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
【作者】 魏孔江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健康是人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从事劳动工作的基石。所以进行切实有效的活动已刻不容缓。长期以来,学校的课间活动仅限于做操。面对“以人为本、和谐为主”的社会发展总趋势,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运而生,与课间操相比,它具有时间充足、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中等特点,对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陶冶学生情操,加深师生友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那么,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呢?
一、问题的提出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据我校实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对大课间活动认知态度的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持认可态度,男生要好于女生,持无所谓态度和持反对态度的较少。
2、对大课间活动时间的调查。上午和下午第二节后的30分钟均为大课间活动时间,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得到了保障。
3、对我校大课间活动体育项目的调查。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多人双足等等。
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比较喜欢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其中女生喜欢运动量较小的项目,男生喜欢球类运动的较多。
4、对场地设施、活动器材的调查。
目前,器材匮乏是我校的突出问题,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得大量的投入。怎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种可供开发的空间,来因地制宜的设计、开展一些合适的活动项目来满足学生要求是当务之急。
5、对大课间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的调查。
1)先集体操后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选项活动的组织形式。
2)单个自编的校园操或特色项目的组织形式。
3)不同项目定期轮换的的组织形式。
4)以某一项目为主题,开展竞技比赛的组织形式。
二、问题的分析
现状对大课间活动影响的因素分析。
1、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很难保证。
现在学校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家长还是非常看重成绩的,根本不去关心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是否有特色,他们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还要广泛宣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体育教师人员不够,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匮乏。
体育教师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多从学生中间入手,体育教师可以多培养一些小体育骨干做帮手。
3、学校的器材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要求。
这个问题,学校自己解决有点困难,所以要通过洞中渠道来解决活动器材短缺的问题。
4、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既没有特色的学校活动项目,又无法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
三、问题的解决
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探索,结合我校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1、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形成了领导重视,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2、制度规范,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记入校“三项竞赛”,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求活动的开展做到“五落实”、“三到位”,“责任到人。”
“五落实”指活动器材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
“三到位”指领导监督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责任到人”指值日人员要到现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活动方案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实施大课间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出场次序,落实场地,分派体育教师等。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4、场地器材、合理规划。
为了使活动更富有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的划分区域。结合场地器材进行优化运动的举措,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愉悦了师生的身心,当然也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我们制定了轮流活动表,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不断创新,全员参与。
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倡导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2、《中小学教育科研导论》
3、《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第2期
那么,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呢?
一、问题的提出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现状,据我校实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对大课间活动认知态度的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持认可态度,男生要好于女生,持无所谓态度和持反对态度的较少。
2、对大课间活动时间的调查。上午和下午第二节后的30分钟均为大课间活动时间,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得到了保障。
3、对我校大课间活动体育项目的调查。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多人双足等等。
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比较喜欢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其中女生喜欢运动量较小的项目,男生喜欢球类运动的较多。
4、对场地设施、活动器材的调查。
目前,器材匮乏是我校的突出问题,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得大量的投入。怎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种可供开发的空间,来因地制宜的设计、开展一些合适的活动项目来满足学生要求是当务之急。
5、对大课间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的调查。
1)先集体操后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选项活动的组织形式。
2)单个自编的校园操或特色项目的组织形式。
3)不同项目定期轮换的的组织形式。
4)以某一项目为主题,开展竞技比赛的组织形式。
二、问题的分析
现状对大课间活动影响的因素分析。
1、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很难保证。
现在学校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家长还是非常看重成绩的,根本不去关心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是否有特色,他们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还要广泛宣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体育教师人员不够,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匮乏。
体育教师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多从学生中间入手,体育教师可以多培养一些小体育骨干做帮手。
3、学校的器材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要求。
这个问题,学校自己解决有点困难,所以要通过洞中渠道来解决活动器材短缺的问题。
4、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既没有特色的学校活动项目,又无法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
三、问题的解决
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探索,结合我校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1、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形成了领导重视,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2、制度规范,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记入校“三项竞赛”,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求活动的开展做到“五落实”、“三到位”,“责任到人。”
“五落实”指活动器材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
“三到位”指领导监督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责任到人”指值日人员要到现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活动方案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实施大课间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出场次序,落实场地,分派体育教师等。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4、场地器材、合理规划。
为了使活动更富有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的划分区域。结合场地器材进行优化运动的举措,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愉悦了师生的身心,当然也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我们制定了轮流活动表,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不断创新,全员参与。
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倡导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2、《中小学教育科研导论》
3、《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