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画面回放 情景再现———将描写进行到底
【作者】 马燕君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阅读与写作在我看来是两个有趣的、相反的过程。阅读是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还原于生活画面,从而品出文字的色香意形,获得审美的愉悦。而写作则是将生活画面诉诸于文字,将缤纷世界、五彩人生描绘出来留给读者去解读。绘画与写作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密切关联,写作是不用色彩的色彩,写作是无需构图的构图。一个对色彩敏锐的,一个精于构图的人是否有着天生的写作才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了不起的书画家,苏轼是的,文征明是的,郑板桥是的,吴冠中是的……我试图用画面意识的培养,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从而形成的细致描绘的能力。
为什么很多学生的文章条理不清、疏于描写,味同嚼蜡?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缺少了精耕细作、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线条纷乱,粗陋不堪,破碎凌乱,反射在写作表达中,怎么可能形成有条不紊,精致优美,感情丰沛的文字呢?
针对孩子们作文中多记叙少描写、空议论缺真情的现象,我进行一系列的描写指导,让他们学会抓住瞬间,将瞬间定格,将瞬间放大,将瞬间写细,如果学会了在回眸的一刹那,在上课铃响的那一刻,在运动员起跑的一眨眼,总之,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间隔,能够写上百儿把字的时候,你的描写能力就形成了。
如何将瞬间写出那么多字呢?强调八个字:画面回放、情景再现。只有你想到了,你才能写出来;只有你想细致了,你才能写细致;只有你想得热血沸腾了,才能写得激情澎湃。总而言之,意在笔先。别忙着落笔,写作需要一气呵成,但更多的时候是慢工出细活。
一、捕捉瞬间,定格画面
回想一下那么多年哪一幅画面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哪一个瞬间让你刻骨铭心,记忆犹新。闭上眼睛仔细想一想当时的情形,你的脑海里能出现一幅清晰的画面吗?这幅画面的主体是什么?他们位于画面的哪个位置?他们的穿着是怎样的?他们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画面的背景是什么?画面整体是什么色调?给人怎样的感受?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拍摄这个镜头。
这是绘画时的整体构图,也是写作前的构思、预热、酝酿。有了充分的感性的体验,才能将这种感知诉诸文字。
二、设置背景、渲染环境
人物的活动要有背景的衬托,背景不仅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还能起到丰富主体内涵的作用。
两幅画你来比比优劣,画面的主体都是一个专心阅读的女孩,一幅只有人物,另一幅给它添上背景:蓝天白云、绿草茵茵,前一幅给人的感觉单调平淡,添置背景之后,顿感清新可爱,朝气蓬勃。
优秀的作品无不是擅长营造气氛、描绘背景的。《蝴蝶梦》中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情绪,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双重气氛相互交叠渗透,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称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我们以“冬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电暖锅”为例,看看这个画面可以选取哪些景物作为描写的点呢?
1、冬夜是整幅画面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简笔勾勒:呼啸的狂风,肃杀的寒冷,无际的黑暗,用以反衬家人围坐的温馨、祥和。
2、那么屋子里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是明亮的灯火,是氤 的热气,是亲切的交谈,是笑语的流淌,是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时正面的营造。
3、把镜头继续推进,给一家人带来温暖和快乐的暖锅,不能不做具体的描绘,暖锅里有些什么菜呢?白色的鱼丸,碧绿的青菜,金黄的鸡肉,鲜红的火腿,嫩嫩的冬笋,啊,让人垂涎三尺了吧,这时静态的描写。汤水咕咕地冒着气泡,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锅底的菜上下翻滚,瞅准了刚想下筷,转眼不见了,这是动态的,动静要结合着描写。
从外景到内景到近景,层层推近,逐层渲染,一个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就灵活灵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了,景物的铺设为人物活动创设了背景,提供了舞台,人物会更显神采,更具个性。
三、特写人物 ,聚“睛”“绘”神
舞台布置好了,人物可以闪亮登场了。
对人物的描写应该做到音容笑貌,举止言谈,历历在目,一笑一颦,举手投足,尽在笔端。可以简笔勾勒,可以工笔细摹,或粗或细,或简或繁,关键在于画出人物的神来。
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黛玉自有柔弱之美,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凤姐自有泼辣之美,不爱红妆爱戎装的湘云自有娇憨之美。
怎样来描绘人物?要聚“睛”“绘”神,用我们的火眼金睛全神贯注的打量人物,捕捉人物细微的动作神情。写作时,要在脑海中细细回想,直至出现人物的特写画面为止。
