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学生轻松愉快起来——浅谈初中语文兴趣教学
【作者】 王金玉
【机构】 遥墙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的听从老师的吩咐,没有多少时间独立思考,更不能向老师提出异议进行探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完全处在被老师的监管之下,因而,气氛显得异常紧张沉闷。如此一来,没能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动,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他们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很好地体现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以便更好地实施和体现这一原则呢?我认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达到师生间的激情互动,逐步把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要实现这一目标,倒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老师开动 “机器”,广泛实践,共同探讨。在此我谨根据自己的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拙见,权当抛砖引玉。
一、放下老师 “架子”
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往往把 “架子”抬得老高,搞得师是师,生是生,师生之间界限分明,老师站得离学生很近,而学生的心却对我们惧而远之。如果老师能完全放下“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进入课堂,便能拉近与学生心的距离,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这样的话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都会感到轻松愉快,彼此间达成一种默契。
记得有一回,我在上《有的人》这一课时,我提问一位女学生: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一句话指什么人?她一时疏忽回答成是欺压人民,被人民痛恨的人,我马上调侃地说了一句:“那你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反动派。”顿时学生一阵大笑,女学生误以为我是在嘲笑她,羞得满脸通红,看到这样子我马上向她解释道:“别误会,老师只是跟你开个玩笑,丝毫没有羞辱你的意思,;别挂在心上。”听到这,她欣慰的点了点头,其他的学生也微笑地点了点头,大概是对我这种朋友式的作风表示赞同吧(估计还带有一点敬佩之情)!这样,紧张的气氛立即得到缓和,很快活跃起来,举手回答问题的是越来越多了。
试想,如果那回我真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并嘲笑了那位女学生,或不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消除误解,那可想而知,学生再也不敢发言(因为怕说错了又遭到老师的嘲讽),他们对我也只会是表面的敬,内心深处可能只有恨了(弄不好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说不定那位女学生还会记我一辈子),课堂气氛还能那么轻松活跃吗?学生还能与我激情互动吗?我看答案只能是否定的。
由此可见,老师在课堂上能否放下 “架子”与学生朋友相见是课堂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欢迎学生 “找茬”
自古以来,在老师的潜意识中,总认为学生必须服从老师,因而一直以一幅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步入课堂,而学生也似乎顺从了老师的意愿,不会甚至是不敢向老师提出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双方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如果哪位学生在课堂上给老师 “找茬”,常常会惹得老师雷霆大怒,并招致一顿“义正辞严”的训斥,就连其他的学生也会认为他(或她)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触犯老师的虎威,孰不知“老虎屁股摸不得”?活该!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正在上《木兰诗》一文,当我向学生讲解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句的意思时,一位学生立马插了一句:“老师你没搞错吧?怎么会十多年都不知道木兰是女郎呢?难道古时候的人有那么笨吗?”全班顿时哄堂大笑,当时我火了,怒气冲天的训斥道:“你这不是存心找茬吗?世上就你聪明,谁都比不上你,老师还没你行,让人来教好了。”那位学生满脸委屈的样子,伸了伸舌头,再也不敢言语,其他的学生也不敢举手发言了。之后,我细细思量,倒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那么多年,木兰隐藏再深也不可能不露一点破绽,这个问题怎么我自己没想到呢?这个问题我的确问得很到位,不知不觉对那位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入倒有些佩服了,并且对自己责骂那位学生颇感后悔。于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真诚的向那位学生道了歉(这当然是要在放得下老师架子的前提下方能做到的),并表扬了那位学生的大胆怀疑的精神,立刻课堂气氛又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这以后的课堂中,有些学生总是想尽办法找出问题的可疑点,很多是我根本没有想过的,因此我时常惊叹他们小小年纪就这样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思维竟然如此之敏捷。
如此看来,学生的 “找茬”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很好的事情,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角,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因为课堂上学生的“找茬”而恼怒,而是要经常欢迎他们并且鼓励他们来“找茬”。
三、莫怕学生 “争吵”
