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核心概念与生物教学
【作者】 胡先成
【机构】 凤阳县临淮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核心概念是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启迪思维、开拓思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基础。在生物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不仅是学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本文以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本质认识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心,探索了生物学核 心概念教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核心概念 内涵与外延 教学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赵占良先生说过: “生物教材就是由概念积木加上素材案例构建而成,概念积木多且散乱,素材案 例穿插其中”。在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就约有450个,有具体定义的概念有近200个,平均每节课中都要涉及4-5个重要概念。可见概念教学始终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者 长抓不懈的内容,也是需要我们倾注思考的内容。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核心概念教学有以下体会。
1、对生物核心概念要咬文嚼字
概念需要以一定的词语来加以描述,而这些词语作为代表生物学专业的语言符号绝对不是随意使用的,它们往往都有着较丰富的含义,这些词语要么是专家深思熟虑的结晶,要么是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它们常常是相应概念内在含义的最生动、最直接的表达。对于概念的考察通常注重咬文嚼字,不能随便更换词语来表达。但学生在书写概念时经常会出现错别字,比如,出现“ 必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自氧需养型”(自养需氧型) “叶泡”(液泡)、叶粒(绿 )体、“光和 作用”(光合作用)等等。教师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要咬文嚼字重点强调,以免学生写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概念了。
2、运用实例归纳核心概念的精确定义
对学生来说,很多核心概念的定义是非常抽象的,如基 因、单倍体等等。学生直接理解概念较难,教学中学生需要教师来对定义中的抽象信息加以解读——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些抽象的定义。美国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抽象化的语言是人类经验 之塔的最顶层,在那里事物的原型已被抽象化,是学生很难直接理解的信息,课堂教学过程绝不能从这种抽象化 了的语言开始,否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那些不能理解概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从具体的经验入手,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或是事件开始慢慢引导,然后再由具体经验逐步上升到抽象的概念。例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讲述 染色体和染色质二者转化的过程时,直接讲述学生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先讲述电话线的拉伸和压缩,学生就能在脑海 中想象此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又如对于“什么是基因?”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讲几个具体的基因,再来归纳基因的定义:为什么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呢?这是由遗传物质 DNA决定的,在双眼皮者细胞的DNA分子中有一个特殊的片段,决定了其长出双眼皮,科学家就把DNA分子的这一片段称为双眼皮基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善于将这样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具体的事例讲起,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定义。一旦加入这些具体信息,再抽象的概念也会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3、用生活中比较通俗的实例比喻陌生概念将陌生概念与学生自身熟知的事物和生活体验通过类比,建立适当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概念认知的内化。例如;将密码子比作电影院的座位号,大人(tRNA)凭着电影票(反密码子)找到正确的座位( 碱基互补配对),然后将带来的小孩(氨基酸)放到座位上,最后小孩手拉手(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这样的讲解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作用,还加深了对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 程的认识。再如间将氨基酸通式比作人体,头代表R基团,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躯干代表碳,双腿代表氢,每个人脸部长相不同代表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代表的氨基酸不同。
4、用图形简化概 念,提取核心概念的精髓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符号、图形等概括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的重要方法,它起着组织、整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避免学生因为复杂的文字而出现记忆混乱。例如一个细胞周期:如苏教版必修一课本80页图5-1图中起点是上一次分裂的结束点,终点是下一次分裂结束点,一个细胞周期很直观地体现了细胞周期概念的前提——连续分裂的细胞(至少为两次细胞分裂)和本质——“两个完成”(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又如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概念,单用语言来讲解,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抽象难懂,而一旦有了一张与其配合的世 代关系图,一切就变得一目了然:在世代关系图中,以自己为中心在中主轴上的纵向的一列亲属——祖辈、父辈、子辈、孙辈等等为直系血亲,而除主轴亲属以外的旁系亲属(包括同胞兄弟之间,甚至同卵双胞胎之间)都是旁系血亲。可以用 图形来配合讲解的概念还有基因、原生质层、质壁分离、主动运输、细胞分化等等。
5、关注前概念,适当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大多来自于日常经验或以前的科学课程,是每个新知识学习的起点。当前概念和新概念相近 时,会对新概念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新概念易被原有知识体系所融化,称概念的同化。例如学生在已建立“无机催化剂”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酶概念,很容易把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图式的适当位置。学生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观念越多,新旧观念的性质越接近,就越容易发生同化,新概念的理解就会越容易。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概念,使新概念与之建立联系,促进同化。另一方面,已有概念对新概念学习的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日常概念因受到狭隘知识范围的限制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新概念学习时就需要对原有认知模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例如个体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而很多学生的日常概念往往认为个体发育是从幼体开始的,并 且这种由生活经验形成的旧观念常常又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要特别加以注意。
6、比较分 析,理解相近核心概念之间 的内在联系
很多生物学概念是为了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分类而建立的,这些概念往往以并列方式成对地呈现在教材中。如自由水和结合水,杂交、自交、测交,、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等。这些概念只有通过比较归纳才能突出其所 存在的差异,所以教学中应该以并列的方式同时讲解。让学 生发现其中的差异。有时采取列表的形式讲解可以节省时间,这样学生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能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7、在应用中强 化理解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的应用既是学习核心概念的终极目的,也是检 验核心概念掌握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 程中,联系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设置核心概念应用的问题情境,适当地进行核心概念应用的模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有些比较晦涩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应用,才可能更好地掌握。
