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生命三部曲:指向大班生命教育的绘本教学探索——以《爷爷变成了幽灵》为例
【作者】 俞丽红
【机构】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实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生命的意义不仅是生存,更在于实现生命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生命观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就尤为重要。目前幼儿园生命教育存在对内涵的认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选择局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大班幼儿生命教育的“三部曲”。通过绘本的选择、具体的行动实施、与幼儿生活的融合逐步提升幼儿对于生命内涵与价值的感悟,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关键词:绘本;生命教育;幼儿园教育
幼儿阶段对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产生关于“生死”的疑问,如“我从哪里来”、“人死了之后去哪里了”,而一些家长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这个话题会选择回避,有些幼儿园也没有开展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因此幼儿对于生命缺乏认知,缺少应有的感受与体验,有些孩子甚至因为家长的几句批评就自杀,这样众多令人惋惜的事件数不胜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应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了生命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一、 幼儿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因此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要易于幼儿理解,贴近幼儿生活,重视幼儿在过程中的体验。目前来看,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客观把握当下困境并积极应对是基本前提。
(一) 生命教育的目标模糊不清
研究发现,由于缺少可供参考的教材和书籍,许多教师在实施生命教育时对于活动目标的定位模糊不清,幼儿对于“生命”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的了解层面,不能深入的感受和内化。
(二) 生命教育的内容选择局限
生命教育的涵盖面很广,它包含了生命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向幼儿揭示生命的本质、多样性和价值。而一些教师由于缺少相关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将生命教育等同为对自然生命了解以及保护,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层面,即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欣赏和悦纳,从而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三) 生命教育的教学传统单一
讲授法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以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幼儿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幼儿难以保持兴趣。实施生命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创设有趣的情境,启发幼儿的思考,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使其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
二、 推进“生命三部曲”的意义
“生命” 这个话题带着抽象、隐秘的色彩,需要结合具体形象的载体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而绘本以鲜明的画面、丰富的情节、简单的文字,一直深受幼儿的欢迎和喜爱,因此可以将绘本作为载体与幼儿的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生命三部曲”的实施。随着“生命三部曲”的推进,能够帮助幼儿在理解生命内涵的基础上学会尊重生命,感知生命对于个体的意义。结合幼儿的生活,将热爱生命的理念融入进去,进而帮助幼儿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中的一切。
三、 “生命三部曲”的教学实施与探索
(一) 谱好“前奏”:为幼儿理解生命做好物质准备
1. 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
在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之前,首先要确定生命教育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选择合适的素材开展活动,本研究结合《纲要》和《指南》,将幼儿园生命教育分为三大版块“幼儿与生命”、“幼儿与自我”、“幼儿与他人”,并设定具体的目标。
表一 生命教育目标
2. 生命教育绘本的选取
在本研究中,以绘本作为载体来实施幼儿园生命教育,因此在绘本的选择上应当与生命教育的内容版块相匹配,分为“幼儿与生命”、“幼儿与自我”、“幼儿与他人”三个主题。除了主题上的契合,在绘本的挑选上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绘本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第二,绘本的画面要清晰明了,色彩协调,具有艺术性。
表二 生命教育绘本的分类
3. 对绘本的分析与解读
根据以上绘本的分类,本研究将以幼儿与生命中的《爷爷变成了幽灵》为载体设计一个大班生命教育活动,现将对绘本的内容以及生命含义进行解读和分析。
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他很伤心,他一直认为爷爷没有离开,直到有一天爷爷变成幽灵出现了,他想帮助爷爷寻找忘记的事情,和爷爷一起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最后爷爷终于记起来他忘记和艾斯本说再见了,在祖孙俩告别后,爷爷就消失了。这是一个经典的死亡题材绘本,它以平淡的语气讲诉了死亡,让孩子感受到祖孙之间温暖而又浓浓的亲情,让孩子知道生命终会逝去,但是那些美好的情感记忆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
(二) 作好“间奏”:以尊重生命为目标的行动实施
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设计上,主要结合“讲述”、“体验”、“整合”三部分内容展开。
环节一:讲述——初步感知生命意义
在讲述绘本这一环节,可以利用PPT、大绘本,通过师幼共同阅读、幼儿自读等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生命意义,此外教师还要加入许多启发式提问,不断地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为后续理解绘本背后的生命意义做铺垫。案例中通过回忆爷爷生前的事情,感受爷爷与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其实就是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历程。当绘本中讲到爷爷说完再见就再也没有回一下头离开了,有些幼儿听到这里哭了,此时此刻,他们已经被代入进去了,能够感同身受艾斯本失去爷爷的那种悲伤。
环节二:体验——提升生命情感水平
对于生命教育来说,幼儿体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加入表演、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亲身感受绘本画面中蕴含的情感以及画面背后的生命意义,提升幼儿生命情感水平。只有真正通过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幼儿才会对生命更加地珍视。案例中当幼儿代入到这种情绪中,老师提问“艾斯本还会想爷爷吗?”基本上幼儿都会回答“想”。他们这种亲情所打动。在回顾整个故事中,引导幼儿感受艾斯本情绪的变化,虽然生命会逝去,但是曾经的美好回忆会留在我们记忆深处。
环节三:整合——丰富生命价值内涵
在“整合”中,可以结合艺术领域的绘画、音乐等形式,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丰富幼儿对于生命价值内涵的感悟和理解。案例中最后的讨论绘画环节,其实是一个整合、升华的过程,丰富了生命价值内涵。从绘本中抽离出来,回归现实,我们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用心用爱去陪伴,思考自己想和家人在一起做的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延伸部分将其去实现,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教育实施过程。
