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物理教学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 曾祥莉
【机构】 江北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师生间密切配合,围绕创造力培养这一红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探索精神;实验能力;成败观;创新精神
21世纪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发现和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的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中学物理学科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学科之一。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1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必须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可以提一些看似容易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可以用一些小实验启发学生的兴趣。
2 、发展学生们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图示,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或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组成因素。创造性想象依赖下列三个条件:原型启发、积极思维和灵感。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类的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两种方式。可以借助问题的拓宽,启发动态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就是运用运动、变化、联想的观点思考问题。运用动态性思维来领会研究物理问题,就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明确相关内容的变化。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创造性工作,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二、充分利用课外科技活动,大力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课外物理科技活动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物理科技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有趣等特点。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大家都非常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物理科技活动小组。学生们的各种创造能力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不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要利用课外科技活动大力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努力工作吧!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家的许多发现、成就,就是由于他(她)们敢于探索,不怕艰辛,不甘失败的精神。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在物理教学中,不要急着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事实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不但能牢固掌握原理规律,更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方向。
四、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但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按书本上讲,学生按书本上做,学生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张、积极、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建立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现背后的艰辛,几百次乃至上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再实验。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切的方法是什么。”一个新的设想在开始时不遇到失败,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发明者和创新者可能一而再地失败,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1600多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面对失败,要引导学生不急不躁,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才会“拨开乌云见青天”。如我任教班有一个尖子生,喜欢动手,学了电磁学知识后,自购了一些元件设计门铃,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就是无声音。后来他气馁啦。我及时找到他谈话,给他讲了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鼓励他坚持下去,耐心细致地寻找原因。没几天,他高兴的跑来告诉我成功啦!经过这一次磨练,更激起了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手做小制作的热情。
六、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实践。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造力,才能进行创造性教学,即“言传声教”。教师在课外应参阅各种资料,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积累资料,建立自己的题库、书库、课件库。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课余应多钻研教材,运用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积极主动的教学方法。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巳。只要广大教师努力学习,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把握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探索精神;实验能力;成败观;创新精神
21世纪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发现和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的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中学物理学科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学科之一。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1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必须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可以提一些看似容易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可以用一些小实验启发学生的兴趣。
2 、发展学生们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图示,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或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组成因素。创造性想象依赖下列三个条件:原型启发、积极思维和灵感。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类的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两种方式。可以借助问题的拓宽,启发动态性思维。动态性思维就是运用运动、变化、联想的观点思考问题。运用动态性思维来领会研究物理问题,就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明确相关内容的变化。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创造性工作,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二、充分利用课外科技活动,大力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
课外物理科技活动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物理科技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有趣等特点。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大家都非常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物理科技活动小组。学生们的各种创造能力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不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要利用课外科技活动大力开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努力工作吧!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家的许多发现、成就,就是由于他(她)们敢于探索,不怕艰辛,不甘失败的精神。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在物理教学中,不要急着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事实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不但能牢固掌握原理规律,更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方向。
四、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但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按书本上讲,学生按书本上做,学生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张、积极、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建立学生正确的成败观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现背后的艰辛,几百次乃至上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再实验。爱迪生说过“失败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切的方法是什么。”一个新的设想在开始时不遇到失败,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发明者和创新者可能一而再地失败,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1600多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面对失败,要引导学生不急不躁,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才会“拨开乌云见青天”。如我任教班有一个尖子生,喜欢动手,学了电磁学知识后,自购了一些元件设计门铃,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就是无声音。后来他气馁啦。我及时找到他谈话,给他讲了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鼓励他坚持下去,耐心细致地寻找原因。没几天,他高兴的跑来告诉我成功啦!经过这一次磨练,更激起了他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手做小制作的热情。
六、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实践。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造力,才能进行创造性教学,即“言传声教”。教师在课外应参阅各种资料,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知识,积累资料,建立自己的题库、书库、课件库。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课余应多钻研教材,运用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积极主动的教学方法。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巳。只要广大教师努力学习,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把握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