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数学新知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范明富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而,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该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一、 应用已知,铺垫架桥,探索新知:
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索新知,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铺垫,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来龙去脉。
例如:教学“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它与整数应用题里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的应用题解题思路相同,所不同的只是题中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解题时要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由于它和整数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上的共同因素乍看起来并不明显,因此教学时应作些铺垫,在这两种应用题之间架起桥梁,呈现共同因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时从整数应用题入手,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人合砌一道长2400米(1200米、600米、1000米)的砖墙,甲单独砌需要20天,乙单独砌需要30天,甲、乙两人合砌需要多少天完成任务?让学生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分四组列式解答。再通过对这四道算式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不管工作总量是多少,只要两人单独完成的时间不变,两人合做的时间也是不变的。接着出示例题,组织讨论,明确将工作总量(具体数量),可以看作单位“1”,甲工作效率用1/20表示,乙工作效率用1/30表示,仍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解答。因此,工程问题是在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它们的数量关系相同,是同一类型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关键。
二、 创设情境,设疑引思,获取新知:
学生在数学课本上看到的一般是思维的结果,即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通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看到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到的,把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从中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逐步掌握一些思维的方法。这就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疑问难,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自己去“爬坡”,去“实现”。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机会,先结合“有9个梨,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的实用演示,引出了余数,然后把题中第一个条件依次改“有10个梨,11个梨,12个梨”,第二个条件与问题不变,使学生感知到,一个数除以4,有时没有余数,有时有余数,而且余下的数并不相同。接着,出示除以2,除以3的两组算式,学生口算后,我请他们仔细观察:在这三组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他们开始的回答是具体的:“除以4,余数是3、2、1;除以3,余数是2、1;除以2,余数是1”,我紧接着追问:“除以4,余数为什么不可能是4呢?”学生理直气壮的回答:“要是余4,不又可增分一份了吗?”此时此刻,我要求学生回答再简明一些,于是,学生说:“除以4,余数比4小;除以3,余数比3小;除以2,余数比2小。”回答逼近。我随即提出:“谁能用一句话来说明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回答是:“余数都比除数小。”知识的“果”是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的”。
三、 操作实验,丰富感知,形成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设法为学生创设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演算等过程中,调动眼、口、手、脑、耳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积极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首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讲台操作,建立“圆周”的概念,接着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把准备好的三个圆(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分别沿着直尺滚动一周。边观察,边记录数据,边讨论:滚动一周的长度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尽情地畅谈己见。归纳得:不论圆的大小如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值,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由此,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学生理解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掌握新的知识。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措施。
一、 应用已知,铺垫架桥,探索新知:
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索新知,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铺垫,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来龙去脉。
例如:教学“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它与整数应用题里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的应用题解题思路相同,所不同的只是题中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解题时要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由于它和整数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上的共同因素乍看起来并不明显,因此教学时应作些铺垫,在这两种应用题之间架起桥梁,呈现共同因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时从整数应用题入手,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人合砌一道长2400米(1200米、600米、1000米)的砖墙,甲单独砌需要20天,乙单独砌需要30天,甲、乙两人合砌需要多少天完成任务?让学生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分四组列式解答。再通过对这四道算式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不管工作总量是多少,只要两人单独完成的时间不变,两人合做的时间也是不变的。接着出示例题,组织讨论,明确将工作总量(具体数量),可以看作单位“1”,甲工作效率用1/20表示,乙工作效率用1/30表示,仍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解答。因此,工程问题是在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它们的数量关系相同,是同一类型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关键。
二、 创设情境,设疑引思,获取新知:
学生在数学课本上看到的一般是思维的结果,即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通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看到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到的,把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从中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逐步掌握一些思维的方法。这就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疑问难,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投入到数学活动中,自己去“爬坡”,去“实现”。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机会,先结合“有9个梨,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的实用演示,引出了余数,然后把题中第一个条件依次改“有10个梨,11个梨,12个梨”,第二个条件与问题不变,使学生感知到,一个数除以4,有时没有余数,有时有余数,而且余下的数并不相同。接着,出示除以2,除以3的两组算式,学生口算后,我请他们仔细观察:在这三组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他们开始的回答是具体的:“除以4,余数是3、2、1;除以3,余数是2、1;除以2,余数是1”,我紧接着追问:“除以4,余数为什么不可能是4呢?”学生理直气壮的回答:“要是余4,不又可增分一份了吗?”此时此刻,我要求学生回答再简明一些,于是,学生说:“除以4,余数比4小;除以3,余数比3小;除以2,余数比2小。”回答逼近。我随即提出:“谁能用一句话来说明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回答是:“余数都比除数小。”知识的“果”是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的”。
三、 操作实验,丰富感知,形成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设法为学生创设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演算等过程中,调动眼、口、手、脑、耳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积极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首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讲台操作,建立“圆周”的概念,接着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把准备好的三个圆(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分别沿着直尺滚动一周。边观察,边记录数据,边讨论:滚动一周的长度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尽情地畅谈己见。归纳得:不论圆的大小如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值,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由此,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学生理解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掌握新的知识。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