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物理教学中的实验

【作者】 吴广平

【机构】 上高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天我要谈的是如何来做物理教学中的实验。
  一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初中生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不太稳定,理性思维能力太弱,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又缺乏恒心,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要把握好这一关键,必须通过一些现象明显,趣味性强,印象深刻的物理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浮力的利用”这节课时,找一只密封性好的塑料袋,用双手将袋撑开,口朝下,把它靠近点燃的酒精灯的正上方缓缓加热,过一会儿松开双手,便会看到“热气球”冉冉升起,能上升到几米高;过一会儿,等袋内空气温度下降后,还能看到“热气球”缓缓下落。通过这个实验,增强他们探究物理现象的主动性,激发了探索奥秘的欲望。
  二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需要学生实际动手去操作,用手去摆放器材,用手去组装仪器,用手去调节设备。物理课本中的小制作、小实验,教师可亲手做,也可指导学生自己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引导分析、讨论,使学生参与实验的操作和推导。例如,在做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两个力气大的学生上讲台拉,论怎样拉都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这时让两个力气较小的学生来拉,却轻松地将两个半球拉开。两相比较,总结得出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大气压强还不小。这样,给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动手操作,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系统、熟练。
  三给学生多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
  实验提高分析能力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物理课本中的每个概念和规律一般由观察、探究实验、分析、归纳概念、规律应用、实际问题等构成,为了提高观察能力,在引导观察探究实验现象时应注意:①从什么地方观察,发生什么现象?现象发生变化过程的条件是什么?②观察同时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此现象有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③如何判断推理,概括有关性质和规律?逐步形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掌握观察方法和提高观察能力。如:观察水被加热至沸腾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边探究实验、边思考:A、开始加热的烧杯底和内壁是否有小气泡?怎样产生的?B、初始阶段如水温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气泡在上升至水面过程中其体积有什么变化?C、当水中有大量速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到水面破裂时,温度是否变化?瓶口出现的“白气”是什么?D、如果沸腾时间较长,还会看到水位比加热前有些下降为什么?这将膨胀、热传递、气化、液化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观察和思维分析能力。、
  四 教师开展课外动手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师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开设课外探究实验,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发展动手探究实验的创造力。如:①组织物理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指导动手搞小制作。如:制作橡皮测力计、潜望镜、土电话等;②组织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开展实地测量、电路安装等社会实践活动;③开展科技(科技论文)活动,如:举办物理晚会、撰写物理论文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悉心辅导,帮助克服困难,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互帮互学,逐步培养有趣的爱好和创造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从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发展创造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