仍以上述作文为例,闭上眼睛想一想,平常家人在饭桌上有怎样的举止行为?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扫描过去,再一个一个地定格下来,凝视他们,静静地凝视,让脑海里浮现生动的画面。
妈妈会怎样?手疾眼快地夹起一个肉丸,放在唇边轻轻地吹了吹,搁在我的碗里说:“小心烫着。”
爸爸会怎样?拿起汤勺,舀上一大勺,热热地喝下,畅快的打了个嗝,惬意地呷上一口老白酒。
奶奶会怎样?絮絮地唠叨着邻里闲话,家长里短,一个劲儿关照我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儿,把最精的肉,最嫩的笋一股脑堆在我的碗里。
通过画面揣想来描绘人物,可以有效的避免人物描写的单一性,因为在画面中,人物是立体的,是生动的,所以在笔下描绘出来的人物自然也是有血有肉的,神形兼备的。
四、潜心投入,文中有我
回放再现的不仅是当时的画面,当时的情境,更有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感受。经过时间的冲刷,有的可能已经淡了,你得重新把它酝酿发酵,有的经过岁月的封存,反而味厚香醇了,感情一触即发。写作时一种记忆的重温,是一种情感的溯游。
写作中,必须把“我”摆进去,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思想,因为有了我,文章才有了独特的气息,才有了浓重的情感,才有了你自己的印迹。
在“冬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暖锅”的场面中,我是经历者,是描述者,一切描写皆出自我的心言心语,所思所想,正因为有了“我”的凝神细想,“我”的聚精会神,“我”的潜心投入,文字才会如细细的网眼,层层筛选,留下岁月的流金,人间的至情。而无“我”的文章,如荒芜的庭院,疏可走马,门可罗雀,找不到情感的依托,灵魂的寄所。
要做到有“我”并不难,只要你将对象靠近眼睛,细细地观看,贴近耳朵,细细的谛听,磨动牙齿细细品味,伸出手指寸寸触摸,放近鼻子微微嗅闻。
五、美化语言, 粉墨登场
写完之后如同完成了一个毛坯的制作,仍需要再度加工,使之精致、完美,方可粉墨登场。
美化语言的技巧极多,只说最简单的两点:
1、学写对称句
2、善用比喻句
对称是不严格的对偶,运用对称,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整句和散句结合,铿锵有力,错落有致,行云流水,当你写到“水汽弥漫”时,不妨跟一句“汤水油亮”写到“北风依旧呼啸”再来一句“天气依旧寒冷”。
当你感到描写难以进行的时候,只要调动你的形象思维,用上一系列的比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请记住几个能使描写更为出色的句式,那就是用“令人想起……”“就好像……一样”“使我感到……”“仿佛是……”等等。例如:雪白的鱼丸和碧绿的菠菜在暖锅里上下翻滚着,就如同游龙戏珠一般。
其实上述四点并没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思维过程,无法按部就班,但是在实践中证明,画面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的精细化,情感的细腻化,表达的细致化,确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很多学生的文章条理不清、疏于描写,味同嚼蜡?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缺少了精耕细作、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线条纷乱,粗陋不堪,破碎凌乱,反射在写作表达中,怎么可能形成有条不紊,精致优美,感情丰沛的文字呢?
针对孩子们作文中多记叙少描写、空议论缺真情的现象,我进行一系列的描写指导,让他们学会抓住瞬间,将瞬间定格,将瞬间放大,将瞬间写细,如果学会了在回眸的一刹那,在上课铃响的那一刻,在运动员起跑的一眨眼,总之,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间隔,能够写上百儿把字的时候,你的描写能力就形成了。
如何将瞬间写出那么多字呢?强调八个字:画面回放、情景再现。只有你想到了,你才能写出来;只有你想细致了,你才能写细致;只有你想得热血沸腾了,才能写得激情澎湃。总而言之,意在笔先。别忙着落笔,写作需要一气呵成,但更多的时候是慢工出细活。
一、捕捉瞬间,定格画面
回想一下那么多年哪一幅画面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哪一个瞬间让你刻骨铭心,记忆犹新。闭上眼睛仔细想一想当时的情形,你的脑海里能出现一幅清晰的画面吗?这幅画面的主体是什么?他们位于画面的哪个位置?他们的穿着是怎样的?他们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画面的背景是什么?画面整体是什么色调?给人怎样的感受?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拍摄这个镜头。
这是绘画时的整体构图,也是写作前的构思、预热、酝酿。有了充分的感性的体验,才能将这种感知诉诸文字。
二、设置背景、渲染环境
人物的活动要有背景的衬托,背景不仅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还能起到丰富主体内涵的作用。
两幅画你来比比优劣,画面的主体都是一个专心阅读的女孩,一幅只有人物,另一幅给它添上背景:蓝天白云、绿草茵茵,前一幅给人的感觉单调平淡,添置背景之后,顿感清新可爱,朝气蓬勃。
优秀的作品无不是擅长营造气氛、描绘背景的。《蝴蝶梦》中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情绪,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双重气氛相互交叠渗透,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称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我们以“冬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电暖锅”为例,看看这个画面可以选取哪些景物作为描写的点呢?
