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作者】 王 帆

【机构】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让学生,使学生喜欢音乐;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音乐教师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教育;学生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发展。当然,捕捉孩子的特性,设计相应合理的课堂计划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之一。
  小学生热情好动爱表现,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开的。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学生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成功可以提高儿童学习积极性。
  一、开发利用好现有音乐教材
  美育教学的开展需要有“米”可炊,音乐作兴,作者、词曲等都是音乐教学的依据和实体。而这些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都可以找到。为了更好地开展美育教育,我们的音乐教材选编了很多有欣赏价值的作品,为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音乐教材的作用,知道教材中哪些知识适合哪些教学。审美过程需要师生通过“听”“唱”来实现,所以教材必须具备这样的功能。审美的发现是多方面的,如曲调美、意境美,词曲美等等,学生能从一首曲子中发现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美好,使其心灵受到熏陶。所以,开发利用教材必须要明白教材所蕴含的内容,分析教材。
  其次,要善于从教材中发现审美的因子,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将自己对音乐审美的经验和体会融入教材的分析过程,这样学生在理解上更加容易接受,更加能有深刻的体会。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美。在小学教育阶段,受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教师经常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创编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音乐游戏、节奏游戏等,实现游戏与音乐的巧妙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参与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学中做游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美,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歌词的含义,给学生参与表演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2)在听觉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美。音乐教学中,音乐语言的构成是由音符、乐律组合在一起,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量还比较贫乏,很难从专业的角度,用专业的语言来表达音乐所带来的情感。此时对于乐曲的理解掌握,教师可以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多听、反复地听,听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判断乐曲的曲调是欢快的,还是缓慢的,是激昂的还是低沉的,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乐曲的情感表现出来。比如音乐课上教师反复弹奏一段节奏快、跳跃感强的曲子,在听觉上刺激学生的大脑,然后找一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只见学生背起自己的书包,又蹦又跳的朝着讲台走去。随后,让这位同学谈他听乐曲的感受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表演,他说:听到这段乐曲,感觉早晨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清风拂过我的面颊,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朝我点头、朝我笑着,我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这种听觉刺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音乐的美、语言的美。
  (3)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创造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教育、美育教育也一样离不开生活实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回归生活实际,多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通过主动参与,发现生活的美好事物,进而创造美的世界,实现音乐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三、精心组织课外活动
  让学生更好地表现美、创造美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是实施 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单凭课堂上的体验、理解是不够的,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现与培养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我每周给学生安排了两次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到兴趣小组里开展活动。实践证明,通过课外活动的训练,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整合德育教育、延伸音乐之美
  经典、优美的歌曲能够引导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能感受到革命热情,激发爱国主义的思想。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的同时,可以尝试对歌词以及乐曲进行分析与延伸,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美育教学中。首先,音乐老师要注重音乐教材的挖掘与延伸,充分将歌曲中的德育知识展示给学生,小学音乐课本中有许多显性的思想教育歌曲,如《我们多么幸福》,《咋们从小讲礼貌》等等,也有很多歌曲是隐性的思想教育歌曲,如《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教师需要点拨学生,领悟歌词背后的含义。如《看龙船》,在欣赏音乐时,带领学生领会激昂音乐中流露出来的“祖国美好的今天”,也要引导学生分析“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的胡子翘”等经典歌词的深刻含义。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体会乐曲中的欢乐、痛苦、悲伤、壮烈,带有激情去歌唱,感受到劳动的自豪,为英雄们鼓掌。最后,音乐教师也要重视课后的音乐学习,小学生们被大段的通俗文化歌曲包围,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中播放,学生们沉浸在歌曲的旋律中,缺少详细、深刻的体会与思考,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时间,选择学生们喜欢的流行音乐,深挖歌词的美学以及情感含义,升华主旨。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美育渗透,可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使学校成为音乐摇篮,为培养“四有”新人作贡献,为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