表三 《爷爷变成了幽灵》教学设计
(三) 写好“尾奏”:将热爱生命理念融入幼儿生活
1. 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对幼儿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通过一个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将对生命尊重与热爱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让幼儿参与种植的过程,看着自己种下的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到枯萎,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同时也让幼儿学会尊重生命。 在照顾初生小兔时,幼儿需要给小兔喂食和清理,用耐心和细心去照料这个小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生命生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奉献之心。
2. 利用节日契机丰富幼儿生命内涵
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节日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丰富幼儿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与反馈。例如清明节为什么要去扫墓,虽然亲人不在了,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不会减少,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情感依然留在我们的心里,引导幼儿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通过这样的途径表达出来。逝去的人不会再回来,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活着的人要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四、 成效与反思
(一) 对于教师:关注契机,重视幼儿体验感受
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起点就是生命关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生活的现象和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和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运用榜样示范、对话幼儿、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幼儿获得生命体验。
(二) 对于幼儿园:家园合作,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在家庭教育中也要重视幼儿的生命教育,家园合作构建一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进行相关的讲座学习、圆桌会议、育儿分享,唤起家长的主体责任,共同把握幼儿生命教育的关键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 对于社会:提高重视,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生命教育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社会层面来说,应该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尽快出台相关的文件来规范指导生命教育的施行。在园内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研,逐步提高教师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敖琪.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9.
[2]亓春辉.生命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研究[D].安庆:庆师范大学,2021.
[3]孙少华.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大班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4]张雁.绘本在幼儿园生命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31):56-5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6]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5-87.
关键词:绘本;生命教育;幼儿园教育
幼儿阶段对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产生关于“生死”的疑问,如“我从哪里来”、“人死了之后去哪里了”,而一些家长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这个话题会选择回避,有些幼儿园也没有开展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因此幼儿对于生命缺乏认知,缺少应有的感受与体验,有些孩子甚至因为家长的几句批评就自杀,这样众多令人惋惜的事件数不胜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应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了生命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一、 幼儿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因此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要易于幼儿理解,贴近幼儿生活,重视幼儿在过程中的体验。目前来看,在幼儿园生命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客观把握当下困境并积极应对是基本前提。
(一) 生命教育的目标模糊不清
研究发现,由于缺少可供参考的教材和书籍,许多教师在实施生命教育时对于活动目标的定位模糊不清,幼儿对于“生命”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的了解层面,不能深入的感受和内化。
(二) 生命教育的内容选择局限
生命教育的涵盖面很广,它包含了生命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向幼儿揭示生命的本质、多样性和价值。而一些教师由于缺少相关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将生命教育等同为对自然生命了解以及保护,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层面,即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欣赏和悦纳,从而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三) 生命教育的教学传统单一
讲授法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以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幼儿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幼儿难以保持兴趣。实施生命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创设有趣的情境,启发幼儿的思考,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使其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
二、 推进“生命三部曲”的意义
“生命” 这个话题带着抽象、隐秘的色彩,需要结合具体形象的载体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而绘本以鲜明的画面、丰富的情节、简单的文字,一直深受幼儿的欢迎和喜爱,因此可以将绘本作为载体与幼儿的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生命三部曲”的实施。随着“生命三部曲”的推进,能够帮助幼儿在理解生命内涵的基础上学会尊重生命,感知生命对于个体的意义。结合幼儿的生活,将热爱生命的理念融入进去,进而帮助幼儿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中的一切。
三、 “生命三部曲”的教学实施与探索
(一) 谱好“前奏”:为幼儿理解生命做好物质准备
1. 生命教育的目标确定
