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教师在学案导学课的“有效引导”

【作者】 李西超

【机构】 无棣县鲁北工业园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学案导学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相互质疑,教学相长”,它改变了教师以往的课堂角色,使教师不只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课下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展开充分的讨论, 老师适当引导和讲解, 经过思维训练, 达到这节数学课的学习目标。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研究后发现,课堂上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学案导学课的“有效引导”主要有以下四种:
  引导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引导思考----从课本例题中变式出练习题目;
  引导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可采用框图、树图、表格等。
  引导拓展-----最后我们要做什么?作业、课后思考题、资源链接。
  虽然数学课型不同,导学案的组成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类型的课,课堂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作用都不容忽视。只有教师善于引导,才能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的深刻。
  一、 “有效引导”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强调:“善诱者,善导。”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利用学案导学实施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有效引导”导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 “有效引导” 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有效引导”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在导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也要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解完问题后,我及时加以引导:
  原题: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2;第三边为x,求x的取值范围?
  变式一: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x?
  变式二: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x?
  以上问题逐一解决后,老师再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出类似的变式问题。
  有的合作小组提出了变式三:若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求x的取值范围?
  有的合作小组提出了变式四: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求x的取值范围?
  有的合作小组提出了变式五:能否找到x使得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将问题在教师的一步步“有效引导”下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更深入、更彻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思维的规律,设计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有效引导” 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课堂总结。
  好的课堂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如果设计得好,不仅能产生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起到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能使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使课堂效果得到反馈,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小结,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积极参与其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前,学生大脑中的180度有平角,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同旁内角的和,证明内角和定理的过程就是将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或同旁内角的过程。对于定理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它所用到的数学转化思想。那么在课堂小结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概括出这种“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四、“有效引导”可以使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
  把所学数学知识拓展延伸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进行行之有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散。有效的课堂教学拓展,能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一方面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数学规律、解题技巧等的归纳,二是变式题、拔高题的训练。所以可设计适量典型数学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讲解与点评,可以在双基训练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训练。
  总之,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接受“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在课堂上积极进行“有效引导”,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