有时候在课堂上,对某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我总是匆匆下一个结论了事,并没能让学生好好的争论一番,因为总怕学生的争论会变为争吵,扰乱课堂纪律,所以总是想主设法压制。直到有一回,我大胆的放手让他们 “吵”了一次,我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那是我在上《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当我问到“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时,开头有两个学生都说不失礼,第三个学生却说失礼,这时有个反对他的学生就在下面叫了一句“不失礼。”又有个学生叫道:“失礼。”其他的学生也跟着叫起来,有叫失礼的,也有叫不失礼的,顿时整个课堂就象炸了锅似的沸腾起来。我一看阵势不对,立马让他们静下来,并且要求他们一个一个举手发言,而且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他们便不在下面争吵,而是一个一个依次站起来“吵”,并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有的认为元方父亲的朋友自己失约在先还骂人,真是蛮不讲理,对这样的人就应该像元方这样狠狠地挫挫他的嚣张气焰;也有的认为从这位朋友的表现来看,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下车去拉元方就是要向他承认错误,既然这样,元方就不该不理他,应该给他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否则就是得理不饶人了。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分为两方,主张不失礼为一方,主张失礼为一方,俨然就是一场辩论会,他们都各抒已见,“吵”得头头是道,全班有近四分之三的同学发了言,而我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看法,只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成了这个“吵”论会的主持人了忠实的听众。整个课堂时而笑声,时而掌声,同学们是全身心的投入,气氛异常活跃和热烈,课堂纪律不但丝毫不乱,反而更加井然有序。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连我自己也始料未及,从中我领悟到,在课堂遇到可辩性的问题放手让他们 “争吵”,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思辩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和主角。因此,我们语文老师不必害怕课堂上学生的“争吵”,不但不要压制,反而更要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机会让他们“争吵”,“吵”出气氛,“吵”出智慧,“吵”出辩才。
总之,我们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很好地做到以上三点,定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是充满激情、互推互动的,师生双方都会感到轻松愉快,身心不再像沉闷乏味的课堂一样受到伤害,而是受到某种愉悦。如此一来,学生们再也不会厌课堂,而是盼课堂,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发挥他们的主体功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真正以求知者的态度来共同解决问题,把他们的主角发挥得淋漓尽致。
果真能够采用新课堂理念指引下的这一新思路,课堂怎么会紧张沉闷而不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呢?又何愁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得不到充分体现呢?
要实现这一目标,倒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老师开动 “机器”,广泛实践,共同探讨。在此我谨根据自己的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拙见,权当抛砖引玉。
一、放下老师 “架子”
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往往把 “架子”抬得老高,搞得师是师,生是生,师生之间界限分明,老师站得离学生很近,而学生的心却对我们惧而远之。如果老师能完全放下“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进入课堂,便能拉近与学生心的距离,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这样的话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都会感到轻松愉快,彼此间达成一种默契。
记得有一回,我在上《有的人》这一课时,我提问一位女学生: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一句话指什么人?她一时疏忽回答成是欺压人民,被人民痛恨的人,我马上调侃地说了一句:“那你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反动派。”顿时学生一阵大笑,女学生误以为我是在嘲笑她,羞得满脸通红,看到这样子我马上向她解释道:“别误会,老师只是跟你开个玩笑,丝毫没有羞辱你的意思,;别挂在心上。”听到这,她欣慰的点了点头,其他的学生也微笑地点了点头,大概是对我这种朋友式的作风表示赞同吧(估计还带有一点敬佩之情)!这样,紧张的气氛立即得到缓和,很快活跃起来,举手回答问题的是越来越多了。
试想,如果那回我真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并嘲笑了那位女学生,或不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消除误解,那可想而知,学生再也不敢发言(因为怕说错了又遭到老师的嘲讽),他们对我也只会是表面的敬,内心深处可能只有恨了(弄不好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说不定那位女学生还会记我一辈子),课堂气氛还能那么轻松活跃吗?学生还能与我激情互动吗?我看答案只能是否定的。
由此可见,老师在课堂上能否放下 “架子”与学生朋友相见是课堂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欢迎学生 “找茬”
