又起点明题目的作用。“究竟”是“到底,毕竟”的意思,在这里强调了母亲对作者在品行方面的教育让作者感到弥足珍贵,作者将这一点铭记在心。母亲既是“恩师”又是“慈母”,“恩”与“慈”字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2)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看过作者的身世,我们知道胡适先生三岁多时父亲就去世了,只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亲并没有对他娇惯,而是担任起子“严父”的职责,对儿子管束得近乎苛刻,“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虽然母亲对作者管束非常严厉,但是她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她管束孩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她是希望孩子能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在孩子得眼翳病时,“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深。 
  因此,母亲既是严父又是慈母。 
  在胡适的心中母亲对他做人的训练:在严厉中透露着关爱、在严厉中透露着呵护、在严厉中充满着期望。我想现在就要认识一下这位著名的学者。
  作者简介 (插入胡适资料介绍幻灯片6、7)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等。
  找学生谈谈对胡适的认识。
  这么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回忆自己的母亲,他把自己的成就摆在母亲面前,你能仿照写出胡适想要说些什么?(插入幻灯片8)
  母亲在与家人相处时胡适又感受到什么,快速阅读8-12段,师引领学生分析。(插入理解母亲幻灯片9)
  D.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能忍能让,善良宽容。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宽厚容忍,仁慈温和。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刚烈,自尊自强。(板书:宽容、温和、刚气)
  (3)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插入幻灯片10)
  母亲23岁做了寡妇,23岁正是风华正茂时,刚刚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几步,尝到了一点生活的甜蜜,便丧夫做了寡妇,这大概可算是——个中国妇女的人生中最大的不幸!而她又要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儿子,还要“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撑起这个八、九口的大家庭。况且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大哥又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 
  为了能让家庭平静而和睦地过下去,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多宽容隐忍、仁慈温和,“从来不骂他一句”,“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儿子那时还年纪尚小,做母亲的受尽了人生痛苦和折磨,也无从诉说。所以作者说“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插入理解母亲幻灯片11)
  (4)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写此文时,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而且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还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这些都体现了胡适先生的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胡适先生的文风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插入播放背景音乐《懂你》幻灯片12)
  四、同学们,本文是一篇传记,选自《胡适自传》。从文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胡适对母亲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怀念。你们是否知道,胡适自离开母亲到上海求学后,一直未与母亲见面。直至1917年,即胡适26岁时奉命回家乡结婚,才见到母亲。后又回到北大。其间,胡适在美国留学,也只是与母亲书信往来。他母亲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1918年11月,其母便病逝了。胡适是悲痛欲绝,在他的《先母行述》中,他曾这样写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留给胡适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限哀痛。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插入书写母亲幻灯片13)
  五、同学们,我们现在每天都沐浴在母爱的温情中。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亲爱的母亲说写什么呢?课下请用“我想到了……我想到了……我想到了……”的排比句式,写写自己的母亲。
  六、同学们,有位无名诗人写过一首诗献给他亲爱的母亲。(插入幻灯片14)
  师范读。
    《献给母亲的诗》    
                      思   母
         夜雨初晴伴母起,推门雀鸣杨柳新。
         自家院角春韭旺,油绿滴露剪做汤。
          锅碗瓢盆交响曲,双手和面白发娘。
          蹲身添柴火焰红,锅中热气眼朦胧。
          面条长长汤锅煮,闲嗑碎语笑声扬。
           叫声儿郎把面尝,谁知梦醒泪两行。
   (插入感恩母亲幻灯片15)
  七、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失去母爱后的惨痛。同学们,“子欲孝而亲不在”,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趁父母健在好好地善待他们,不要和母亲顶嘴,怄气,多帮帮你的母亲做做家务,听母亲的话,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拿一份好的成绩来报答自己辛劳的母亲。(插入幻灯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