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校园成为美的摇篮
【作者】 张 文
【机构】 酒泉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记得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那么如何通过校园及班级文化建设,熏陶、感染、影响学生,在欣赏美、体验美的同时,使思想情操和道德观念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呢?为了让校园成为美的摇篮,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环境之美:
1、校园:校园是学生学习、游戏的乐园,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我就会带着一年级的同学欣赏校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讲解校史,进而再引导大家思考:这“一草一木都是情,处处匠心处处美”的校园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为这美丽的校园增色添美?在积极的启发引导下,无论是刮风下雨,每天的清洁、每周五的大扫除,值日生在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带领下,都从不放弃。他们将楼道的瓷砖、楼梯的扶手擦得一尘不染。看到自己创造出了干净的校园,美的环境,学生虽苦在其中,但其乐无穷。校园环境是学生身边无声的老师、熏染着学生的心智,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在洁净、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同学们自觉做到不损坏校园的一草一木,主动护理校园的苗木,主动为花草浇水,真正把学校看成自己的“家”,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落实到行动中,整个校园仿佛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总之,置身于这美丽的校园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操的陶冶,有效地进行了审美教育。
2、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因此,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在“学习园地”上大做文章。如“我们快乐的足迹”的板报,针对板报的内容,我召开班干部会、主题班会。同学们认真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从设计,到抄写,供稿等全体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动脑筋想办法,共同期待做到图文并茂,有的摘录、有的自己撰写、有的主动抄写、有的设计版面、大家争先恐后,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寻找美、发现美,尝试了成功的快乐。当内容充实,富有教育意义,书写工整,版面设计优美的“学习园地”办好时,由于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看,真正发挥出班级文化阵地的作用。现在,我班的“学习园地”已成为学生喜爱的“展示台”,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我让他们自己去布置教室:粘贴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或手抄报,在教室的墙上画上喜欢的画。当学生走进窗明几净,环境优美的教室时,乱扔纸,在教室追跑,大声喧哗等不良现象消声匿迹,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它从多方面优化了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取。
二、教学之美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的精神上的满足,智慧上的启迪。教师规范的板书,学生端正的坐姿等等,无不展现出教学之美。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词《忆江南》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词意后,我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接着用语言描述这番美景,然后让学生将这幅美景用画笔描述出来,最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吟诵。琅琅的书声、典雅的音乐、头脑中呈现的画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词意,而且将头脑中勾画的江南美景图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语文与美术、音乐的整合。这种在教学中创设出的画面、音乐、语言之美,更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三、活动之美
作为班主任,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的活动,力求使活动方式变“单一”为“多样”,活动方法变“刻板”为“生动”,活动内容变“空洞”为“丰富”,把各种活动搞活,体现多样统一美,收到教育的实效。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在活动中感受到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如:升旗仪式上,升旗手统一着装,各班学生统一穿校服,升旗仪式开始,升旗手在鼓乐声中雄纠纠地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队伍前走向升旗台。同学们唱着雄壮的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美的愉悦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班队会上,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求真、求善、求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引起情感共鸣,受到思想美的熏陶,升华其精神境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每周一节的口风琴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大课间活动更是深受学生喜爱,孩子们在大课间自由活动中可以尽情玩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游戏,可以在团体操的优美旋律中,尽情舒展身躯,锻炼出美的体魄。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中,为学生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使学生尽显才华。
四、言行举止之美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讲粗话、地方方言,还有些学生服装不够整洁。为此,我利用晨会、队会净化学生语言环境,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交流时,都要使用礼貌用语,随时随地对不文明的行为予以引导,对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不断地提醒和教育。经过长期反复的宣传、熏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良好得体的举止是文明的表现。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大队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下大力气开展规范敬队礼活动,同时对学生的仪表常抓不懈。要求学生必须穿戴整齐才能进校门,课间由大队干部检查学生穿戴,平时经常对班级进行检查。为了使学生学有榜样,学校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课堂上要求教师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我来帮助你好吗?”“请你来回答”“你的朗读让我想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的语言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仪态方面,学校要求教师注意坐姿、站姿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在穿着打扮方面,要求教师力争以最佳的仪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端庄的仪表,文明的举止、风趣的言谈都摄入了学生的眼睛,汇入他们的心田。