1、冬夜是整幅画面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简笔勾勒:呼啸的狂风,肃杀的寒冷,无际的黑暗,用以反衬家人围坐的温馨、祥和。
2、那么屋子里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是明亮的灯火,是氤 的热气,是亲切的交谈,是笑语的流淌,是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时正面的营造。
3、把镜头继续推进,给一家人带来温暖和快乐的暖锅,不能不做具体的描绘,暖锅里有些什么菜呢?白色的鱼丸,碧绿的青菜,金黄的鸡肉,鲜红的火腿,嫩嫩的冬笋,啊,让人垂涎三尺了吧,这时静态的描写。汤水咕咕地冒着气泡,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锅底的菜上下翻滚,瞅准了刚想下筷,转眼不见了,这是动态的,动静要结合着描写。
从外景到内景到近景,层层推近,逐层渲染,一个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就灵活灵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了,景物的铺设为人物活动创设了背景,提供了舞台,人物会更显神采,更具个性。
三、特写人物 ,聚“睛”“绘”神
舞台布置好了,人物可以闪亮登场了。
对人物的描写应该做到音容笑貌,举止言谈,历历在目,一笑一颦,举手投足,尽在笔端。可以简笔勾勒,可以工笔细摹,或粗或细,或简或繁,关键在于画出人物的神来。
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黛玉自有柔弱之美,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凤姐自有泼辣之美,不爱红妆爱戎装的湘云自有娇憨之美。
怎样来描绘人物?要聚“睛”“绘”神,用我们的火眼金睛全神贯注的打量人物,捕捉人物细微的动作神情。写作时,要在脑海中细细回想,直至出现人物的特写画面为止。
仍以上述作文为例,闭上眼睛想一想,平常家人在饭桌上有怎样的举止行为?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扫描过去,再一个一个地定格下来,凝视他们,静静地凝视,让脑海里浮现生动的画面。
妈妈会怎样?手疾眼快地夹起一个肉丸,放在唇边轻轻地吹了吹,搁在我的碗里说:“小心烫着。”
爸爸会怎样?拿起汤勺,舀上一大勺,热热地喝下,畅快的打了个嗝,惬意地呷上一口老白酒。
奶奶会怎样?絮絮地唠叨着邻里闲话,家长里短,一个劲儿关照我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儿,把最精的肉,最嫩的笋一股脑堆在我的碗里。
通过画面揣想来描绘人物,可以有效的避免人物描写的单一性,因为在画面中,人物是立体的,是生动的,所以在笔下描绘出来的人物自然也是有血有肉的,神形兼备的。
四、潜心投入,文中有我
回放再现的不仅是当时的画面,当时的情境,更有当时的心情,当时的感受。经过时间的冲刷,有的可能已经淡了,你得重新把它酝酿发酵,有的经过岁月的封存,反而味厚香醇了,感情一触即发。写作时一种记忆的重温,是一种情感的溯游。
写作中,必须把“我”摆进去,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思想,因为有了我,文章才有了独特的气息,才有了浓重的情感,才有了你自己的印迹。
在“冬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暖锅”的场面中,我是经历者,是描述者,一切描写皆出自我的心言心语,所思所想,正因为有了“我”的凝神细想,“我”的聚精会神,“我”的潜心投入,文字才会如细细的网眼,层层筛选,留下岁月的流金,人间的至情。而无“我”的文章,如荒芜的庭院,疏可走马,门可罗雀,找不到情感的依托,灵魂的寄所。
要做到有“我”并不难,只要你将对象靠近眼睛,细细地观看,贴近耳朵,细细的谛听,磨动牙齿细细品味,伸出手指寸寸触摸,放近鼻子微微嗅闻。
五、美化语言, 粉墨登场
写完之后如同完成了一个毛坯的制作,仍需要再度加工,使之精致、完美,方可粉墨登场。
美化语言的技巧极多,只说最简单的两点:
1、学写对称句
2、善用比喻句
对称是不严格的对偶,运用对称,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整句和散句结合,铿锵有力,错落有致,行云流水,当你写到“水汽弥漫”时,不妨跟一句“汤水油亮”写到“北风依旧呼啸”再来一句“天气依旧寒冷”。
当你感到描写难以进行的时候,只要调动你的形象思维,用上一系列的比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请记住几个能使描写更为出色的句式,那就是用“令人想起……”“就好像……一样”“使我感到……”“仿佛是……”等等。例如:雪白的鱼丸和碧绿的菠菜在暖锅里上下翻滚着,就如同游龙戏珠一般。
其实上述四点并没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思维过程,无法按部就班,但是在实践中证明,画面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的精细化,情感的细腻化,表达的细致化,确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