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两类课”教学应坚持“八条基本原则”

【作者】 张青燕 刘邦学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马安镇中心小学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教研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随着学校生命安全及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两类课”教育就显得愈发重要,如何“开齐、开全、开好”这两门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大德育”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结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上好“两类课”起码应坚持“八条基本原则”。
  一、要重视活动性。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两类课”是属于考查学科,不同于参与中、高考的考试学科(即常说的“文化课”),我们把这“两类课”通俗的叫“活动课”,二者区别显然易见,文化课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应对考试为主要目的,而活动课则是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串”,引领全体学生参与,强调学生的内心体验,突出对学生心智的开发。设置“活动串”往往是富有内涵的游戏、小品、时政、调查、实验、辩论、访谈、演练、寄语、宣誓、情景剧、AB角扮演及自主开发的音视频资源等等内容,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努力渗透“活动育人”的基本理念。
  二、要突出典型性。这里主要是指在选材及资源整合上,要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感的素材,能够紧紧抓住学生心理需求,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瞬间动心、动情、动容,达到共情、共鸣、共识的目的。这个典型性,也涵盖有代表性、开放性、时效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的成份。如老奶奶忧儿卖伞和鞋的故事,夏天溺水现场的视频新闻等。
  三、要指向教育性。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具有教育性,活动课也不例外,从某种角度讲,活动课的育人价值往往比有些文化课的育人价值还要大,因为它涉及生命这一最为宝贵的东西,“生命第一、生命唯一”的理念,必须扎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因而,在课堂预设中,所有的教学素材选取和活动组织形式,都必须指向“立德树人”这一终极目标,要特别落实“八字真经”:体验、感悟、交流、分享,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要特别重视反思等内心活动,以达到育心、育行、育技、育能的初衷,不断扩大“两类课”教育教学的成效。当然,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鼓励学生敞开心扉之时,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还要防止在心理育导中搞道德评判(如对情绪类型界定好坏、对错),教育性并非局限于道德教育。
  四、要具有针对性。“两类课”教学的选题、选材是有学问的,所选内容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具有一定的基本经验或间接经历,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国家和社会时政热点问题,暗合时间节气节令的节拍。在具体内容设计上,要针对焦点、重点、难点、热点、疑点去组织素材,去设计活动,处理好详略关系。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边界,老师只有对现象的观察、对常识的普及、对行为的引导、对家长的建议的权利,却没有对学生心理问题开展诊断、定性、治疗、管护的权利和资质。在把握内容的针对性上,要做到“六不”:不拔高、不硬灌、不空谈、不废话、不敷衍、不越界。
  五、要尊重逻辑性。尽量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儿童的认知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顺序;要尽量尊重教材的编排体系,如某版本初中生命安全教育课本,是按照“情境园—智慧屋—训练场”体系设计的,其间还穿插有小贴士、锦囊小卷、我的收获等环节,小学某版本心理健康教材就是按照“观察岛—活动营—分享屋—拓展园”的体系来编排的,各自都注重了学科属性,注重了活动流程的层次性、连贯性和递进性,突出了明的“活动线”“内容线”和暗的“逻辑线”“素养线”。当然,“尊重”不等于“死套”,教师有“用教材”活教、活用的自主权。
  六、要充满创生性。教师的劳动本身就具有突出的创造属性。“两类课”属于地方课程,某版本省编“两类课”教材除了色彩、纸质很好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暴露出诸如内容相对比较空洞,呈现方式也较单一,有的素材也比较陈旧等问题。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一个简洁的课堂参考流程,要想把这类活动课上好,上得出彩,上得走心,必须要付出时间和汗水,展现我们丰富的经验和教育智慧,做出大量的创生性劳动。在备课环节要付出艰巨努力,对目标的确定与分析,对资源的选用和重组,对方法的优化和取舍,对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对评价的维度和方式,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对教前学情的预估和过程的研判等等,都要逐一推敲,反复预演衡量,甚至到班上去试上,用相应年级学生做实地检验,深度反思后再修改、再完善,突出“二次生成”,要将创生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七、要关注全体性。这里指教学对象,要用精彩活动、精湛技艺、精致魅力去吸引全体学生,体现参与的面与度,互动的率与效。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德困生和特质生,真正做到“一个也不能少!”,千万不可有文化课的“优生优育”思想及“响鼓重锤”做法,要给更多的机会让困境生们参与进来,让生命意义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在他们这些困境生心里开花结果,用“看得见”的表现应证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八、要融合技术性。当下热词“数字赋能”,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要能够将数字技术深度溶入课堂,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使用微课资源,应用投屏技术,尝试虚拟实验,发挥网络优势,试用AI智能软件,整合学科教学资源,开发校本生本课程,实现个性化教学等等技术与手段。当然,这里所提的技术,还包括课堂组织的技术、唤醒的技术、展示的技术、评价的技术等等内容,全面提升“两类课”的课堂技术含量,展现“两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时代风采。
  目前,各地“两类课”优质师资都普遍稀缺,已经严重制约着育人的质量,希望此“八条基本原则”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以助力“开齐、开全、开好‘两类课’”基本目标的实现。
  作者简介:刘邦学,湖北省郧西县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职称,先后担任安家、涧池、城北等初级中学正副校长三十余年,从事一线初中数学、生物、政治及大德育学科教学30多年,获得郧西县中考综合评估奖励二十余次,赴省内县市区作课改、教改报告达二十余场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出版有数学教学专著《直通重点—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概念图表》(独)、《数学教学中思维方法与应用研究》(合)。