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霸”小爱变形记——预防校园欺凌案例

【作者】 殷红梅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校园欺凌这个词于近几年一直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新闻和网络暴出的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不断曝光,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中央各部委甚至是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6年12月11日公布了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关注度可见一斑,基于此,各学校始终把防范校园欺凌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安全隐患排查等,在笔者执教生涯中,也曾亲自处理过一起欺凌事件。
  一、案例背景
  “老师、老师,快去看啊,小爱又在打同学了。”课间,班上的纪律委员急匆匆地过来向我报告违纪情况,一听到小爱的名字,我的心猛地一颤,小爱是单亲家庭,从小跟着爸爸生活,是我们班上出了名的“大姐大”,虽说刚上六年级,但已经有了一米七的个子,比班上很多学生都要高,胳膊比我还粗,最要命的是她还很喜欢欺负同学,班上学生不管男女,都被她打过、擂过肥。听完纪律委员的报告,我赶紧放下手中的事务,向教室奔去,来到教室,只见小爱正用脚把一个小个子男生踩在脚下,男生趴在地上,满脸是血,旁边的学生没一个敢过去劝架。“小爱,你在干什么?”我进教室后大吼了一声,听到我声音的小爱明显吃了一惊,连忙回头看了我一眼,顺势将脚从男生身上拿了下来,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小爱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我白了她一眼,然后赶紧将男生扶起,让学生带着去医务室检查止血。我则将小爱叫到办公室,询问事情的经过,她在我面前依然是无所谓的态度,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老实告诉我,为什么欺凌同学。”“哼,谁让他嘲笑我。”“嘲笑你就应该动手吗?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我知道啊,大不了就是写检讨赔医药费呗。”这孩子貌似已经摸透了我们的套路,一时间我竟然语塞。按照程序,我给她爸爸打了电话,告知经过,并让他主动联系对方家长,态度好一点,给人家赔礼道歉、带孩子去看医生。她爸爸倒是挺看得开,说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老师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每次打电话都是这样的,只要其他家长不追究我也就快速处理了,但这次我觉得性质太恶劣,小爱的态度太嚣张,非要严肃处理不可,于是我在心里酝酿了一个计划。
  二、处置方式
  1、教育学生
  等那个受伤的男孩子回来,我把他们俩都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整个事情的经过,俩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其实就是因为男生说小爱胳膊比大腿还粗,小爱觉得这是对她的嘲笑和鄙视,就怒而动手。这打人的理由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问小爱难道没有别的解决方式吗?她说她跟她爸爸学的,别人惹你了就要打回去。这令我心里一惊,初步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于是我让他们俩先回教室,小爱写一份说明书给我,并要求小爱放学后跟着爸爸带着男生去看医生并登门道歉。他们走后,我仔细回想小爱刚才的表现以及之前的种种表现,意识到必须要去小爱家做一次家访,在这之前,我也想过要去家访,但都被她爸爸以各种理由拒绝。这次我说什么也要去她家一趟。于是我再次拨通了小爱爸爸的电话:“我明天下班后来你家家访。”“我......”“时间是六点。”“可是......”“你必须准时在家等着,我和小爱一起回来。”我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把我想说的表达完后就挂了电话。
  2、家访
  第二天下班后,我带着小爱去她家家访,一路上她仍然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说老师,你能见到我爸的可能性不大,我都很少见到他,但我已经做好了跑空的准备,所以即使见不到也不至于懊恼。我好奇地问小爱:“你爸晚上都干什么去了呀?”“他有时候在工地上加班,有时候在麻将馆加班。”“那你的作业和吃饭怎么办?”“以前在家教班,后来管不住我了,现在就全靠我自己。”听到这儿我竟然心生一丝怜悯,但很快被小爱的霸凌行为和她不负责任的爸爸给消除了。
  到小爱的家后,他爸爸果然没在家,于是小爱自己去做饭吃,我则拨通了他爸爸的电话,可很快被挂了,我再打他再挂,直到十几次之后他终于接电话了,电话那头传来噼里啪啦的麻将声,我问他在什么地方,他说在工地上加班,我说那我就在你家等着你回来为止,他说晚上不会回来了,我说那我就带着小爱来找你。见我这么执着,他终于松口了,说十分钟后到家。
