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调增融合 增效减负——之《溶解度》新课设计浅议

【作者】 薛祥文

【机构】 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溶解度》为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内容难度不大,但在教学实践中,小知识点和易混淆点较多,从而导致学生在做题中易出现较多失误。为减少学生的失误,增加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从教材结构的更替、教学顺序的调整、教材内容的增减、学生学习的深浅,育人发展的高低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建议,以增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准确把握程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
  关键词:内容更替  教序调整  效益提升   
  《溶解度》为化学人教版中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虽然说难度不大,但在习题反馈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点却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准确。在做题时,常以感觉代替逻辑分析,这样就会出现学生自己觉得是做对了,但结果却是错的现象。现结合课堂的PPT、过关练习以及教学经验,笔者对本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较详细的教学设计说明。
  一、对新课内容的调整
  (一)课时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中的调整:
  1. 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性演示实验,改变成先做演示实验,再用视频展示该实验。通过实验和视频总结出一个重要结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见图1、图2),这个结论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实验目的,也为引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做铺垫,为后面的难点和易错点的解决,打下较好的基础。
                                                                                                                                           


  
          图1  调整前                                     图2  调整后
  2.将课堂教师讲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改为充分利用之前的实验过程,来总结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如图3)。由于前面的实验通过不同的方法已经形成了多种情况下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当然还包括不能确定是哪种状态的溶液。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以及能快速理解记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图3 硝酸钾固体的溶解                                
  3.将浓稀溶液和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图4)调整到第3课时,替换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正误题(如图5)。这样可以把学生较难理解的浓稀问题放到对溶液进一步理解之后学习,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入判断题达到讲练结合,巩固新知的目的。






  图4浓稀溶液和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图5浓稀溶液和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二)课时2《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中的调整:
  1.将教师讲解溶解度四要素(如图6)改为学生阅读改错总结出四要素(如图7)。既能培养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以总结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思考中,还能加深学生对溶解度四要素的理解和记忆。
     





  图6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调整前          




  


  图7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调整后
  2.简化溶解度曲线图中点、线的意义。将原来总结的5个点(如图8),简化为3个点(如图9),以中考常考点为依据,去掉了显而易见的第5点和重复的第1点。既减少了知识记忆量,还能突出重点,为第3课时的溶解度曲线分析运用埋下伏笔。
                





   图8 调整前                             图9  调整后
  二、对新课内容的增加
  (一)课时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中的增加:
  如图10,在之前实验的表格中增加课本中没有的一栏“溶液是否饱和”。有利于学生直观判断所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还能巩固判断饱和溶液方法的运用。








  图10  溶液是否饱和
  (二)课时2《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中的增加
  增加溶解度曲线简单运用的课堂训练题,如图12。这个题能当堂检测学生对点、交点含义的运用,同时能依据这道题指导学生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分析和概括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大小比较信息。





  图11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三)课时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结晶》的增加
  1.增加溶解度曲线图中关于曲线之上和之下区域意义的分析理解,并能将此知识运用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升降温判断中,如图13。运用下图中两种典型溶解度曲线的对比学习,能促使学生很快理解该如何升降温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而不需要死记硬背升降温的转化方法。







  图1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结晶
  2.增加结晶方法在可溶性物质分离除杂中的运用。结晶方法的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个难点,但结晶方法在可溶性物质分离除杂中的运用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通过对溶解度曲线图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溶解度曲线图来理解两种结晶方法在何时运用,让学生能更轻松突破这个难点。如图13为结晶方法的初步学习和运用,通过“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固体,如何提纯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如何提纯氯化钠?”两个对比问题,强化知识点运用。






  图13 结晶方法在可溶性物质分离除杂中的运用
  当学生理解了该对比题中结晶方法的运用,再加入下图14所示题进行拓展练习,达到巩固结晶方法的基础,突破结晶方法应用的难点。该题中的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选的是反常型,即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样会让这道题出现两个都合理的方案。这也正是课堂上需要学生通过思考,而实现的方法运用的能力训练。







  图14 结晶方法的拓展训练
  3.增加先判断正误的题来总结出溶液的浓稀与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图15。总结之后再增加溶液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溶液关系图的展示,如图16,这样学生可以明确浓稀溶液与溶液是否饱和的状态没有必然关系,而溶液的浓稀在之后的课题3《溶液的浓度》中会再学习,通过在这个课时中加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







  图15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运用







  图16 浓溶液、稀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三、对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为了检验这样改进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上课时特意选择了自己所教的两个层次相当的班级做对比。其中一个班(A班)用之前的方法授课,而另一个班(B班)采用改进后的方式授课,用课堂过关练习(如图17)的得分率来检测教学效果。过关练习选择了7个题,定时15分钟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当堂独立完成,避免了学生互相讨论导致的检测结果不确定的因素。过关练习的一、二两题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物质溶解度曲线陡升型和陡降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方法区别的理解记忆;三、四、五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溶解度曲线与结晶方法、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方法结合的应用;六、七题着重考察学生对结晶方法提纯、结晶受温度影响的现象分析理解能力。
    























  图17  课堂过关练习题
  为了方便统计得分率,定义填空题每一个空为1分,选择题每一个为2分,整张过关练习的总分为21分。每一个答题的班级得分采用平均分计分,精确到0.1分。A班和B班在过关练习中的平均得分见下表1。
  表1   A班和B班溶解度过关练习平均得分表










  从两个班级的过关练习的总平均分可以看出,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增删,教学次序的优选后,每一种题型改进后者得分都有所上升,增长最多的是第五题和第7题,均增长0.4分,总得分则增加了2.1分,占总分的10%,总得分率则从79%上升到89%。说明这样的改进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当然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原本2课时的内容变为3课时的内容,在时间上多使用了33%,效率却只提高了10%,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好像效率是降低了的。但实际要看的是长远的效率,那就是这部分知识在之后教学和运用中学生更得心应手,其实为以后也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因此综合来看,本课题的改进是有较好效果的。
  对于本课题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作出的一些调整改进,只是目前个人认为较为妥当的一种处理方式,就像去年也认为之前的处理是比较好的一样。随着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也许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出现,还需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