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增质育人目标达成中的运用

【作者】 戴珍珍

【机构】 南充市五星育新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增质育人目标达成中运用的意义是非常多且难能可贵的。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朗读能力增强语感性、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和助力语文综合实践的实施等四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质育人;目标达成;信息技术;运用
  随着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和人们数字素养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作为提效增质教学利器与学科教学创新融合越来越有深度和有效,让教师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让学生看见了知识的形象。其与语文教学融合,其巨大功能优势在教师精准利用实施下可以高效地化为增质育人实践,达成多维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关键能力的预期。下面,我结合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聊聊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增质育人目标达成中的融合运用。
  一、精准运用信息技术优教,可让学生有更浓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向师性更具有渴望知识获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二者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火药论”。每个学生都有这种“火药”,一个好老师总是在点燃“火药”这个目标达成中想方设法,特别是导入环节,更是想把一下子卷入到课堂阵地中。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兴趣,使之维持在更浓兴趣内驱维度上有强烈的主体性。而信息技术的精准运用就可为我们老师实现导入激趣提供很好的加持助力。比如,我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课堂上讲解孔隙的时候,我就利用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辅助,首先把洞穴和一口喷泉放在荧光屏上,再把喷泉和小船置入其中,让同学们仔细观看动画场景,同时也通过引导激励手段让同学们有了更大的想象力空间。最后,荧光屏上出现“我”躺在小船的画面,小船在工作人员用力拖动下缓缓移动,随着喷泉之水流穿过孔隙,驶入洞穴。这样的动画镜头把静止的文本变成了活动的场景,既栩栩如生又真实可感。然后,指导同学们口头叙述入孔的整个流程,把教材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实践,从而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了解到孔隙的存在。将孔隙与现实中所见景点的相似之处结合起来,以此来开发其想象创造力,就可有效达成激起其对知识的渴求欲与好奇心的导入教学目的。
  二、精准运用信息技术优教,可有效培养朗读能力增强语感性
  重视朗读在义务教育任何学段都是必须落实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原因就在于其有效实施能使参与其中的学生得到理解、感悟和审美情趣的语感培养效果。传统开展此类教学,就是简单的下任务,最多也只用磁带录音来营造氛围或语音范读,让学生学着试读、复读,直至有感情朗读。这样实施在传统没有办法助力的情况下也是较好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面画感,不能助力理解,增强学生语感。但在今天,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背景下这种收效又相对低了很多,效果就有了很大提高。如《山雨》一课的教学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精准优教,设计配乐配画朗读,通过flash动画把学生卷入到课文所描写的山雨场景之中。这样再引导学生在胜似身临其境中去看、去听、去感受体验。这样的刺激就可有效激发学生朗读需要,让他们在声形并茂的朗读需求实现中增强“我要读”的主体性,从而在细咀文本中形成良好语感。
  三、精准运用信息技术优教,可助于生活化学习情境地创设
  创设一种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情境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常要求,因为这种教法既可以对教学展开达到增质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又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拓展他们的思考与发展的空间。在增质育人目标达成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进行精准、适当、理性的应用,可创设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接近的生活化学习环境,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作用起到促进作用,并对他们的审美情趣也进行了有效培养。例如,在《泊船瓜洲》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绿”字用得之生动传神,我们就可精准运用信息技术优教,让学生在“绿”的动画影像中看到“满”、“入”、“过”都在绿之意中,只有用“绿”字才能把这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一揽其中。而且还凸显了“东风”在春天里的不可阻挡之力。
  四、精准运用信息技术优教,可有效助力语文综合实践的实施
  语文综合实践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得到了众多教育人的推崇与尝试。但又有很多老师认为综合实践不能在课堂这个阵地上开展,要到课外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去实施。实际上,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上仍然可开展得有声有色。其操作上,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之前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地上网查阅资料作好语文实践活动准备,让他们在海量的资源中查找、读取、甄别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本身就是一种阅读实践,其在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和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自然作用非凡。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创的动画演示文稿或现成的动画网页、微课视频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中段的班级中实施“中国传统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名人成长录”“我喜欢的童话”“诗歌集本”。高年级开展“积累晒”“古代诗词文化集萃”“名人名言专辑”“祖国在我心中诗词选”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收到更多效果,可要求学生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获得资源,除了图书馆还要求学生上网自己查找主题资料,资料种类要多种形式,视频、图片、文本链接都可,在查找收集资料方面既可独立实施也可合作进行。这样的实施,不但有助于学生资料收集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生生合作能力等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素养以及二者结合的创造才能。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增质育人目标达成中运用的意义是非常多且难能可贵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在“精准”上下力,使其恰当地我们语文教学增质育人服好务。
  参考文献:
   [1]沈春梅,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增质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报,2021年。
  [2]李小艳,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