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批评艺术
【作者】 黄 远
【机构】 神木第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批评与表扬是相对应的,而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批评的方式一旦运用不妥当,将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批评也就没有什么教育效果可言。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贴切中听,事半功倍,以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实效呢?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教师必须掌握批评的技巧,使批评富有一定的艺术性,现就我个人班主任工作归纳总结如下:
一、耐心教育,委婉说理
一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他们对直截了当,当众揭短的“赤裸裸”批评方式很反感,甚至公开地抗议。对这些学生偶犯的错误,教师在批评教育时宜用耐心教育,委婉说理的方法,与他们一起分析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认识,或让他们对照有关规定及“好学生”的标准,检讨自己的言行。
二、批评要掌握事实。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枉过正的效果。例如初一时有个姓陈的插班生,常常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要批评他之前,一定从各方面掌握他和犯错误有关的全部材料,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期末考试的动员大会上,他还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三、尊重学生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较强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
四、要坚持“心理互换”的原则。
心理互换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意思。对犯错误的同学实施批评时,首先要求自己从教育者的位置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完全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考虑,这样批评的内容和方法就有了针对性,符合少年的心理特点,而不是“成人化”、“老一套”。其次不能仅从“好心”出发,如果只有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而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很容易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形成情绪对立,导致批评失效。教师更多的站在后进生的位置上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同这些同学一起来查原因,想办法,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接近了,不但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而且在感情上与学生更亲近了,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口,既治标又治本。
五、批评要有“度”
俗话说:“话过三遍如稻草。”世界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要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就事论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揪着同一问题不放,苦口婆心地劝诫,结果换来的往往是学生的无动于衷和麻木漠然,要不就会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因此,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批评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即不要“唠叨”,最好一次过错,就批评一次。
六、批评要看因人、地、时
1、批评要因人而异
由于学生性别、性格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往往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在选择批评方式时,应因人而异,一把鈅匙开一把锁。一般而言,一些年龄较小,思想单纯的调皮学生,他们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往往吃硬不吃软,对于他们批评的方式可以直接一些;而一些年龄偏大,性格倔强,品格和成绩都比较差的后进生,对于他们,教师一定要讲究批评艺术,尽量不直接点名批评,尤其不要在有女生的大众场合公开批评;对女生的批评,不但要注意态度,更要讲究语言的分寸。
2、批评要因地而异
教师在正式场合批评教育学生时,应严肃、庄重并充分展示平等姿态,说理和批评要清晰而委婉,有分寸,尽可能注意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而在非正式场合,不妨自然随意、坦诚些,以情说理,真诚相待地直陈缺点,热烈而诚恳地辩论,都会使学生感到关心和爱护。
3、批评要因时而异
一般来说,情感流露由浅而浓,讲理由浅入深。情投后才宜叙理,理达时又须情深意长。在学生还未从情感上接纳教师时,大摆道理,只能是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而一旦感情相融达到一定火候,却理未或理不明,则容易坐失教育良机。
七、批评后要进行心理补偿
人喜听赞美之辞,挨了批评心理多少总有怨气,时间久了,积少成多,就可能滋生对立情绪。所以教师批评学生以后,不能和学生赌气,而应及时给学生消气,顺气,再鼓气,即所谓的心理补偿,如进行谈话补偿、提问补偿、帮助补偿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没有鄙视他。
学生的思想工作十分复杂,学生所犯错误也各种各样,所以老师的批评方法不能单一,要善于转换,见机而行,巧妙运用。切不可恶语相加,挖苦讽刺、体罚学生、秋后算帐,要懂得中肯感人,用富有启发性、艺术性的批评教育,宛如春风化雨、滋润心肺,定会收到融冬雪为春水,化逆反为相溶的效果。
总之,批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有法,但无定法;它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体,教育目标就很容易实现,相反,你的教育目标就无法达到。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学生、积累好的经验和方法,一定能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得更好。
一、耐心教育,委婉说理
一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他们对直截了当,当众揭短的“赤裸裸”批评方式很反感,甚至公开地抗议。对这些学生偶犯的错误,教师在批评教育时宜用耐心教育,委婉说理的方法,与他们一起分析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认识,或让他们对照有关规定及“好学生”的标准,检讨自己的言行。
二、批评要掌握事实。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枉过正的效果。例如初一时有个姓陈的插班生,常常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要批评他之前,一定从各方面掌握他和犯错误有关的全部材料,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期末考试的动员大会上,他还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三、尊重学生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学生更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为此,其较强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从心里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
四、要坚持“心理互换”的原则。
心理互换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意思。对犯错误的同学实施批评时,首先要求自己从教育者的位置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完全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考虑,这样批评的内容和方法就有了针对性,符合少年的心理特点,而不是“成人化”、“老一套”。其次不能仅从“好心”出发,如果只有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而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很容易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形成情绪对立,导致批评失效。教师更多的站在后进生的位置上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同这些同学一起来查原因,想办法,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接近了,不但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而且在感情上与学生更亲近了,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口,既治标又治本。
五、批评要有“度”
俗话说:“话过三遍如稻草。”世界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要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就事论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揪着同一问题不放,苦口婆心地劝诫,结果换来的往往是学生的无动于衷和麻木漠然,要不就会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因此,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批评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即不要“唠叨”,最好一次过错,就批评一次。
六、批评要看因人、地、时
1、批评要因人而异
由于学生性别、性格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他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往往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在选择批评方式时,应因人而异,一把鈅匙开一把锁。一般而言,一些年龄较小,思想单纯的调皮学生,他们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往往吃硬不吃软,对于他们批评的方式可以直接一些;而一些年龄偏大,性格倔强,品格和成绩都比较差的后进生,对于他们,教师一定要讲究批评艺术,尽量不直接点名批评,尤其不要在有女生的大众场合公开批评;对女生的批评,不但要注意态度,更要讲究语言的分寸。
2、批评要因地而异
教师在正式场合批评教育学生时,应严肃、庄重并充分展示平等姿态,说理和批评要清晰而委婉,有分寸,尽可能注意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而在非正式场合,不妨自然随意、坦诚些,以情说理,真诚相待地直陈缺点,热烈而诚恳地辩论,都会使学生感到关心和爱护。
3、批评要因时而异
一般来说,情感流露由浅而浓,讲理由浅入深。情投后才宜叙理,理达时又须情深意长。在学生还未从情感上接纳教师时,大摆道理,只能是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而一旦感情相融达到一定火候,却理未或理不明,则容易坐失教育良机。
七、批评后要进行心理补偿
人喜听赞美之辞,挨了批评心理多少总有怨气,时间久了,积少成多,就可能滋生对立情绪。所以教师批评学生以后,不能和学生赌气,而应及时给学生消气,顺气,再鼓气,即所谓的心理补偿,如进行谈话补偿、提问补偿、帮助补偿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没有鄙视他。
学生的思想工作十分复杂,学生所犯错误也各种各样,所以老师的批评方法不能单一,要善于转换,见机而行,巧妙运用。切不可恶语相加,挖苦讽刺、体罚学生、秋后算帐,要懂得中肯感人,用富有启发性、艺术性的批评教育,宛如春风化雨、滋润心肺,定会收到融冬雪为春水,化逆反为相溶的效果。
总之,批评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有法,但无定法;它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体,教育目标就很容易实现,相反,你的教育目标就无法达到。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学生、积累好的经验和方法,一定能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