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中职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 王富宁

【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治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而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的摇篮。不断探索技能型职业教育IT专业教学改革,不仅是推进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技能型IT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治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而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IT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如下。
  1、专业定位———来自行业分析。主要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及相关岗位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时以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员为主,以学校教师为辅,在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计算机专业将要面对的领域和岗位。像索尼、三星、华为等这些成熟企业并不回避人员再培养的问题,他们看重的是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技术工人,只是希望能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而一些新型的或小型的电脑公司所研制的一些软件多属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的软件,因此他们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的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要求会更高些,他们要求毕业生能很快掌握新软件使用,并能很快地为客户提供安装、维护等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能有综合程度较高的、系统的培养和训练的学习机会。学校要树立社会需求意识,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作为专业定位的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盲目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人才规格———瞄准职业岗位。从岗位职业分析入手,第一要明确的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确立课程能够设置的源头。例如网络管理人员这一职业岗位,它要求相关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硬件(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连接线路、控制服务器、计算机等)、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运行、日常运行监控和保养维护工作;负责网络用户、远程用户的建立、修改、删除,网络权限分配、密码设置等工作;负责提出计算机局域网、电视会议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硬件(包括微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及系统软件的升级和完善、更新和报废的建议;通过对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的分析,我们就能确定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而明确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使得课程围绕该技术应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而设置。
  3、课程体系实践环境———体现教学一体化突出生产性。建设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开放式情景实验。开放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学生“被动”转换成“主动探索”学习,激励学生超前、大胆质疑,综合运用学习材料和学习途径,自主学习、积极探索、锻造自己、培养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意识、创新能力、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团队精神。具体实践表现为: (1)简单实验项目的开放。对于在正常实验教学环节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的学生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放。对于部分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学生,可以保障他们进行综合运用知识的深一步实验,启发他们将一些实验教学中未能体现的项目得以体现。(3)创新性探索活动的开放。可以尽量引导进行探索活动的学生的活动,鼓励专业教师跟踪指导。三类实践:参与型实践:即由学生在嵌入式计算机实验室参与、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划的课程实验,包括了验证类、设计综合类三个不同层次。该类实验主要是配合教案开展,通过完成教案中的例子使学生较好掌握相关的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从而具备基本实践能力。(4)成品展示型实践:将转换为商品的实例带到实验课堂上,让学生有模仿开发产品的环境,同时又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直接的关联,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5)开发项目型实践:在成品展示型实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某个项目,从选题到规划到系统设计与实现到文档撰写及项目投标答辩等整个流程,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团队组织与协作等能力。
  4、课程内容———融入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能更加直接、更加准确地反映计算机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学习者从事的专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1)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确保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岗位针对性,使得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转向社会评价。以采购与仓储实务课程为例,就充分融入了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特色。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以比较典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德马公司的实际工作案例和工作要求为主,融入了企业的真实业务,并结合订单班、工学结合等的需要,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从而使得课程与实际紧密结合。(2)项目设计,体现岗位技能要求,强化业务岗位技能训练本课程的项目设计,体现了企业对采购员、库管员等岗位的技能要求,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通过强化业务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采购工作和仓储工作技能,从而就能较快适应相应的岗位工作。(3)采用企业版软件仿真模拟,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为了提高训练的针对性,本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引进了北京络杰斯特WMS、德马物流管理系统等物流仿真软件,用于对学生所设计的采购与仓储方案进行仿真模拟,使得学生对采购与仓储中涉及到的各类单据及操作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和学习。(4)建立“三方认证”体系,按职业资格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本课程还特别强调能力培养过程的形成性考核方式。通过建立“三方认证”体系,并按职业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只有校内教师才能够给学生打分的结果性方式,寻求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给学生评定成绩,甚至可以让企业教师给的分数在学生总成绩中占较大的比例,企业教师的形成性考核对学生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更为真实可靠。企业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考核要求来考核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些特色和创新对本专业其他课程如《运输与配送》、《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都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5、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当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可以有效开展了,从而创造校企共赢的结合点。校企合作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校企共建是以生产实景设计的,迎合了人力资源使用计划,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全真职业氛围,还能让学生有时间完成其所在岗位的工作环节,训练形成完整的知识经验,实现了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
  6、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由于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中没有对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作出特别的规定,所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执行的是同一标准,故我国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就没有专业素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历方面的要求。在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因为工作目标的一致性,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任教。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到社会兼职。校企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教授互聘,相互兼职,这样既可以了解市场及企业的前沿科技动态,又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开发,实现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加强校企合作,校内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7、加强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现代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尽管基础科学的分科分类越来越细,但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职业则呈现综合性发展趋势,社会分工日益变细,职业知识、技能的交叉面日益加大。交叉职业和新兴职业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大大超过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已经呈现了一个强有力的态势,它的普及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求职场上逊色于熟悉计算机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作为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在就业的渠道大大降低了。因此,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作为其他学科的辅助学习手段,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作为计算机专业,我们更应当在课程设置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加大其他学科在计算机专业的融合,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学习第二专业。
  最后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尤其要密切关注市场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体系,结合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希军.提高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2]李 琼,吴晓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3]冀亚丽.浅谈如何提高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质量[J].计算机教育,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