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作者】 徐 灵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学习运用语言”已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加强说话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课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低年级,说话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口语交际课不能把方法、能力作为知识传授,也不能搞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从一切生活实际出发,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素质出发,一方面,发展和推动儿童已有的生活语言;另一方面,使儿童从自由的随意的口语向准确的规范的书面语过渡,为写话打下基础。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是作文训练的基础工程,我们语文教师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当前,更应加强说话训练。小学低年级说话的总要求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学说普通话;能听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针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特点,鼓励学生平时多讲普通话。笔者主要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训练低年级的学生说话的。
一、在学词、学句中训练说话
词句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有重要意义,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时,结合认识事物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正确含义,体会其感情色彩,并通过易混词的比较、词语的搭配、填词等方式,让学生正确掌握词的用法,引导他们把词汇作为说话的材料。如教学“精彩”一词,学生不易理解,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看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台上表演着精彩的节目,直接感知“精彩”的意思。让学生用“精彩”造句子,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精彩的表演”、“精彩的节目”、“精彩的马戏”等。最后在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说话,使规范的书面语言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在朗读、背诵中训练说话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生活经历有限,掌握的语言材料少,难免言不达意、言不尽意。要让学生会说、能说、善说,就得让学生掌握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并能利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较好地表情达意。
在现行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在阅读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一是指导朗读、背诵写景状物、词句优美的带有感情基调的段落;二是指导朗读、背诵言简意深、内涵深刻的有代表性的段落;三是朗读、背诵层次分明、与文章情感的变化紧密的段落。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化书本语言为口头语言,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要求学生在说话和写作中自觉运用所学课本上的那些诙谐幽默、生动有趣、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说说家乡的特产。实践证明,朗读、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丰富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
三、在复述、讨论中训练说话
开展说话训练,要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机进行。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复述问题,积极参加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理解、想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即兴表达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为自己过生日的,然后请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联系实际点评。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并说说在干什么?根据两幅图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是怎样从“热闹”到沉默的经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既要能清楚、生动地表达自己生日的经过,也要养成认真倾听其他学生兴趣盎然地演讲的习惯。发言者畅所欲言,听者聚精会神,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四、在质疑、探索中训练说话
所谓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它是学习方法中极重要的一种。教学活动中单纯教师问、学生答,是机械教学输送,不利于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主动、善于寻找问题——质疑,并使这些问题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探究得到解决,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在教学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启发他们从字、词、句段、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质疑。
比如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学生问“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水罐的故事,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为题?”我首先肯定该生的问题问得好,继而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质疑和探索,明白本课描述了一个小姑娘用爱心关心别人,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所以课文就用《七颗钻石》作为标题,以此既回答质疑又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在评价、议论中训练说话
学生在课堂上无论回答完问题或讲完一个故事,都充满期待同学的肯定,期待老师的称赞,尤其是后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满足学生付出劳动而得到肯定的喜悦,又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同时也让学生取长补短说得更好,这也是进行学生说话训练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学生的说应该有所评价,而且应该每次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老师评、同学评,也可以是自己评;可用赞扬式、启发式、鼓励式、批评式;可以评讲话的仪态、语气,内容组织是否有逻辑性、条理性等。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由此让学生的说话能力更上一层楼。
说话训练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自我挖掘潜能的能力,有自我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有自我培养自己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其次,要对学生有耐心和信心。说话训练的成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语文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充满希望,当学生的说话能力尚未显现时,应该耐心地、满怀希望地、积极地等待,同时给学生以鼓励、启发、帮助和指导,使他们享受到说话表达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口头表达的信心。
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当前,更应加强说话训练。小学低年级说话的总要求是“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学说普通话;能听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针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特点,鼓励学生平时多讲普通话。笔者主要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训练低年级的学生说话的。
一、在学词、学句中训练说话
词句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有重要意义,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时,结合认识事物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正确含义,体会其感情色彩,并通过易混词的比较、词语的搭配、填词等方式,让学生正确掌握词的用法,引导他们把词汇作为说话的材料。如教学“精彩”一词,学生不易理解,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看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台上表演着精彩的节目,直接感知“精彩”的意思。让学生用“精彩”造句子,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精彩的表演”、“精彩的节目”、“精彩的马戏”等。最后在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说话,使规范的书面语言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在朗读、背诵中训练说话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生活经历有限,掌握的语言材料少,难免言不达意、言不尽意。要让学生会说、能说、善说,就得让学生掌握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并能利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较好地表情达意。
在现行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在阅读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一是指导朗读、背诵写景状物、词句优美的带有感情基调的段落;二是指导朗读、背诵言简意深、内涵深刻的有代表性的段落;三是朗读、背诵层次分明、与文章情感的变化紧密的段落。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化书本语言为口头语言,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要求学生在说话和写作中自觉运用所学课本上的那些诙谐幽默、生动有趣、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说说家乡的特产。实践证明,朗读、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丰富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
三、在复述、讨论中训练说话
开展说话训练,要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机进行。在教学中,大胆让学生复述问题,积极参加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记忆、理解、想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即兴表达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为自己过生日的,然后请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联系实际点评。再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并说说在干什么?根据两幅图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是怎样从“热闹”到沉默的经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既要能清楚、生动地表达自己生日的经过,也要养成认真倾听其他学生兴趣盎然地演讲的习惯。发言者畅所欲言,听者聚精会神,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
四、在质疑、探索中训练说话
所谓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它是学习方法中极重要的一种。教学活动中单纯教师问、学生答,是机械教学输送,不利于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主动、善于寻找问题——质疑,并使这些问题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探究得到解决,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在教学上,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启发他们从字、词、句段、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质疑。
比如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学生问“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水罐的故事,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为题?”我首先肯定该生的问题问得好,继而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质疑和探索,明白本课描述了一个小姑娘用爱心关心别人,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所以课文就用《七颗钻石》作为标题,以此既回答质疑又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在评价、议论中训练说话
学生在课堂上无论回答完问题或讲完一个故事,都充满期待同学的肯定,期待老师的称赞,尤其是后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满足学生付出劳动而得到肯定的喜悦,又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同时也让学生取长补短说得更好,这也是进行学生说话训练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学生的说应该有所评价,而且应该每次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老师评、同学评,也可以是自己评;可用赞扬式、启发式、鼓励式、批评式;可以评讲话的仪态、语气,内容组织是否有逻辑性、条理性等。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由此让学生的说话能力更上一层楼。
说话训练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自我挖掘潜能的能力,有自我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有自我培养自己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其次,要对学生有耐心和信心。说话训练的成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语文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充满希望,当学生的说话能力尚未显现时,应该耐心地、满怀希望地、积极地等待,同时给学生以鼓励、启发、帮助和指导,使他们享受到说话表达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口头表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