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还学生一个生动的历史课堂 ——浅议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王兆松

【机构】 八滩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可见学习兴趣对学业水平的影响,那么我们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原真实的、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场景,为学生铺设一条连接课堂与生活实践的通道。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所学的知识是切合生活实际的,是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认识自己在现实的生活中关切的、有兴趣的问题的,是有用的。“情境教学法”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产生这样的效果。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
        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生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生动逼真再现具体的历史情景和特定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形成历史表象,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历史环境中去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境,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已经融入到历史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
        二、通过直观教具展现历史情境
        直观教具是创设历史情境最主要的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等将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心理学家试验的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 10%,自己听到内容的 20%,自己看到内容的 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 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 70%。因为历史的不可再现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体,尽可能再现历史画面,让学生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比如在讲授《19世纪中叶的俄国》时,在导入时播放《大国崛起》截取片段,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疑问: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40年后,俄国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向英、法和土耳其俯首。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探讨19世纪中叶的俄国到底怎么了,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历史是一幅画,史中有画,画中有史,我们还可以利用图画进行情景教学。借助图画可以再现历史情景,可以把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历史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的真切,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我出示反映经济危机的四张图片:1.《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2.《因破产而出售汽车的资本家》。3.《因无钱支付房租而靠在绳索上睡觉的难民》。4.《芝加哥工人与美国警察发生冲突》。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怎样的状况呢?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些形象图,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再加上我适当的点拨来创设经济危机时的情景:抛售股票,大批工人失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胡佛总统“家家锅里有一只鸡”的誓言成为泡影,……。再把另外出示的一幅《资本家销毁大量产品》图与此情景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这次危机的感性认识,并体会危机中灾难最深重的是劳动人民群众,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用这些直观教具创设的情境,能以直观明晰的表象,加深学生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学习的效果。
        三、设计合适的问题创设问境
        问题情景是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步步把学生带入历史背景中,加强师生互动。所谓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我认为就是教师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来提出相应的历史情景问题,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去体味、思考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辨证能力的一种历史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克里米亚战争”时,我先出示了“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分子的预测:我们为与文明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当我们谈论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样一段材料,结合材料设置以下问题:“材料中的‘这场斗争’指什么?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俄国在‘这场斗争’中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个发现问题的答案,因此学起来就格外用心,等他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会由衷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历史新课标的理念(三维目标),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一再的证明,多种形式情景教学的结合是实现历史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再创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无穷乐趣,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