自古以来,在老师的潜意识中,总认为学生必须服从老师,因而一直以一幅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步入课堂,而学生也似乎顺从了老师的意愿,不会甚至是不敢向老师提出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双方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如果哪位学生在课堂上给老师 “找茬”,常常会惹得老师雷霆大怒,并招致一顿“义正辞严”的训斥,就连其他的学生也会认为他(或她)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触犯老师的虎威,孰不知“老虎屁股摸不得”?活该!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正在上《木兰诗》一文,当我向学生讲解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句的意思时,一位学生立马插了一句:“老师你没搞错吧?怎么会十多年都不知道木兰是女郎呢?难道古时候的人有那么笨吗?”全班顿时哄堂大笑,当时我火了,怒气冲天的训斥道:“你这不是存心找茬吗?世上就你聪明,谁都比不上你,老师还没你行,让人来教好了。”那位学生满脸委屈的样子,伸了伸舌头,再也不敢言语,其他的学生也不敢举手发言了。之后,我细细思量,倒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那么多年,木兰隐藏再深也不可能不露一点破绽,这个问题怎么我自己没想到呢?这个问题我的确问得很到位,不知不觉对那位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入倒有些佩服了,并且对自己责骂那位学生颇感后悔。于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真诚的向那位学生道了歉(这当然是要在放得下老师架子的前提下方能做到的),并表扬了那位学生的大胆怀疑的精神,立刻课堂气氛又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这以后的课堂中,有些学生总是想尽办法找出问题的可疑点,很多是我根本没有想过的,因此我时常惊叹他们小小年纪就这样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思维竟然如此之敏捷。
如此看来,学生的 “找茬”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很好的事情,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角,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因为课堂上学生的“找茬”而恼怒,而是要经常欢迎他们并且鼓励他们来“找茬”。
三、莫怕学生 “争吵”
有时候在课堂上,对某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我总是匆匆下一个结论了事,并没能让学生好好的争论一番,因为总怕学生的争论会变为争吵,扰乱课堂纪律,所以总是想主设法压制。直到有一回,我大胆的放手让他们 “吵”了一次,我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那是我在上《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当我问到“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时,开头有两个学生都说不失礼,第三个学生却说失礼,这时有个反对他的学生就在下面叫了一句“不失礼。”又有个学生叫道:“失礼。”其他的学生也跟着叫起来,有叫失礼的,也有叫不失礼的,顿时整个课堂就象炸了锅似的沸腾起来。我一看阵势不对,立马让他们静下来,并且要求他们一个一个举手发言,而且要说出自己的理由,他们便不在下面争吵,而是一个一个依次站起来“吵”,并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有的认为元方父亲的朋友自己失约在先还骂人,真是蛮不讲理,对这样的人就应该像元方这样狠狠地挫挫他的嚣张气焰;也有的认为从这位朋友的表现来看,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下车去拉元方就是要向他承认错误,既然这样,元方就不该不理他,应该给他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否则就是得理不饶人了。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分为两方,主张不失礼为一方,主张失礼为一方,俨然就是一场辩论会,他们都各抒已见,“吵”得头头是道,全班有近四分之三的同学发了言,而我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看法,只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成了这个“吵”论会的主持人了忠实的听众。整个课堂时而笑声,时而掌声,同学们是全身心的投入,气氛异常活跃和热烈,课堂纪律不但丝毫不乱,反而更加井然有序。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连我自己也始料未及,从中我领悟到,在课堂遇到可辩性的问题放手让他们 “争吵”,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思辩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和主角。因此,我们语文老师不必害怕课堂上学生的“争吵”,不但不要压制,反而更要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机会让他们“争吵”,“吵”出气氛,“吵”出智慧,“吵”出辩才。
总之,我们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很好地做到以上三点,定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是充满激情、互推互动的,师生双方都会感到轻松愉快,身心不再像沉闷乏味的课堂一样受到伤害,而是受到某种愉悦。如此一来,学生们再也不会厌课堂,而是盼课堂,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发挥他们的主体功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真正以求知者的态度来共同解决问题,把他们的主角发挥得淋漓尽致。
果真能够采用新课堂理念指引下的这一新思路,课堂怎么会紧张沉闷而不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呢?又何愁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得不到充分体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