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标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者】 滕秀琴
【机构】 长城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一、设置问题“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设置问题“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并仔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现象的思维弱点,使全班学生的思维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质上有了一次飞跃,养成用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学习过程“生活化”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情境学习的倡导者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教学时,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超市,四周陈列着各类商品,每件商品上都标有价格,然后请学生扮演“顾客”,每人拿着“钱”去“超市”购物,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现实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在参与中发展个性。学生在参与购物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在购物中算钱、付钱、找钱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种生活化、游戏性的情境氛围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体验了成人的角色,这是一种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生活化”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空间中感知。如我在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再用直尺量一量自己的课本的厚度,明白“1米”大约是我们双臂伸直的长度,“1厘米”大约是我们一个食指的宽度,然后总结。虽然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厘米”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放学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把自己量得的数据记录下来,第二天在班上进行交流。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厘米”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这样的教学安排,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中弥补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态。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全班同学家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粉刷墙壁、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设置问题“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设置问题“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并仔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现象的思维弱点,使全班学生的思维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质上有了一次飞跃,养成用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学习过程“生活化”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情境学习的倡导者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教学时,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超市,四周陈列着各类商品,每件商品上都标有价格,然后请学生扮演“顾客”,每人拿着“钱”去“超市”购物,把学生带到了虚拟的现实生活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在参与中发展个性。学生在参与购物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在购物中算钱、付钱、找钱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种生活化、游戏性的情境氛围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体验了成人的角色,这是一种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生活化”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空间中感知。如我在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再用直尺量一量自己的课本的厚度,明白“1米”大约是我们双臂伸直的长度,“1厘米”大约是我们一个食指的宽度,然后总结。虽然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厘米”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放学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把自己量得的数据记录下来,第二天在班上进行交流。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厘米”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这样的教学安排,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中弥补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态。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全班同学家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粉刷墙壁、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