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民族中学德育教育现状浅析及方法探索

【作者】 杨洪德

【机构】 迭部县藏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期,身心成长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因此中学德育教育也就更加重要。但是反观现实,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学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方法上还有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对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中学  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德育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中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发展具有不稳定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现状却令人堪忧。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这些种种现象表明,中学德育教育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本人从事政教(德育)工作多年来,对德育的重要性进行了点滴探讨。
  一、 中学德育教育现实问题分析
  1、“重智轻德”的社会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社会和家庭,尤其是家庭则承担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在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拜金意识,享乐主义等不良意识充斥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变,导致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以过去的道德教育为核心变成了让孩子努力学习,获得优异成绩,日后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最终出人头地。市场经济助长了人们的物欲需求,却淡化了精神追求。另一方面,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也是家庭教育内容发生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中考”“高考”的门槛使家长和学生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智力教育上。多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实行素质教育,要“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但是事实上,应试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则不够重视。
  2、灌输型的教育方式
  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型教育方式。即把各种各样的道德理论单一地、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教育方式把道德教育变成了学生心中条条框框的,戒律似的东西,并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个体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学生所接受的那些单一的、简单的道德教育已不足以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判断并做出正确选择。因此,当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遇到一些与老师所讲的不同的道德现象与行为时,往往造成困惑不解,不能很好地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来进行判断。另一方面,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方式,脱离实际生活,教学形式枯燥、单一。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拿着教案和课本照本宣读,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3、重道德知识学习,轻道德实践体验
     中学道德实效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在很多时候是只重视“知”,而忽视了“行”。 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在当代中学生中广泛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这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的不良价值取向愈演愈烈。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某些中学生在道德认识与实际行动上有很大的反差。他们有着对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班级秩序,却不愿接受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他们认同诚信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心口不一、弄虚作假;他们有成就学业的美好愿望,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他们当着老师的面“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但在公交车上却行为粗鲁、争抢座位;在学校里是品德优良的学生,在家里却骄纵蛮横,俨然“小皇帝”、“小公主”。这种知行脱节使一部分学生成了“两面人”式的双重人格。
  二、 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1、 走出“重智轻德”误区,确立“德智并重”的教育方针
  首先,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讲,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让全社会都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改变社会舆论重视应试教育轻德育教育的态度。其次,从学校的角度讲,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德育教育。让教育真正成为“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摒弃应试教育中只以知识为依据,忽视德育、体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不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弊端。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最后,从家庭方面来讲,家庭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上,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从细微处着手,以小见大,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操、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责任感、义务感等优良品质。不少家长不懂这一点,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智力因素培养上,还有很多做父母的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指导。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家长开办家教指导班,有组织的指导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形成良好的家教思想,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组建家长委员会,沟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其形成合力。
  2、德育教育要实现互动式教学 
  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言,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已证明,学习主体对于自己主动探索得到的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要远比被动接受的知识更有效。其次,要把德育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相互的社会关系中自发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而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并逐步走向无律的过程。因此,不论是学习还是实践,德育教育都不应脱离生活实际,变成一种纯书本的、脱离生活的教育。实践课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实践课的具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主题辩论、模拟法庭、职业生涯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会拉近他们和德育的实际距离,学生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中学生的道德践行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一种道德认知,从刚开始的内心认可到有意识地模仿,到最后变成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事实也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许多见义勇为的人都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出于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道德习惯。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必须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师应在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外,对于他们的好的言行,及时给与表扬;对于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与纠正。其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德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团队活动、为民服务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参观学习活动等,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成功的模式。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德育活动还需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具有实效。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他们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从而使这些活动更具实效性。
  4、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发挥“身正为范”的引导作用
  树立“德育为首,师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要想德育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须先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在学生眼中教师本身就应该是美德的化身,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关心同学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尊重,学生也很乐意上他的课。因此,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要做高水平的教师,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教师的师德建设有很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要为人师表。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样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积极开发隐性德育教育资源
  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隐性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学生主要获得道德情意方面经验的教育因素;狭义的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显性课程之中隐含的德育课程。它具有非规范性、潜在性、广泛性的特点,隐含在学校各种显性课程之中,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显性德育课程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开发隐性德育教育资源,有助于利用它蕴含的巨大的德育教育价值,与显性德育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德育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隐性德育教育资源分布极广。不论是在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课程中,还是在活动课程中,甚至在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都能找到隐性教育素材。例如,学习语文课本中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使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篇章里体会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通过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激发学生追求高洁人格的情感。再例如,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圆周率、火药那些伟大的发现中渗透着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们辛勤的汗水、超人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它们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
  三、 对应措施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应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德育教育健康发展。第一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第二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坚持牢固树立“德育为首,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提高德育质量。第三家长是德育的启蒙老师,家长也要身正为范,一招之计,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引领作用。
  只有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德育工作见效,促进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学德育教育也必然在不断前进。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着手,大胆进行教育和制度方面的改革,才能达到培育德才兼备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 著作
  1、刘克、朱宁康、施福生、孙发祥 主编,《德育知识宝典》,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美)柯尔伯格 著,魏贤超、柯森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黄富峰 著,《德育思维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论文
  1、高金才:《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教书育人》2008年第6期
   2、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3、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建设措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2期
          4、韩爱军;谈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人文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07期
          5、于海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6、张艳芳,郭欣;素质教育当以德育为先[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8期
         7、郁之虹,张菊香;关于传统德育课程教授模式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8、叶建华;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生活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