在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之前,首先要确定生命教育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选择合适的素材开展活动,本研究结合《纲要》和《指南》,将幼儿园生命教育分为三大版块“幼儿与生命”、“幼儿与自我”、“幼儿与他人”,并设定具体的目标。
表一 生命教育目标
2. 生命教育绘本的选取
在本研究中,以绘本作为载体来实施幼儿园生命教育,因此在绘本的选择上应当与生命教育的内容版块相匹配,分为“幼儿与生命”、“幼儿与自我”、“幼儿与他人”三个主题。除了主题上的契合,在绘本的挑选上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绘本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第二,绘本的画面要清晰明了,色彩协调,具有艺术性。
表二 生命教育绘本的分类
3. 对绘本的分析与解读
根据以上绘本的分类,本研究将以幼儿与生命中的《爷爷变成了幽灵》为载体设计一个大班生命教育活动,现将对绘本的内容以及生命含义进行解读和分析。
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他很伤心,他一直认为爷爷没有离开,直到有一天爷爷变成幽灵出现了,他想帮助爷爷寻找忘记的事情,和爷爷一起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最后爷爷终于记起来他忘记和艾斯本说再见了,在祖孙俩告别后,爷爷就消失了。这是一个经典的死亡题材绘本,它以平淡的语气讲诉了死亡,让孩子感受到祖孙之间温暖而又浓浓的亲情,让孩子知道生命终会逝去,但是那些美好的情感记忆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
(二) 作好“间奏”:以尊重生命为目标的行动实施
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设计上,主要结合“讲述”、“体验”、“整合”三部分内容展开。
环节一:讲述——初步感知生命意义
在讲述绘本这一环节,可以利用PPT、大绘本,通过师幼共同阅读、幼儿自读等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生命意义,此外教师还要加入许多启发式提问,不断地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为后续理解绘本背后的生命意义做铺垫。案例中通过回忆爷爷生前的事情,感受爷爷与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其实就是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历程。当绘本中讲到爷爷说完再见就再也没有回一下头离开了,有些幼儿听到这里哭了,此时此刻,他们已经被代入进去了,能够感同身受艾斯本失去爷爷的那种悲伤。
环节二:体验——提升生命情感水平
对于生命教育来说,幼儿体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加入表演、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亲身感受绘本画面中蕴含的情感以及画面背后的生命意义,提升幼儿生命情感水平。只有真正通过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幼儿才会对生命更加地珍视。案例中当幼儿代入到这种情绪中,老师提问“艾斯本还会想爷爷吗?”基本上幼儿都会回答“想”。他们这种亲情所打动。在回顾整个故事中,引导幼儿感受艾斯本情绪的变化,虽然生命会逝去,但是曾经的美好回忆会留在我们记忆深处。
环节三:整合——丰富生命价值内涵
在“整合”中,可以结合艺术领域的绘画、音乐等形式,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丰富幼儿对于生命价值内涵的感悟和理解。案例中最后的讨论绘画环节,其实是一个整合、升华的过程,丰富了生命价值内涵。从绘本中抽离出来,回归现实,我们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用心用爱去陪伴,思考自己想和家人在一起做的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延伸部分将其去实现,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教育实施过程。
表三 《爷爷变成了幽灵》教学设计
(三) 写好“尾奏”:将热爱生命理念融入幼儿生活
1. 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对幼儿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通过一个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将对生命尊重与热爱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让幼儿参与种植的过程,看着自己种下的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到枯萎,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同时也让幼儿学会尊重生命。 在照顾初生小兔时,幼儿需要给小兔喂食和清理,用耐心和细心去照料这个小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生命生长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奉献之心。
2. 利用节日契机丰富幼儿生命内涵
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节日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丰富幼儿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与反馈。例如清明节为什么要去扫墓,虽然亲人不在了,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不会减少,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情感依然留在我们的心里,引导幼儿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通过这样的途径表达出来。逝去的人不会再回来,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活着的人要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四、 成效与反思
(一) 对于教师:关注契机,重视幼儿体验感受
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起点就是生命关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生活的现象和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和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运用榜样示范、对话幼儿、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幼儿获得生命体验。
(二) 对于幼儿园:家园合作,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在家庭教育中也要重视幼儿的生命教育,家园合作构建一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进行相关的讲座学习、圆桌会议、育儿分享,唤起家长的主体责任,共同把握幼儿生命教育的关键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 对于社会:提高重视,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生命教育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社会层面来说,应该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尽快出台相关的文件来规范指导生命教育的施行。在园内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研,逐步提高教师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敖琪.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9.
[2]亓春辉.生命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研究[D].安庆:庆师范大学,2021.
[3]孙少华.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大班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4]张雁.绘本在幼儿园生命教育中的应用与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31):56-5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6]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