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初中学生体育自我意识的培养
【作者】 张庆果
【机构】 永盛文武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使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是使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终身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培养自我体育意识的意义,影响自我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学生 自我体意识 教学 培养
一、培养自我体育意识的意义
自我体育意识,就是从自我的需求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地从事体育。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即自己认识自己,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运动技术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所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毛主席早在1917年就认识到:“体育绯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没有处于自我的动机和为了自我的需要,就不会有正真的体育。初中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的,是终身体育的核心问题,只有树立起学生良好的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
二、影响自我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判断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自我评价进行的。初学生已经能根据评价结果来确立自己在班中的地位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例如,在课中体育老师要求两个组进行跳远挑战赛,但并未指明谁先来参加,这时凡是自认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自动先上场,而其他认为水平不够的则退到后面,他们之所以能够适时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就是因为他们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自我评价。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指导学生的自我评价,才能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自尊心
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一个学生如果缺乏自尊心,则任何批评和表扬对他都起不到作用。有了自尊心,就不会为个人目的而奉承别人,也不需要别人奉承自己。因此在体育课上,自尊心强的学生会积极、自觉、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进行体育锻炼,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努力争取好成绩。但现在的学生普遍自尊心很脆弱,轻不得,重不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激发他们学习中超乎寻常的毅力,掌握好“度”。
(三)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也是形成中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重要部分。很大程度上,自信心是随学生的自我评价产生和变化的,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常常取决于已有的经验,自我感觉和他人的评价,这三个因素的调控,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但他人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仍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学习新教材时,学生缺乏必要经验,他们难于评定自己的学习情况,此时教师的评价往往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施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对策
(一)根据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差异区别对待。
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女生的自我安全的需要比较强烈,容量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稍带有危险性的练习就不愿去做;自己感到没把握的练习决不去做;在练习中受到挫折后也较自卑。而男生自我表现欲望特别强烈,特别爱在异性面前“逞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自我成就感,也较有主见。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在异性面前进行身体练习时,可能对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哪些影响。
(二)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增加学生的安全感。
学生之所以在体育课上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是因为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各种安全措施的到位,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加强学生之间相互保护帮助,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动作技术,还要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三)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尽,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功。这就要求老师平时注意钻研教材教法,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允许学校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对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四)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
学生的自我评价都是通过比较而实现的,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是因为他在比较时选择错了评价机制。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提供评价方法,提供客观存在的评价机制,使他们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指导他们的自我评定。
我们可以的得出,只有树立强烈的自我体育意识,学生在进行某一项体育活动时,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看见运动场上,体育课上学生的奔腾跳跃、你争我夺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体育中向其他人显示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力,以保持或是提高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可见,体育意识的觉醒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会发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我们在教学或是群体竞赛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如果表现的过分突出,也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或脱离集体的倾向。这是由于初中生心理的不成熟。教师应加强说服教育,用发展的眼光去鼓励他们成长与长才。
关键词:学生 自我体意识 教学 培养
一、培养自我体育意识的意义
自我体育意识,就是从自我的需求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地从事体育。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观察,即自己认识自己,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运动技术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所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毛主席早在1917年就认识到:“体育绯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没有处于自我的动机和为了自我的需要,就不会有正真的体育。初中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的,是终身体育的核心问题,只有树立起学生良好的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
二、影响自我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判断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自我评价进行的。初学生已经能根据评价结果来确立自己在班中的地位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例如,在课中体育老师要求两个组进行跳远挑战赛,但并未指明谁先来参加,这时凡是自认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自动先上场,而其他认为水平不够的则退到后面,他们之所以能够适时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就是因为他们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自我评价。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指导学生的自我评价,才能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自尊心
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一个学生如果缺乏自尊心,则任何批评和表扬对他都起不到作用。有了自尊心,就不会为个人目的而奉承别人,也不需要别人奉承自己。因此在体育课上,自尊心强的学生会积极、自觉、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进行体育锻炼,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努力争取好成绩。但现在的学生普遍自尊心很脆弱,轻不得,重不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激发他们学习中超乎寻常的毅力,掌握好“度”。
(三)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也是形成中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重要部分。很大程度上,自信心是随学生的自我评价产生和变化的,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常常取决于已有的经验,自我感觉和他人的评价,这三个因素的调控,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教学实践表明,尽管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但他人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仍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学习新教材时,学生缺乏必要经验,他们难于评定自己的学习情况,此时教师的评价往往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施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对策
(一)根据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差异区别对待。
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女生的自我安全的需要比较强烈,容量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稍带有危险性的练习就不愿去做;自己感到没把握的练习决不去做;在练习中受到挫折后也较自卑。而男生自我表现欲望特别强烈,特别爱在异性面前“逞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自我成就感,也较有主见。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在异性面前进行身体练习时,可能对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哪些影响。
(二)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增加学生的安全感。
学生之所以在体育课上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是因为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各种安全措施的到位,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加强学生之间相互保护帮助,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动作技术,还要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三)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尽,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功。这就要求老师平时注意钻研教材教法,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允许学校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对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四)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
学生的自我评价都是通过比较而实现的,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是因为他在比较时选择错了评价机制。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提供评价方法,提供客观存在的评价机制,使他们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指导他们的自我评定。
我们可以的得出,只有树立强烈的自我体育意识,学生在进行某一项体育活动时,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看见运动场上,体育课上学生的奔腾跳跃、你争我夺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体育中向其他人显示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力,以保持或是提高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可见,体育意识的觉醒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会发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我们在教学或是群体竞赛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如果表现的过分突出,也会出现个人英雄主义或脱离集体的倾向。这是由于初中生心理的不成熟。教师应加强说服教育,用发展的眼光去鼓励他们成长与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