总之,在美的熏陶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群朝气蓬勃,举止文明的小学生,传来的是琅琅的读书声和阵阵笑声。这是学生爱美、向往美、追求美的最真实体现。
一、环境之美:
1、校园:校园是学生学习、游戏的乐园,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我就会带着一年级的同学欣赏校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讲解校史,进而再引导大家思考:这“一草一木都是情,处处匠心处处美”的校园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为这美丽的校园增色添美?在积极的启发引导下,无论是刮风下雨,每天的清洁、每周五的大扫除,值日生在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带领下,都从不放弃。他们将楼道的瓷砖、楼梯的扶手擦得一尘不染。看到自己创造出了干净的校园,美的环境,学生虽苦在其中,但其乐无穷。校园环境是学生身边无声的老师、熏染着学生的心智,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在洁净、美化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同学们自觉做到不损坏校园的一草一木,主动护理校园的苗木,主动为花草浇水,真正把学校看成自己的“家”,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落实到行动中,整个校园仿佛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总之,置身于这美丽的校园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操的陶冶,有效地进行了审美教育。
2、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因此,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在“学习园地”上大做文章。如“我们快乐的足迹”的板报,针对板报的内容,我召开班干部会、主题班会。同学们认真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从设计,到抄写,供稿等全体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动脑筋想办法,共同期待做到图文并茂,有的摘录、有的自己撰写、有的主动抄写、有的设计版面、大家争先恐后,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寻找美、发现美,尝试了成功的快乐。当内容充实,富有教育意义,书写工整,版面设计优美的“学习园地”办好时,由于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看,真正发挥出班级文化阵地的作用。现在,我班的“学习园地”已成为学生喜爱的“展示台”,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我让他们自己去布置教室:粘贴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或手抄报,在教室的墙上画上喜欢的画。当学生走进窗明几净,环境优美的教室时,乱扔纸,在教室追跑,大声喧哗等不良现象消声匿迹,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它从多方面优化了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取。
二、教学之美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的精神上的满足,智慧上的启迪。教师规范的板书,学生端正的坐姿等等,无不展现出教学之美。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词《忆江南》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词意后,我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接着用语言描述这番美景,然后让学生将这幅美景用画笔描述出来,最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吟诵。琅琅的书声、典雅的音乐、头脑中呈现的画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词意,而且将头脑中勾画的江南美景图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语文与美术、音乐的整合。这种在教学中创设出的画面、音乐、语言之美,更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三、活动之美
作为班主任,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的活动,力求使活动方式变“单一”为“多样”,活动方法变“刻板”为“生动”,活动内容变“空洞”为“丰富”,把各种活动搞活,体现多样统一美,收到教育的实效。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在活动中感受到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如:升旗仪式上,升旗手统一着装,各班学生统一穿校服,升旗仪式开始,升旗手在鼓乐声中雄纠纠地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队伍前走向升旗台。同学们唱着雄壮的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美的愉悦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班队会上,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求真、求善、求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引起情感共鸣,受到思想美的熏陶,升华其精神境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每周一节的口风琴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大课间活动更是深受学生喜爱,孩子们在大课间自由活动中可以尽情玩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游戏,可以在团体操的优美旋律中,尽情舒展身躯,锻炼出美的体魄。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中,为学生搭建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使学生尽显才华。
四、言行举止之美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讲粗话、地方方言,还有些学生服装不够整洁。为此,我利用晨会、队会净化学生语言环境,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交流时,都要使用礼貌用语,随时随地对不文明的行为予以引导,对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不断地提醒和教育。经过长期反复的宣传、熏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良好得体的举止是文明的表现。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大队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下大力气开展规范敬队礼活动,同时对学生的仪表常抓不懈。要求学生必须穿戴整齐才能进校门,课间由大队干部检查学生穿戴,平时经常对班级进行检查。为了使学生学有榜样,学校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课堂上要求教师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我来帮助你好吗?”“请你来回答”“你的朗读让我想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的语言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仪态方面,学校要求教师注意坐姿、站姿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在穿着打扮方面,要求教师力争以最佳的仪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端庄的仪表,文明的举止、风趣的言谈都摄入了学生的眼睛,汇入他们的心田。
总之,在美的熏陶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群朝气蓬勃,举止文明的小学生,传来的是琅琅的读书声和阵阵笑声。这是学生爱美、向往美、追求美的最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