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艳波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就会停滞不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手段,以创新素质的养成为方向,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那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创设语言情景,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培养逐步形成的。如何去创设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使学生对每天必上的英语课兴趣不减,无论是从课堂问候语到结束语,还是从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到创设语言情景的多样性,笔者尽量使用学生能听懂的词汇,加上浅显易懂、不落俗套的句式变换,创设出能紧紧扣住学生心弦的英语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让我们来看看一节英语课的导入:JBIII Unit 9 . 该篇短文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趣事。笔者指着教室的日光灯向学生提问:“Why is our classroom so bright? 学生说:Because there are some electric lights in our classroom." 笔者接着问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electric lights?" 通过制造悬念,引出新课,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全神贯注的进入阅读的环节。然后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创新意识被激活了。用英语思维习惯开始形成,这就是创新意识。
二. 开发创新潜能,扶持创新行为
创新教育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也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敢于对课本及教师的授课提出质疑,摆脱对课本、教材及教师的过分依赖,改变安于现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突破思维惰性和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创新意识到实践的形成阶段,每个学生身上都是黄金和污泥混杂,阳光和阴影伴行,优点和缺点同在,为此,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正如大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一样,教师宽容了学生,学生就有了创新的勇气。教师应不遗余力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笔者曾教过两个非常活跃的学生,课堂不怎么规矩,可是喜欢问问题,别人认为只要记住老师的答案就可以了,可是他们偏不信这一套,不问出个子丑寅卯决不罢休,起先,笔者认为逐个解答他们的问题会耽误大多数同学听讲,有时显得不耐烦,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阶段考试后,他俩的成绩均名列班级前茅。正是因为他们积极思考,不盲从,敢质疑,学得主动,才收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笔者及时肯定了他们好问的习惯,并号召大家向他俩学习。
三.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我们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让学生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主要做了如下的尝试:
1. 教师要处处作有心人, 善于捕捉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新品种水稻,亩产高达八百公斤,外国专家怀疑是否好吃,袁隆平说:英语中有句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 我可以这样说:Eating is believing. 笔者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在完成Unit 6 写作中,就有同学开始模仿。
2.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见缝插针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例如JBIII Unit 15 关于环保的一篇文章,先通过正反事例让同学们谈论。大家针对这两种现象各抒己见,同学们一致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讲到课文Never give up 爱迪生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每一项发明都离不开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争取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如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 创设语言情景,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培养逐步形成的。如何去创设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使学生对每天必上的英语课兴趣不减,无论是从课堂问候语到结束语,还是从导入新课的艺术性到创设语言情景的多样性,笔者尽量使用学生能听懂的词汇,加上浅显易懂、不落俗套的句式变换,创设出能紧紧扣住学生心弦的英语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让我们来看看一节英语课的导入:JBIII Unit 9 . 该篇短文讲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趣事。笔者指着教室的日光灯向学生提问:“Why is our classroom so bright? 学生说:Because there are some electric lights in our classroom." 笔者接着问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electric lights?" 通过制造悬念,引出新课,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全神贯注的进入阅读的环节。然后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创新意识被激活了。用英语思维习惯开始形成,这就是创新意识。
二. 开发创新潜能,扶持创新行为
创新教育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也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敢于对课本及教师的授课提出质疑,摆脱对课本、教材及教师的过分依赖,改变安于现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突破思维惰性和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创新意识到实践的形成阶段,每个学生身上都是黄金和污泥混杂,阳光和阴影伴行,优点和缺点同在,为此,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正如大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一样,教师宽容了学生,学生就有了创新的勇气。教师应不遗余力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笔者曾教过两个非常活跃的学生,课堂不怎么规矩,可是喜欢问问题,别人认为只要记住老师的答案就可以了,可是他们偏不信这一套,不问出个子丑寅卯决不罢休,起先,笔者认为逐个解答他们的问题会耽误大多数同学听讲,有时显得不耐烦,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阶段考试后,他俩的成绩均名列班级前茅。正是因为他们积极思考,不盲从,敢质疑,学得主动,才收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笔者及时肯定了他们好问的习惯,并号召大家向他俩学习。
三.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我们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让学生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主要做了如下的尝试:
1. 教师要处处作有心人, 善于捕捉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新品种水稻,亩产高达八百公斤,外国专家怀疑是否好吃,袁隆平说:英语中有句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 我可以这样说:Eating is believing. 笔者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在完成Unit 6 写作中,就有同学开始模仿。
2.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见缝插针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例如JBIII Unit 15 关于环保的一篇文章,先通过正反事例让同学们谈论。大家针对这两种现象各抒己见,同学们一致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讲到课文Never give up 爱迪生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每一项发明都离不开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争取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如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