总之,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法的选择灵活运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概念 内涵与外延 教学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赵占良先生说过: “生物教材就是由概念积木加上素材案例构建而成,概念积木多且散乱,素材案 例穿插其中”。在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就约有450个,有具体定义的概念有近200个,平均每节课中都要涉及4-5个重要概念。可见概念教学始终应该是我们教学工作者 长抓不懈的内容,也是需要我们倾注思考的内容。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核心概念教学有以下体会。
1、对生物核心概念要咬文嚼字
概念需要以一定的词语来加以描述,而这些词语作为代表生物学专业的语言符号绝对不是随意使用的,它们往往都有着较丰富的含义,这些词语要么是专家深思熟虑的结晶,要么是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它们常常是相应概念内在含义的最生动、最直接的表达。对于概念的考察通常注重咬文嚼字,不能随便更换词语来表达。但学生在书写概念时经常会出现错别字,比如,出现“ 必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自氧需养型”(自养需氧型) “叶泡”(液泡)、叶粒(绿 )体、“光和 作用”(光合作用)等等。教师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要咬文嚼字重点强调,以免学生写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概念了。
2、运用实例归纳核心概念的精确定义
对学生来说,很多核心概念的定义是非常抽象的,如基 因、单倍体等等。学生直接理解概念较难,教学中学生需要教师来对定义中的抽象信息加以解读——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些抽象的定义。美国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抽象化的语言是人类经验 之塔的最顶层,在那里事物的原型已被抽象化,是学生很难直接理解的信息,课堂教学过程绝不能从这种抽象化 了的语言开始,否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那些不能理解概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从具体的经验入手,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或是事件开始慢慢引导,然后再由具体经验逐步上升到抽象的概念。例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讲述 染色体和染色质二者转化的过程时,直接讲述学生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先讲述电话线的拉伸和压缩,学生就能在脑海 中想象此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又如对于“什么是基因?”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讲几个具体的基因,再来归纳基因的定义:为什么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呢?这是由遗传物质 DNA决定的,在双眼皮者细胞的DNA分子中有一个特殊的片段,决定了其长出双眼皮,科学家就把DNA分子的这一片段称为双眼皮基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善于将这样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具体的事例讲起,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定义。一旦加入这些具体信息,再抽象的概念也会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3、用生活中比较通俗的实例比喻陌生概念将陌生概念与学生自身熟知的事物和生活体验通过类比,建立适当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新概念认知的内化。例如;将密码子比作电影院的座位号,大人(tRNA)凭着电影票(反密码子)找到正确的座位( 碱基互补配对),然后将带来的小孩(氨基酸)放到座位上,最后小孩手拉手(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这样的讲解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作用,还加深了对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 程的认识。再如间将氨基酸通式比作人体,头代表R基团,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躯干代表碳,双腿代表氢,每个人脸部长相不同代表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代表的氨基酸不同。
4、用图形简化概 念,提取核心概念的精髓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符号、图形等概括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的重要方法,它起着组织、整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避免学生因为复杂的文字而出现记忆混乱。例如一个细胞周期:如苏教版必修一课本80页图5-1图中起点是上一次分裂的结束点,终点是下一次分裂结束点,一个细胞周期很直观地体现了细胞周期概念的前提——连续分裂的细胞(至少为两次细胞分裂)和本质——“两个完成”(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又如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概念,单用语言来讲解,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抽象难懂,而一旦有了一张与其配合的世 代关系图,一切就变得一目了然:在世代关系图中,以自己为中心在中主轴上的纵向的一列亲属——祖辈、父辈、子辈、孙辈等等为直系血亲,而除主轴亲属以外的旁系亲属(包括同胞兄弟之间,甚至同卵双胞胎之间)都是旁系血亲。可以用 图形来配合讲解的概念还有基因、原生质层、质壁分离、主动运输、细胞分化等等。
5、关注前概念,适当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大多来自于日常经验或以前的科学课程,是每个新知识学习的起点。当前概念和新概念相近 时,会对新概念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新概念易被原有知识体系所融化,称概念的同化。例如学生在已建立“无机催化剂”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酶概念,很容易把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图式的适当位置。学生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观念越多,新旧观念的性质越接近,就越容易发生同化,新概念的理解就会越容易。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概念,使新概念与之建立联系,促进同化。另一方面,已有概念对新概念学习的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日常概念因受到狭隘知识范围的限制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新概念学习时就需要对原有认知模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例如个体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而很多学生的日常概念往往认为个体发育是从幼体开始的,并 且这种由生活经验形成的旧观念常常又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要特别加以注意。
6、比较分 析,理解相近核心概念之间 的内在联系
很多生物学概念是为了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分类而建立的,这些概念往往以并列方式成对地呈现在教材中。如自由水和结合水,杂交、自交、测交,、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等。这些概念只有通过比较归纳才能突出其所 存在的差异,所以教学中应该以并列的方式同时讲解。让学 生发现其中的差异。有时采取列表的形式讲解可以节省时间,这样学生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能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7、在应用中强 化理解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的应用既是学习核心概念的终极目的,也是检 验核心概念掌握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 程中,联系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设置核心概念应用的问题情境,适当地进行核心概念应用的模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有些比较晦涩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应用,才可能更好地掌握。
总之,生物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法的选择灵活运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