  不一会儿,小爱的爸爸风风火火地回家了,我直切主题,说明了来意,他说小爱打人的事已经处理好了,该做的都做了,还要怎样呢?我强压住怒气,告诉他今天来不光是为这一件事,而是想充分弄清造成小爱欺凌同学的原因,目的并不是来跟你争论的,而是想家校形成合力帮助小爱。经过我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他爸爸终于转变了态度,跟我真诚沟通。原来,小爱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她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对孩子的管教更是少之又少。小爱身上养成了很多坏习性:强行要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喜欢动手打人。有一次放寒假,小爱天天抱着手机玩游戏,爸爸多次劝说,惹恼了小妍,她竟然愤怒把手机砸向毫无防备的父亲,父亲眼角的皮肤破裂,鲜血直流,同时感到眼部剧烈的疼痛,来到医院,医生告诉他:眼角膜受到严重的损伤,住了两次院眼睛才完全恢复。院子里的小伙伴们都不喜欢和小爱玩,因为她总是喜欢动手打人,而且下手还特别重。不久前,有个小伙伴说了一句她不喜欢听的话,脾气暴躁的她举起手中的木条就刺向对方的脸,小伙伴躲闪不及被刺中,鲜血直流......听完他爸爸的叙述,我终于明白小爱是属于家里学校“表里如一”的人,而造成小爱充满暴力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缺乏安全感,而强烈的自我保护欲导致她将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进行殴打。说到底,小爱还是缺少爱和关心啊!
  3、主题班会
  第二天,我在班上召开班会,围绕小爱同学的行为展开讨论。一开始,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揭露小爱同学的“累累罪行”,一边的小爱咬牙切齿,拳头捏得紧紧的。我见时机已到,就开始进行总结点评,我把去小爱家家访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并且还“添油加醋”说了不少,我说:“同学们,你们都只是一味指责小爱同学,却没有一个同学看到她的优点,比如她每天都能自己做饭,运动会上投掷冠军等,此刻的小爱就像是一只受伤的刺猬,想融入到你们中去,你们却被她锋利的尖刺吓得躲闪不及,渐渐和她越走越远,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敞开怀抱去接纳她的话,你们一定觉得其实小爱也是一个可爱的、有情有义的女孩子。”说完这些话,我瞥见一旁的小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紧握的拳头也松开了,我深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三、教育效果
  自那次主题班会以后,我时刻关注小爱的日常,有意无意给她表现得机会,又进行了几次家访,慢慢地,或许是小爱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同学们的关怀鼓励,小爱不再欺凌同学了,有好几次还有同学主动邀请她一起打球,看到此处我特别欣慰,更欣慰的是,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在同学们的一致推荐下,小爱同学当上班长。
  四、案例启示
  从小爱的案例中,我获得了很多的启示,其实,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在处理一般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我们不能一味的责怪、怒骂,刚性处置,而是要理智思考加温和教育,从现象直透本质,深挖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因材施教,逐步解决问题。在处理欺凌事件的过程中切忌给学生贴上标签、放大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给予犯错学生最大的包容,不要忘了我们自己曾经也是孩子。但是,我们对实施欺凌的孩子给予最大的包容不代表对他犯下错误的纵容,一定要让他明白:犯错可以原谅,但必须承担本该承担的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身为一名教师,我毕生都在为学生成人成才而踔厉奋斗,在学生成长的路上会有鸿沟、有天堑,做老师的就是要想办法帮他们不断逾越这些鸿沟天堑,岂能因一个孩子欺凌过同学就永远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呢?校园欺凌最有效的治理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爱与关怀,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无私奉献自己的包容和爱心,而这个过程是何等的艰辛,但我始终相信“静待花开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愿这个世界永无欺凌,愿所有孩子都能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